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飛 黃薇隗 李擁軍 張雪琴 何 凌 毛豐益
(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放化療科,湖北 宜昌 443000)
?
宜昌市中老年胃癌和食管癌患者就醫及時性及其影響因素
鄧飛黃薇隗1李擁軍張雪琴何凌2毛豐益2
(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放化療科,湖北宜昌443000)
〔摘要〕目的探討宜昌市中老年胃癌和食管癌患者就醫及時性及影響因素。方法按照湖北省2013年報道腫瘤發病率為262/10萬,估計樣本量為1 353例,按照農村和城市1∶1抽樣,經濟狀況好、較好以及差1∶1∶1抽樣,共抽取1 355例癌癥患者,其中胃癌366例,占27.01%、食管癌989例,占72.99%,通過問卷調查收集患者資料,EpiDate3.1建立數據庫錄入數據,通過單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因素。結果1 355例患者首次出現癥狀到就醫時間平均為(9.23±1.26)w,就醫及時率為39.19%,患者首次出現癥狀到確診時間平均為(5.73±2.32)w,確診及時率為77.79%。 及時就診率與醫療機構距離、體檢頻率、身體不適是否及時就醫、癌癥早期治療認知有關(P<0.05),與是否具有醫療保險無關(P>0.05)。醫療機構距離(OR=1.408)、身體不適及時就醫(OR=3.403)、癌癥早期治療認知(OR=1.132)是影響患者就醫及時性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結論宜昌市中老年胃癌和食管癌就醫及時性中等偏下,并且醫療機構距離、身體不適及時就醫、癌癥早期治療認知是影響患者就醫及時性獨立危險因素。
〔關鍵詞〕胃腫瘤;食管癌;就醫及時性
胃癌和食管癌是均缺乏早期診斷的特異癥狀或者指標,因此被確診時已經失去了治療最佳時機,因此疾病的早期診斷和就醫即時至關重要〔1〕。本文擬探討宜昌市老年胃癌和食管癌患者就醫的及時性及影響因素。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宜昌市轄區共有8個縣(5個縣、3個縣級市)、5個區、24個鄉、62鎮,20個街道辦事處。抽樣方法為整群隨機抽樣,整群抽樣增加20%失訪率,估計樣本量為1 353例。按照農村和城市按照1∶1抽樣,經濟狀況好、較好以及差1∶1∶1抽樣,按照隨機數字表法抽取3個縣(1縣級市+2個縣),按照鄉鎮人口1∶2隨機數字表法鄉226例(61例胃癌+165例食管癌),鎮451例(122例胃癌+329食管癌)。按照經濟狀況按照隨機數字表法抽取3個區,6個街道辦事處,每個街道辦事處隨機抽取113例患者。最后共抽取1 355例癌癥患者,其中胃癌366例,占27.01%,其中男263例、女103例,年齡35~60歲55例、≥60歲311例;首次出現癥狀年齡35~60歲92例、≥60歲274例;受教育按時間<6年290例、6~15年70例、≥15年6例。食管癌989例,占72.99%,其中男741例、女248例,年齡35~60歲238例、≥60歲751例;首次出現癥狀年齡35~60歲316例、≥60歲673例;受教育按時間<6年642例、6~15年245例、≥15年102例。患者均按照研究要求參加實驗,并且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研究方法本次調查研究首先按照癌癥發病登記系統,在按照問卷調查方法進行,問卷調查主要內容包括性別、年齡、癌癥類型、人口社會學特征,首次出現癥狀時間就醫時間、癌癥確診時間、對就醫認知狀態、對于治療的態度、治療方式的選擇。由專業的流行病學調查專家對調查人員進行專業培訓。調查員工作作風、科學態度、調查技術及技巧進行培訓,現場調查兩人一組,避免調查時調查者主觀臆斷,采用EpiDate3.1建立數據庫錄入數據。
1.3研究指標患者就醫及時率(患者首次出現癥狀到首次就醫時間與2 w以內患者比例)、患者確診率(患者首次出現癥狀到確診時間與2 w以內患者比例)、就醫習慣(體檢周期、相關癥狀就醫)。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t檢驗、單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歸分析;χ2檢驗及秩和檢驗。
2結果
2.1患者就醫及時率、確診及時率1 355例患者首次出現癥狀到就醫時間平均為(9.23±1.26)w,就醫及時率(時間間隔<2 w)為39.19%,<2 w 531例(39.19%),2~4 w 152例(11.22%),5~11 w 392例(28.93%),≥12 w 280例(20.66%);患者首次出現癥狀到確診時間平均為(5.73±2.32)w,確診及時率(時間間隔<2 w)為77.79%,2~4 w 102例(7.53%),5~11 w 119例(8.78%),≥12 w 80例(5.90%)。
