運帷
生命周期理論是把萬能鑰匙,能開啟很多扇門。比如企業的生命周期、產品的生命周期、市場的生命周期,等等。當然,對于大家最關心的理財,生命周期理論亦可活學活用。
在成長期,主要是指20歲以下的學生,一般仍靠父母供養,可支配收入不多,投入大于積蓄,此時個人理財的原則是不亂花錢、不制造負債,并把握時間學會投資理財知識。這個時期由于個人收入很少或者沒有收入,因此談及理財為時尚早,但理財的意識則可以通過家庭環境和成長環境來培養。
在青年期,主要是指參加工作至結婚,收入較低而消費支出較大,資產較少甚至可能凈資產為負,此時投資理財的重點是提高自身獲得未來收益的能力。具有風險偏好的人可承擔一定的風險,其投資理財組合中除了儲蓄還會有債券類、股票型基金等產品。由于這個階段很難積攢大量財富,因此可以適當地配置一些類似于基金定投類的理財產品,每月的理財支出并不是很多,但是可以日積月累享受復利帶來的理財收入。同時,這個階段也是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時候,對個人知識方面的投資非常重要。理財中我們還要強調投資,選好投資標的,財富積累自然水到渠成,而對我們自身的投資正是這個階段的重中之重。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何投資自己,要靠自己去規劃。
在成年期,主要是指小孩出生直到上大學,家庭有穩定收入,最大開支是保健醫療費、教育及智力開發費用,此時,精力充沛,又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和投資經驗,風險承受能力增強,可以考慮建立不同風險收益的投資組合。因此,在這個階段,首先要保證資產收益的穩定性,債券和保本型理財產品應至少占到總資產的30%以上。同時,拿出部分可承受損失風險的“閑錢”投入股市等資本市場,或交給專業理財機構進行打理,以求得資本市場的額外收益,當然趕上熊市虧損是需要承受的。另外,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大家還需要購買一定的商業保險來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大病醫療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是這個階段最應該買的保險產品。
在成熟期,主要是指子女參加工作到家長退休,工作能力、工作經驗、經濟狀況都達到高峰狀態,子女已完全自立,債務已逐漸減輕,此時主要考慮為退休做準備,應擴大投資并追求穩健理財,建立國債、貨幣市場基金等低風險產品的投資組合。這個時期,我們的財富積累和獲取財富的能力已經基本定型,首先應該把超過50%的資產配置于穩定收益的理財產品,其余資產也不建議購買特別激進的理財品種,在這個階段,基金定投仍是一個不錯的理財手段。這個階段要做的就是守住已有的財富。
老年期的理財一般以保守防御為原則,目標是保證有充裕的資金安度晚年。因此,這個階段就不要再尋求刺激了,太“貪婪”往往適得其反,關鍵是已經過了能夠承受刺激的年齡。這個時候,一是想好自己的財富如何讓自己過得更好,另外也要為自己百年之后的子女們做充足的打算。雖然有些沉重,但事實就是如此。
不過,以上所說都是基于大概率事件發生的情況。在現實中,個人從來不可能準確知道終身勞動收入將會是多少。因此,生命周期消費計劃的制訂只能建立在對未來勞動收入的預測基礎上。因地制宜,做好當下該做的,財富積累就不是夢。
編輯/尤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