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東沙湖學校 高 放
多媒體: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元素
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東沙湖學校 高 放
隨著課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和不斷深入,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已成為當前實施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問題,而多媒體輔助教學則是教學手段現代化的一種重要形式。多媒體教學集聲、光、色、像、圖等多種元素為一體,以其靈活的表現形式和良好的交互性能,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有效率。憑借實物投影、電子白板等多媒體手段,能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之形象、直觀、主動、輕松、愉悅地學習,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記憶,提高學習,教學效果也能夠事半功倍,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多媒體利用視、聽、說向學生提供聲、像、圖、文等綜合信息,通過有聲的畫面,再現生動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擴大直觀視野,充實直觀內容,強化直觀效果,豐富感知材料,很輕易地把學生引入課文所描繪的意境。 在教《廬山的云霧》一課時,為了使學生能夠更直觀、更深刻地感受到廬山云霧的美,我先是播放幾幅廬山云霧的圖片,讓學生初步感知文中所描繪的情境,緊接著引導學生“緊扣字詞賞意境”,如提出:“文中哪個詞用得好?你從這個詞想象到一幅怎樣的畫畫?”使學生從中領悟想象意境的途徑,從而進入這篇課文所表現的廬山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特點。之后我播放了一段廬山云霧的錄像,那奇特壯美景觀赫然呈現在同學們面前。并引導學生從“就像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絨帽”“又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茫茫的大海”“巨大的天幕”等語句,邊讀邊想象,入情入境,體會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這樣,美的配樂,美的解說,美的畫面充分調動了學生用多種感官去進行體驗,使學生入情入境。學生在情緒飽滿、心境愉悅的環境中學習,不但發揮了想象力,陶冶了情操,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也得到了發展。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維訓練是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單靠抽象的語言描述,學生難以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而且,語文教材內容豐富多彩,每篇課文也都有難易之分,當學生的思維在難點內容之處進入死角,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為學生提供形象、直觀、感染力強的信息,建立豐富的感知表象,刺激誘發學生對表象進行分析、綜合概括,這樣,改變傳統語文教學模式中學生學習的被動地位。降低了學生閱讀訓練中想象思維難度,突破了難點,使學生在同一時間內在觀察理解思維上都得到不同的發展,都躍躍欲試地想發表自己觀察的見解。例如教學《臺灣的蝴蝶谷》一課,為了幫助學生理解什么叫“一群群”,可制作課件展示一群群蝴蝶飛起來的樣子。學生直觀感受,不僅突破了難點,準確地理解了“一群群”的意思,而且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采用電教手段,開展多媒體網絡教學,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調動他們內在的學習需求,激發他們的內驅力和創造力。“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擺脫了考試和分數的束縛,走進“大語文”的廣闊天地,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語文教學就能良性發展。例如教學《海洋——21世紀的希望》一課,既有豐富的語文學科的內容,但同時又含有豐富的自然、思想品德、地理、美術、環保等方面的內容。在學生學習了相應的語文知識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欣賞圖片、聆聽朗讀,分析、討論有關海洋和人類的密切關系,增強了學生對海洋的保護意識。學生還可以在校園網上展示自己收集到的相關資料,發表自己的見解,在相互的交流、學習中,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結構,而且把語文課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同時,不同學科的知識反過來又促進學生進一步了解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進一步受到要保護海洋的教育。從而更好地完成了語文學科應掌握的知識和能力,進一步促進了語文教學的發展。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一項重要的任務,也是語文教師所追求的目標。但小學生的想象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根據觀察、感覺到的信息形象在頭腦中形成表象,然后進行聯想、加工、改造而成的。而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使學生的心靈和文本產生碰撞,產生移情效應。例如教學《海底世界》一課時,先播放一段海浪與海鳥相伴的音樂,引導學生靜靜聆聽,在腦中自由想象。隨即展示海底圖片,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海洋,這樣輕松、快樂地帶領學生進入了課本讓學生大開眼界。再通過朗讀、表演、模仿、想象重現海底動物的聲音,從而讓學生感受海底動物聲音的奇特,寓枯燥的語言文字于快樂的學習中去,學生仿佛置身于真正的海底世界。“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我們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發揮你的想象,請你寫一寫或畫一畫。”“關于海底動物的活動方式,你還想知道些什么?請課外查尋、搜集相關的資料,動手寫一寫。”這種實踐性的作業形式,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欲望,為學生提供了優美的視聽享受,使學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經驗,在此基礎上,教師適當地加以引導,學生便舉一反三,思路開闊,想象力豐富了,創造力也隨之調動了。同時。教師、學生、教材、媒體多邊互動,形成多維度的良性循環,有力的突破了重難點,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巧用電教手段,突破了教學時空,拓展了教學信息源,擴大了教學信息交流的范圍,綜合了教學信息表達與傳播方式,提供了個性化的教學環境。它有傳統教育不可比擬的優勢,但它不能完全代替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有相互結合,揚長避短,才能最大化的提高語文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