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代視網膜斷層掃描儀在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術后隨訪中的應用
韓秀清張麗榮陳杰鄭雅娟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眼科醫院青光眼科,吉林長春130022)
〔關鍵詞〕急性閉角青光眼;小梁切除術;視網膜斷層掃描儀
原發性急性閉角型青光眼(APACG)發作時常出現眼前部充血過去又稱之為“充血性青光眼”。 其中急性期不但患者癥狀明顯,而且急性高眼壓對眼球的破壞性強,是眼科急癥,應及時控制并制定進一步治療方案,針對APACG,解除瞳孔阻滯,擴大房水引流途徑是主要治療目標。所采用的主要治療手段仍以手術為主,小梁切除術是目前公認療效較為確切的濾過性手術。關于在術后眼壓得到控制的情況下,視盤形態的變化及視神經損害能否逆轉一直是諸多眼科學者探究的焦點。第三代視網膜斷層掃描儀(HRT-Ⅲ)以其客觀性強、可重復、非接觸等優點倍受青睞。利用HRT-Ⅲ檢測追蹤分析視盤各項參數變化越來越成為眼科醫生獲取診療信息的重要手段。本文針對APACG小梁切除術后患者進行HRT隨訪,觀察其視盤各項參數的變化。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5年1~10月我科APACG患者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齡39~68(平均53.2)歲,均為單眼首次發作。術前3~4 d眼壓均降至30 mmHg以下,由同一操作者行HRT-Ⅲ檢查,并由同一術者行小梁切除術。于術后2 w、6個月再行HRT-Ⅲ檢查。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眼底疾?。?2)屈光間質混濁、如晶體混濁影響成像質量的;(3)合并眼表疾病、角膜混濁、水腫;(5)瞳孔太小影響成像質量的;(6)既往有虹視、霧視經歷的。
1.2常規檢查術前常規行雙眼視力、眼壓、裂隙燈、直接眼底鏡、前房角鏡、超聲生物顯微鏡(UBM)、Hnmphrey750i視野計、檢查,患者眼壓降至30 mmHg以下后行HRT-Ⅲ檢查。
1.3HRT-Ⅲ檢查采用德國產HRT-Ⅲ 儀(青光眼模塊3.0軟件版本)獲取圖像。檢查范圍設置為 15°×15°,掃描深度范圍為 0.5~4 mm,屈光度數調節范圍為±12D。檢查前患者避免眼壓及其他會刺激眼睛干澀的處置,檢查時被檢查者不散瞳,取坐位,下頜置于下頜托,攝像機鏡頭位于被檢眼角膜前10 mm處,激光光束經瞳孔進入眼內,激光束環消失于瞳孔,通過內外固視燈調節視盤居中,調整視網膜焦點平面至圖像最清晰,囑被檢者不要眨眼和眼球運動,迅速獲取圖像后,由同一操作者描繪視盤輪廓線,采用標準參考平面,自動生成視盤結構各參數。主要視盤參數:盤沿面積(RA);盤沿容積(RV);輪廓線高度變化量(HVC);視杯形態測量(CSM);平均視神經纖維層厚度(mRNFLT);線性杯盤比(LCID)。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配對t檢驗。
2結果
術后隨訪6個月時,所有患者眼壓較出院時有逐漸上升的趨勢,但均控制在18 mmHg以下;22例為進展組,出院2 w時視盤參數RA、RV、HVC、CSM、mRNFL出現好轉,到6個月時又逐漸下降至較術前更低的水平,病情進展(P<0.05)。另外8例為逆轉組,6個月時視盤參數RA、RV、HVC、CSM、mRNFL均出現好轉,鼻側、鼻上方輪廓線抬高,3D圖杯底縮小,趨勢報告圖顯示標準化參數曲線抬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視盤參數術前、術后6個月比較±s,n=22)
與術前比較:1)P<0.05
3討論
APACG大發作后多有視力及視野的損害,但是這種急性眼壓升高所導致的視網膜神經纖維層損傷、經治療或手術眼壓下降到正常范圍后視盤形態隨時間的變化還處在探索階段。陳彬〔1〕觀察36例APACG大發作后,早期視網膜神經纖維層的平均厚度增加,這種視網膜神經纖維層水腫導致的網膜厚度增加主要表現在視乳頭的上、下方。在眼壓得到控制以后,視網膜水腫逐漸消失,mRNFLT隨時間的推移而逐漸降低。這與本文大部分樣本得到的結果相吻合。楊柯等〔2〕發現小梁切除術后1年眼壓較術前降低了51%~68%,視盤RA、RV及mRNFLT與術前比較有明顯改善。這與本文另一部分樣本結果相一致。閆亦農等〔3〕對19例原發青光眼小梁切除術后患者1 w后行HRT檢查,發現術后短期內視盤形態的改變可逆,推測眼壓升高后,壓力作用于視盤,視盤對這種負荷產生適應性改變,發生變形,即松弛,但尚未超過視盤組織的彈性范圍,當壓力降低,變形部分消失,因此盤沿形態部分逆轉。黃旭等〔4〕觀察20例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小梁切除術后視盤主要參數均有改善。本文說明眼壓降至正常范圍后,仍有大部分APACG患者的視盤結構在繼續惡化,究竟是沒有降到每個患者的靶眼壓水平,還是有其他的因素在起作用需要進一步探索。
目前臨床上追蹤隨訪青光眼術后病情發展多采用視力、眼壓、視野檢查。視野依然作為評價遠期療效的重要指標;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視野檢查需要患者密切配合,而且存在主觀費時的缺點,許多老年患者配合困難,使報告的可靠性受到影響,中斷隨訪的延續性。HRT-Ⅲ檢查恰恰彌補了此不足,它不但配合簡單,操作方便,而且能夠得到視盤的多個立體參數,自動進行多變量辨別分析、Moorfield衰退分析、青光眼概率分析、青光眼進階分析;還提供了視盤地形圖、反射圖、有意義地圖、3D圖等以直觀考查視盤的變化,具有較好的可重復性和較高的客觀性。這些數據為青光眼治療后眼壓控制在何種程度、視功能的預測及轉歸提供了可靠依據,便于隨訪比較。由此可見,HRT-Ⅲ檢查可以作為評估APACG術后遠期療效的有效手段。
4參考文獻
1陳彬.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大發作后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的變化〔J〕.臨床眼科雜志,2008;16(4):289-91.
2楊柯,杜寧靜.視網膜斷層掃描儀對小梁切除改良術式的遠期療效觀察〔J〕.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10;32(4):294-6.
3閆亦農,胡俊,楊麗英,等.小梁切除術后視盤形態學變化〔J〕.眼科新進展,2011;31(6):547-9.
4黃旭,唐寅,禤中寧,等.HRT-Ⅱ監測POAG復合小梁切除術后視盤主要參數變化〔J〕.國際眼科雜志,2012;12(6):1107-10.
〔2014-12-15修回〕
(編輯杜娟)
〔中圖分類號〕R7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05-1221-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5.092
通訊作者:鄭雅娟(1969-),女,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青光眼臨床研究。
第一作者:韓秀清(1971-),女,主管護師,主要從事青光眼臨床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