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集安市第一中學 劉淑慧
融入創新教育 煥發語文教學的青春活力
吉林省集安市第一中學 劉淑慧
把創新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中來,首先要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采用靈活多變的形式來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摒棄陳腐觀念,融入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富有創新的靈感;引導學生敢于挑戰權威,大膽想象,激發學生勇于開拓新思路;標新立異,從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中培養創新精神;利用多媒體,創新教學手段,培養創新意識,提高整體素質。
語文教學 創新教育 創新思維創新意識 創新精神
新世紀的教育是全面創新的教育,創新已成為時代的要求。對于一個人來說,沒有創新精神,將會是平淡無奇的一生。對于一個團隊來說,如果缺乏創新,將會在競爭中被淘汰。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如果離開了創新,將擺脫不了任人宰割的命運,更不能自立于民族之林。那么怎樣才能更好的把創新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中來呢?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美國教育家布魯諾說:“學習的最大動力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如果老師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起來了,那他也就離成功不遠了。興趣對求知對創新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楊勝利老師認為:“濃厚的興趣超過一百種良好的教學方法”。也就是說,學習知識的時候要有濃厚的興趣,如果學生情緒不高,呆若木雞,死氣沉沉,那么什么也學不會,何談創新?相反,如果老師們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們的求知興趣,使他們達到了那種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地步,學生的創新能力一定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應把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放在首位,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用靈活多變的形式來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現代教育教學理論認為,教法和學法并非一樣的,其中,學生的學法比教法更重要,所以我們應當積極的打破學生的思想枷鎖,還學生一個海闊天空的思維空間。在語文教學中,我一般從指導學生了解不同文體的結構特點入手,放手讓學生根據文章特點來理解課文,學習寫作,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比如在指導學生進行材料作文的時候,當把《貓的故事》這個材料給學生后,學生通過閱讀了解老貓把四只小貓轉移了,是怎樣叼走的?叼到哪里去了?它后來的生存環境怎樣?今后的生活是否一帆風順?材料當中并沒有介紹,但學生的心中一直琢磨著這個問題,怎么辦呢?我就叫學生發揮想象自己去續寫。結果有的學生寫貓遇到了好主人,快樂的活著;有的學生寫貓遇到了壞人,遭受種種磨難。這樣一來,學生都寫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感。總之,我們要敢于沖破語文教學中的舊的牢籠,正確樹立語文教學新的理念。在課堂教學中,要銳意改革,不斷創新,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潛能,倡導學生自由表達思想情感,激發學生富有創新的靈感,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具有開創意義的思維活動,創造性思維的主要特征是愛思考,善質疑,敢批評。由于學生不敢挑戰權威,常常對書本上的專家的觀點不敢懷疑,總是千方百計的去領會它,死記它,不敢推翻課本上的說法,甘做知識的奴隸。因此,我們語文老師在教學中應熱情鼓勵學生善于發現課本中的缺點,大膽質疑,敢叫板權威,勇于探索,批判的吸收前人的成果,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一步。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呢?首先,我們要努力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正確引導學生,使他們認識到:知識是無窮無盡的,沒有人能掌握所有知識,任何人都有可能發現新的知識,要樹立起敢于挑戰權威的思想。其次,在教學上教師要拋棄舊的師生觀,遇到問題應師生共同討論,鼓勵學生積極發言,為學生獨立思考創造優良環境。在學習方法上,讓學生敢于探求新知,引導學生敢于質疑,要使學生養成打破鐵鍋問到底的習慣。經過反復的比較,提出自己與眾不同的新觀點,在學生思考問題時,教師避免用現成的結論去束縛學生的思想,要鼓勵學生辯證的思考問題,提出新穎別致的觀點。第三,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擁抱知識的大海,獲得人類的豐富寶藏,還要引導學生運用創造性的思維,透視所學過的知識,敢于從貌似正確的問題中敏銳地發現不合理因素,敢于否定其中的“是”,揭示其中的“非”,勇于開拓新思路。
立意是文章的靈魂。所謂立意新穎,就是能把作者自己思考的精華準確無誤的表達出來,把作者自己對某事物或某問題的獨到的感受傳遞給讀者。新穎的立意是對現實生活觀察思考的結果。蘇軾有一首詩說的好:“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句詩是說,由于觀察的角度不同,其結果就不會一樣。這就要求我們要重視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訓練,要學生學會多角度、多側面的思考問題,發揚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言人所未言,悟人所未悟。逆向思維是人們重要的一種思維方式。逆向思維是求異思維的一種,它是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就是作文時要與多數人承認的觀點相反,提出獨具一格的見解,從而使文章新穎別致,獨樹一幟。寫出自己獨特的個性。如“有志者,事不一定成”就是對“有志者,事竟成”的反向思維。
先前的教室都是三尺講臺,三寸粉筆,一塊黑板,但這遠不能滿足學生的要求。后來,伴隨著教改的春風,教室里安裝了投影器、錄音機,這一下子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率,但好景不長,因為投影片的缺點是顏色固定,時間久了,學生對其也失去了興趣。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電腦款步走進了教室,它內容豐富,變幻莫測,包羅萬象,使單調的課堂驟然沸騰了。學生看到了萬紫千紅的畫面、瞬息萬變的背景、五彩斑斕的色彩、變幻莫測的圖形、清晰整齊的知識結構圖、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激起了他們的極大興趣,進而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接受與創新。
創新教育是一個嶄新的課題,語文教學是一項艱巨而又繁瑣的工作,任重而道遠。語文教學要想煥發青春活力,就必須有創新教育為它注入新鮮營養,讓它向著更加健康、文明、繁榮的方向前進。當然,創新教育也離不開語文教學,只有把創新教育融入到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才能推進語文教學的改革,提高素質教育的發展水準。
【1】鄭月飛.把創新教育融入到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堂教學中【J】.教育研究,1999(10)
【2】張莉麗.淺談新課程改革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教研版),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