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大慶市幼教中心第九幼兒園 何繼紅
如何在生活中為幼兒創設數學環境
黑龍江省大慶市幼教中心第九幼兒園 何繼紅
本文就如何幫助幼兒在生活中積累并運用所學得的數學經驗提出了建議,即建設富含教育價值的生活環境,及建立數學概念的本質是讓孩子們從一個新的角度認識事物,并準確的描繪所看到的事物的過程,從而對幼兒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
幼兒 數學學習 生活化
在傳統的幼兒園環境布置的體系往往將重點集中在其藝術性和觀賞性,這些環境對幼兒發展的實際意義卻很容易被忽略。新時期的幼兒教學已經逐漸意識到了環境和課程的聯系,即建設富含教育價值的生活環境,對幼兒的成長,有著很重要的意義。我園在本學期的設立戰術方針旨在以孩子們的數學教育為主,各學年都確定了自己的課程重難點。在以上基礎下,我們應將精力放在數學學習環境和幼兒的結合方面。如有規律的塑料數字積木的門簾等,孩子可以從顏色,形狀和數字的排列方法,尋找數字規律在和孩子們一起欣賞門簾時,孩子們感受到了彩鏈的“美”,同時,也發現了,相同排列方式可以解釋為不同的數字規律。
除了直觀的數學教學內容外,教師們還應該帶領孩子們找尋生活中隱藏著的數學規律。教師應該在平時有意識的引導,是孩子們在既輕松又自然的情況下,自然而然的學會生活中所包含的數學規律知識。例如,我經常會在孩子們午睡后起床穿衣服時,詢問孩子們:“你今天穿了幾件衣服,幾條褲子?”在孩子們進行午餐是分餐具的時候,通過讓孩子自己分配碗筷湯勺,教孩子們一一對應的數量關系。另外,在我們的引導孩子尋找生活中的數學規律的同時,孩子們也會主動的尋找生活中其他有趣的數學現象,如吃蛋卷比較長短,玩彩球比較多少等。
建立數學概念的本質是讓孩子們從一個新的角度認識事物,并準確的描繪所看到的事物的過程。對于具體的事物,孩子們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務。然而,數學是抽象的,例如,1可以指1個杯子,1條狗,1頭牛,數字在本質上并不具備實際的意義。然而數字與其他事物結合的時候,便被賦予的全新的含義。比如在掛氣球時,孩子會討論每根繩子上掛幾個氣球最為合適,他們會理解在總數相同不變時利用算術來確定不同樣式氣球的數目。在與環境的互動中,孩子們更加同意去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以及算術關系的重要性。理解了數字的實際意義。可見,在生活中構建一個學習數學的環境,可以讓孩子主動去接觸并學習數學,感受數學的樂趣。
在孩子們將所學的抽象的數學關系運用到具象的生活實例中時,往往會遇到一些疑惑,如,在“單位為員工分組做工作”的活動中,有25位工人要分成6個小組做項目,怎么分,每組幾個人?有的孩子提議每組4個人,孩子們運用4個4數,分一組的方法計算,發現人數有富裕,又經過一輪一輪的嘗試,發現分成6組四個人后又多出1個工人,每一組為了可以多出成果,都想要多出來的這個工人幫忙,于是孩子們又繼續討論并確定了方案,就是讓這名工人自愿的選擇想去的小組。在這個環節中,孩子們就用各種數學經驗,來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很好地運用了數學。又如,在“買生日禮物”的活動中,孩子們要用50來為自己的朋友購買想要的生日禮物,我們為孩子布置了一個禮品超市,并讓孩子們根據朋友的喜好和自己的經濟能力來選擇合適的禮物,給孩子50元錢,并讓他們自助找零。在這些活動中,孩子們也很好地學習了數學計算的同時,也積累了購物的相關經驗。
生活就是孩子們鍛煉并養成良好的觀察能力,集中精力的能力以及記憶力的最好平臺。從孩子們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可以促進孩子們喚醒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情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隨時引導孩子發現數學現象,如在孩子們拿水杯和毛巾的時候我們可以教會孩子記住自己的位置從而可以迅速的拿到自己的水杯毛巾而不會錯。在認識圖形的過程中,將幼兒的簡單圖形教學和孩子們感興趣的繪畫相結合,教會他們生活中各種物體的形狀,如圓形的球,太陽等;三角形的屋頂,帽子,小鳥等;正方形的窗戶和手絹。數學是起源于并扎根在生活中的,當兒童察覺到了生活中存在著數學規律是,他們會全身心的投入并學習這些知識。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的想孩子們滲透這些數學內容 ,可以使孩子們了解并理解認識數學的樂趣,使他們加深這些知識的印象。
應讓孩子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解決實際問題。一旦幼兒可以成功順利的做到,在幼兒實踐認知的基礎上反思自己解決問題時遇到的問題難點,就會積累一定的數學經驗,久而久之,經驗多了,他們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會必然提高。一次,孩子們在比較誰的糖多,由于孩子們的糖都很多,對于那個年齡段的孩子,10以上的數比較是個難題,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想到了很好的解決方法,他們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解決問題之后,孩子們對比較數字的方法就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下一次的運用中,孩子們就會運用這次的積累,為比較多少提供一個較好的選擇。可見,在生活中,孩子會有意無意的運用數學概念去解決自己遇到的困難,這種數學方法,不一定是孩子學到過的,更多的是孩子用腦的過程中所自己研究并掌握的,在無形之中,孩子的數學經驗及方法均得到了積累。抽象的數學,會脫離于孩子,沒有辦法展現它最具親和力的一面。
何建閔.幼兒操作性學習方式的研究介紹【D】.教儀所,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