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建芬 王 琳 謝 曦
(黔南州醫院胃腸外科,貴州 都勻 558000)
?
老年三陰型乳腺癌中高遷移率蛋白和聚ADP核糖聚合酶1表達與預后相關性
戚建芬王琳謝曦1
(黔南州醫院胃腸外科,貴州都勻558000)
〔摘要〕目的觀察老年三陰型乳腺癌中高遷移率蛋白(HMG)A2和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1的表達,分析其在乳腺癌組織中表達的臨床特點并探討其與預后的相關性。方法選擇三陰型老年局部晚期乳腺癌標本和正常乳腺組織各68例,免疫組化染色(SP)法檢測HMGA-2和PARP1蛋白在不同組織中表達,分析其與臨床分級、病理類型及淋巴結轉移等臨床特點相關性,并通過生存曲線法比較兩組預后情況。結果乳腺癌組織中HMGA-2、PARP1的陽性表達率分別為51.47%、67.65%。HMGA-2、PARP1表達與無瘤生存時間、淋巴結轉移和分化程度相關(P<0.05)。Pearson直線相關分析顯示,三陰乳腺癌組織中 HMGA-2和PARP1的表達呈正相關(r=0.399,P<0.001)。生存曲線分析結果提示隨著HMGA-2和PARP1陽性表達增加,患者術后生存期縮短。結論老年三陰型乳腺癌中PARP1和HMGA-2表達可作為乳腺癌的分子標志物,PARP1和HMGA-2陽性表達率越高,分化程度越高,更易發生淋巴結轉移,無瘤生存時間愈短,預后差。
〔關鍵詞〕乳腺癌;高遷移率蛋白(HMG)A2;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1;三陰型
在美國,每年有18.5萬婦女罹患乳腺癌,并且有4.4萬人死于這種疾病,年紀越大,患者乳腺癌的概率越大〔1〕。 “三陰乳腺癌”特指孕激素受體(PR)及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和雌激素受體(ER)均為陰性的乳腺癌患者〔2〕。這種乳腺癌在所有類型的乳腺癌中約占15%,具有特異的生物學標志物和臨床病理特征。聚 ADP 核糖聚合酶(PARP)1是細胞發生基因突變后,堿基切除修復通路的核心分子,抑制PARP1表達就能阻斷細胞堿基切除修復通路,這樣細胞就不能得到損傷修復,從而發生凋亡〔3〕。高遷移率蛋白(HMG)A2是多種腫瘤細胞染色體斷裂點編碼的一個基因,目前此基因的異常表達與腫瘤的關系已經在國際上引起關注。本研究通過分析HMGA2和PARP1在正常組織和癌癥組織中的表達差異,探討其與預后的相關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病理科存檔的68例乳腺癌石蠟標本作為實驗組。經過病理活檢確診,均為女性,平均年齡(65.72±4.78)歲,病理類型均為浸潤性導管癌。根據2014年中國《NCCN乳腺癌臨床實踐指南》〔4〕,均為三陰乳腺癌,其中Ⅱ B 期28 例,Ⅲ A 期 15 例,Ⅲ B 期17例,Ⅲ C 期 8 例。均給予3個周期環磷酰胺+吡柔比星方案化療,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進行常規胸部X線、CT或腹部超聲、CT進行檢查。
1.2一般方法采用組織活檢槍,14~16 G活檢穿刺針,標本用4%的甲醛固定,石蠟包埋,切片。術后進行電話隨訪3年,從手術日期到復發日或是隨訪截止日期(2015年3月)稱為無瘤生存期(DFS)〔5〕。其中有5例(7.35%)失訪,48例存活(其中18例復發),15例因為其他疾病或意外而死亡。PARP1及HMGA2的兔抗人單克隆抗體購自美國Santa Cruz公司,免疫組化染色法(SP法),具體操作步驟如下〔6〕:用磷酸鹽緩沖液(PBS)沖洗組織切片3次,每次5 min。3%過氧化氫甲醇溶液孵育10 min。PBS沖洗3次,每次5 min。每張切片加50 μl非免疫性動物血清,室溫孵育10 min后吸去多余的水分。加一抗50 μl,4℃冰箱過夜。PBS沖洗3次,每次5 min。每張切片加50 μl鏈霉菌抗生物素蛋白-過氧化物酶溶液,室溫孵育10 min。PBS沖洗3次,每次5 min。二氨基聯苯胺顯色蘇木精復染,采用中性樹膠封固。