2.2單因素分析及時就診率與醫療機構距離、體檢頻率、身體不適是否及時就醫、癌癥早期治療認知有關(P<0.05),與是否具有醫療保險無關(P>0.05)。見表1。
2.3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選擇就醫及時性為應變量,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醫療機構距離、身體不適及時就醫、癌癥早期治療認知是影響患者就醫及時性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1 影響就醫及時性單因素分析(n)

表2 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3討論
胃癌的預后與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組織類型、生物學行為以及治療措施有關,早期胃癌多數病人無明顯癥狀,少數人有惡心、嘔吐或是類似潰瘍病的上消化道癥狀〔2,3〕。食管癌是常見的消化道腫瘤,全世界每年約有30萬人死于食管癌,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各國差異很大。大量危險資料研究發現如果癌癥可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患者5年生存率會增加60%,這也是預防癌癥發生主要的預防措施〔4,5〕。宜昌市是歷年的癌癥發生率在全國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并且由于患者所處的地域、經濟發展狀況,患者的就診及時性等差異較大,比如農村和城市差別等〔6〕。因此提高患者就醫及時性以及研究影響患者就醫及時性因素至關重要。本研究說明宜昌市癌癥患者就醫及時性與其他相同類似研究的就醫及時性較低,需要提高,并且確診及時率中等偏上水平。因此提高就醫及時性是實現患者早治療的關鍵,這與其他研究結果相似〔7〕。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說明醫療機構距離越遠、身體不適不及時就醫、不認為早期治療效果較好會降低患者就醫及時性,醫療工作和管理人員需要通過這些方面改善患者就醫環境,根據本次研究結果患者和政府可以根據這些因素采取相應措施,比如醫院設立、對于癌癥早期認知能力宣講等提供相應參考依據。
4參考文獻
1徐曉紅,戴麗華.胃癌患者術前不良情緒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4;11(1):94-5.
2譚淼,熊文婧,朱宗玉,等.中國人群食管癌發病影響因素的系統綜述和Meta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4;41(23):4310-6.
3周紅鳳,胡曉薇,欒英紅,等.MMP-2、Galectin-3、Cx43與胃癌侵襲和轉移的關系〔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4;14(33):6441-5.
4包鶴齡,王寧,王寶華.我國農村地區胃癌和食管癌患者就醫及時性及其影響因素調查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4;17(21):2486-9.
5歐希龍,徐海峰,史乃蘊,等.胃癌患者臨床癥狀及延誤診治原因的調查分析〔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1;21(30):3791-3.
6吳曉丹,蔣超南,覃惠英,等.食管癌術后輔助化療患者癥狀困擾與應對方式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4;14(2):77-9.
7朱瑞杰,金昌德,王彥鑫,等.治療性溝通對食管癌手術患者希望水平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6):515-7.
〔2015-10-25修回〕
(編輯袁左鳴)
〔中圖分類號〕R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05-1213-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5.087
通訊作者:毛豐益(1971-),男,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老年人疾病的預防和控制方面的研究。
1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2宜昌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第一作者:鄧飛(1980-),男,主治醫師,主要從事消化道與婦科腫瘤放化療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