1.3結果判斷陽性結果的細胞核呈棕褐色顆粒,根據陽性細胞的比例及染色強度之和將免疫組化結果分為4級〔7〕,陰性(-)0分,弱陽性(+)1~2分,陽性(++)3~4分,強陽性(+++)5~6分。著色強度深計為3分,著色適中2分,著色淡1分,無著色0分。陽性細胞百分率:在高倍鏡(×400)下隨機抽取10個視野,計數每個視野內100個細胞,計算其平均陽性百分率。陽性細胞數<5%計0分,5%~24%計1分,25%~49%計2分,≥50%計3分。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結果
2.1HMGA2、PARP1在三陰型乳腺癌組織中陽性表達與臨床病理特征關系乳腺癌組織中HMGA-2的陽性表達率為51.47%(35/68),PARP1的陽性表達率為67.65%(46/68),無瘤生存日期≤5年的乳腺癌組織中HMGA2、PARP1的表達高于無瘤生存日期>5年(P<0.05)。有淋巴結轉移的乳腺癌組織中HMGA2、PARP1表達較無淋巴結轉移者明顯升高(P<0.05)。分化程度高的乳腺癌組織中HMGA2、PARP1表達較低分化的乳腺癌組織明顯升高(P<0.05)。宮頸癌組織中HMGA-2、PARP1表達與病理類型、臨床分期無關(P>O.05),見表1和表2。
2.2HMGA2和PARP1表達的相關性三陰乳腺癌組織中 HMGA2和PARP1的表達呈正相關(r=0.399,P<0.001),見表3。
2.3HMGA2和PARP1表達與患者術后5年無瘤生存時間的關系HMGA2表達(-)組5年無瘤生存率為78.9%,HMGA2表達(+)組5年無瘤生存率為43.7%,說明隨著HMGA2陽性表達的增加,患者術后生存期隨著下降,Log-rank 檢驗結果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ARP1表達(-)組5年無瘤生存率為71.2%,PARP1表達(+)組5年無瘤生存率為49.8%,說明隨著PARP1陽性表達的增加,患者術后生存期隨著下降(P<0.05)。

表1 HMGA2陽性表達與三陰型乳腺癌臨床病理的關系

表2 PARP1陽性表達與三陰型乳腺癌臨床病理的關系

表3 HMGA-2和PARP1表達的相關性(n)
3討論
乳腺癌的臨床分期可分為ⅡB期、ⅢA期、ⅢB期、ⅢC期。三陰型乳腺癌生物學特性和基底細胞樣型乳腺癌相似,但在基因表達和免疫表型等方面存在差異〔8〕。由于三陰型乳腺癌缺乏內分泌及未找到抗HER2治療的靶點,目前尚無針對性的標準治療方案,此外老年患者身體合并其他疾病多,對化療耐性差,且常出現術后并發癥〔9〕。
在許多腫瘤細胞染色體斷裂點上均發現HMGA2基因的表達。夏青等〔10〕研究發現HMGA2基因可能通過上皮-間質轉化來參與腫瘤對正常細胞的侵襲過程。此外,HMGA2還可以上調轉化生長因子中13信號通路介導腫瘤生成。因此HMGA2在多種惡性腫瘤組織或是轉移灶中的過表達已經成為惡性腫瘤預后的指標〔11〕。研究發現,早期腫瘤細胞發生的標志是DNA損傷應答途徑,DNA 的損傷應答在于修復早期有癌病傾向的細胞和清理早期腫瘤細胞。當此DNA修復途徑受到破壞時,機體將無法清除這些癌病的細胞,而PARP1介導的DNA修復途徑在機體的監督過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PARP1是催化真核細胞中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化的核膜,修飾翻譯后的蛋白質,BRCA基因突變后將阻礙了同源重組修復通路〔12〕,導致DNA 修復異常,使用 PARP1抑制劑能阻礙細胞損傷后修復,使細胞出現凋亡,而不是癌變。
本研究結果表明PARP1和HMGA2表達與患者無瘤生存日期、腫瘤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結轉移等有關。研究發現PARP1和HMGA2表達呈正相關。提示PARP1和HMGA2可作為乳腺癌增殖的分子標志物,對于預測乳腺癌的亞型和預后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老年患者乳腺癌多屬于晚期,由于新生血管較少,無法供應惡性腫瘤所需要的充足營養,因此乳腺癌的生長速度較慢。浸潤性導管癌是乳腺癌最常見的病理類型,根據分化程度劃分,Ⅲ級分化屬于低分化,具有高度惡化,Ⅰ級分化屬于高分化,惡化程度較低。腫瘤組織分級愈高,惡化程度也增加,淋巴轉移越多,就越容易發生局部或遠處的轉移,患者的預后越差,因此無瘤生存時間越短。
老年三陰型乳腺腫瘤中PARP1和HMGA2表達可作為乳腺癌的分子標志物,PARP1和HMGA2陽性表達率越高,分化程度越高,更易發生淋巴結轉移,無瘤生存時間愈短,預后差,因此這兩指標對評估老年腫瘤患者的預后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4參考文獻
1劉大海,杜建時,韓冬梅,等.干擾素在老年乳腺癌術后患側上肢淋巴水腫綜合治療中的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3):610-1.
2Morrow M,Harris JR,Schnitt SJ.Surgical margins in lumpectomy for breast cancer-bigger is not better〔J〕.New Engl J Med,2012;367(1):79-84.
3韓曉蓉,王頎,吳坤河,等.三陰性乳腺癌中程序性細胞死亡基因 4 表達及其與預后的關系〔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4;36(5):495-8.
4劉毅,劉兵,江澤飛.從 HER-2 檢測研究進展談轉化醫學在乳腺癌診治中的重要作用〔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2;32(1):40-3.
5李偉漢.乳腺癌患者癌組織中組織蛋白酶 D 和基質金屬蛋白酶-2 的表達及其判斷預后的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4):719-20.
6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Vital signs:racial disparities in breast cancer severity-United States,2005-2009〔J〕.MMWR,2012;61(45):922-35.
7LoRusso PM.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as a ration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breast cancer treatment〔J〕.Oncology,2012;84(1):43-56.
8Hofvind S,Ursin G,Tretli S,etal.Breast cancer mortality in participants of the norwegian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program〔J〕.Cancer,2013;119(17):3106-12.
9劉君君,陳小松,高衛奇,等.合并癥對乳腺癌化療方案選擇的影響〔J〕.江蘇醫藥,2013;39(24):2983-5.
10夏青,史艷俠,姜文奇.RO3306 與 AZD2281 對 BRCA1WT 乳腺癌協同抑制作用的體外研究〔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4;43(11):433-9.
11LoRusso PM.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as a ration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breast cancer treatment〔J〕.Oncology,2012;84(1):43-56.
12張微,張塵玉,楊志強,等.三陰乳腺癌組織中乳腺小黏蛋白和局部黏著斑激酶的表達及意義〔J〕.中國全科醫學,2014;17(6):632-6.
〔2014-11-23修回〕
(編輯苑云杰)
〔中圖分類號〕R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05-1120-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5.045
1黔南州人民醫院肝膽外科
第一作者:戚建芬(1967-),女,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普外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