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雙龍 肖燕洪
(新疆地礦局第七地質大隊新疆烏蘇833000)
淺論新疆西天山找礦現狀及遠景分析
■黃雙龍 肖燕洪
(新疆地礦局第七地質大隊新疆烏蘇833000)
西天山位于哈薩克斯坦板塊和塔里木板塊交接處,經歷了長期地質構造運動和巖漿作用,是新疆地區重要的成礦區區域。本文在查閱大量相關資料的基礎上,論述了新疆西天山的重點成礦區域特點、重要礦床的地質勘探情況,針對重點優勢礦床金銅礦床和鐵床作了較為詳細的分析,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新疆 西天山 成礦區域 優勢礦床
成礦及礦床類型是地球演化不同地質環境中地質作用的產物,是成礦環境、成礦控制和找礦標志的集中體現,是找礦潛力分析的基礎,不同類型礦床的勘查找礦準則各異。本文在查閱大量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結合對前人勘查和研究成果的學習理解,分析西天山地區的成礦潛力,為中國新疆西天山后續突破提供新的參考和借鑒。
1.1 博羅科努成礦帶
博羅科努成礦帶位于西天山北部,礦床的成因主要與華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巖有關。中段萊歷斯高爾-肯登爾-帶石炭紀花崗閃長巖、二長花崗巖類侵入發育,侵位于上奧陶統呼獨克達坂組、志留系和中石炭統陸源碎屑-火山建造和海相碳酸鹽巖建造中,形成矽卡巖型、斑巖型和巖漿期后熱液型銅、銅鉬及多金屬礦床,如萊歷斯高爾斑巖型鉬礦、3571銅鉬礦、哈勒提矽卡巖型銅鐵多金屬礦、薩雷瑪扎鉛鋅礦、肯登高爾矽卡巖型銅鉬礦等。
1.2 阿吾拉勒成礦帶
阿吾拉勒鐵銅金鉛鋅金礦集區位于伊犁成礦帶東段阿吾拉勒-查崗若爾-帶。區內廣泛分布早石炭統大哈拉軍山組陸相或海陸交互相中酸性火山-沉積建造,主要形成海相火山沉積型鐵礦、銅鐵礦、銅鋅礦。如查崗諾爾鐵銅礦、勝利Ⅲ號銅(鋅)礦、智博鐵礦等,形成與次火山侵入作用有關的火山期后熱液型金礦、金銅礦和鉛鋅多金屬礦,如哈爾嘎嘎林恩金(銅)礦、欠哈布代克鉛鋅礦等。近年來該帶探獲火山巖型鐵礦5億噸,遠景資源量將達20億噸。
2.1 新疆精河縣-尼勒克縣哈勒尕提鐵銅礦床
礦區處于西天山地槽褶皺帶博羅科努復背斜中段。礦區出露上奧陶統呼獨克達坂組(O3h)灰色、灰褐色厚層狀、塊狀泥晶灰巖及上志留統博羅霍洛山組(S3b)紫紅色為主的泥質粉砂巖、泥巖。區內大瓦布拉克二長花崗雜巖體呈不規則侵入于呼獨克達坂組粉-泥晶灰巖中,圍巖蝕變為矽卡巖化。礦床為典型的矽卡巖型,以銅礦為主,有時鐵銅共生,伴生礦產有鋅、金、銀等,內接觸帶產輝鉬礦,具較好的綜合開發利用價值。區內及外圍找礦遠景較大,預計可達大型礦床規模。
2.2 新疆精河縣色勒特果勒銅多金屬礦床
礦區處于博羅科努成礦帶冬吐勁復向斜南翼。地層呈近東西向,主要出露中石炭統東圖津河群下亞群(C2dna)第三巖性組厚層或薄層條帶狀含碳質、泥質、長英質角巖及矽卡巖化條帶狀大理巖帶、石榴石矽卡巖帶。整體為一單斜構造,地層產狀由南向北靠近二長花崗巖體越來越緩。礦化主要產于外接觸帶層控矽卡巖中,已圈出了西部色勒特果勒銅鉬礦化集中區、東部克提果勒銅鉬鎢礦化集中區。東礦區主要有Ⅰ、Ⅱ、Ⅲ號銅鉬鎢多金屬礦體,產于外接觸帶的圍巖層間矽卡巖中,推測該地段深部主接觸帶可能存在厚大礦體。區內中酸性巖體與大理巖接觸帶12 km以上,發育外接觸帶層控矽卡巖型和正接觸帶矽卡巖型銅多金屬礦床,資源潛力大,具有大型礦床遠景。
2.3 新疆和靜縣擦汗烏蘇鐵銅礦礦床
礦區位于阿吾拉勒鐵銅鉛鋅金礦集區,擦汗烏蘇背斜北西翼。區內出露石炭系下統大哈拉軍山組灰綠色中酸性火山凝灰巖夾灰白色厚層狀大理巖化灰巖。主要構造為北西向、近東西向、北東向3組張性、張扭性斷裂。區內發育華力西晚期第二次侵入肉紅色細-中細粒角閃花崗巖、黑云母花崗巖。分布在北東部及西南部。發育有花崗斑巖、細晶閃長巖脈、煌斑巖脈、黃鐵長英巖脈、石英-方解石脈等小巖體和巖脈,與成礦有關的巖脈為鈉長石化閃長玢巖脈、石英斜長玢巖、花崗閃長斑巖以及方解石、石英脈。區內以銅、鐵礦為主,產于花崗斑巖體、閃長玢巖體的外接觸帶凝灰巖之中。東礦區圈定5個銅礦體,礦體大多分布在次火山巖外圍的環狀裂隙中,平均品位0.97%~2.10%。圍巖蝕變強烈,主要有黃鐵礦化、鉀長石化、矽卡巖化、綠泥石化、絹云母化等。礦石呈中等-稠密浸染狀,主要為含銅黃鐵礦礦石。該區與東鄰的查崗若爾鐵礦具相同構造背景和同一賦礦層位,具有尋找大-中型銅礦的前景。
3.1 金銅礦床遠景分析
據統計,西天山大型及以上規模的金銅鉛鋅礦床共計32個,其中金礦床19個,金銅礦床5個,銅礦床3個,鉛鋅礦床5個。金銅礦是西天山的優勢礦產,鉛鋅也構成重要工業富集。西天山大型-超大型和巨型金銅鉛鋅礦主要通過7類成礦作用達到重要工業富集,即造山型、斑巖型、淺成低溫熱液型、侵入體有關、矽卡巖型、SEDEX型和砂巖型;在西天山,斑巖型銅礦床擁有的銅儲量遠遠高于世界相應水平,約占98%;斑巖型銅礦床應是西天山最重要的銅成礦類型。全球80%左右的鉛鋅儲量來自沉積巖容礦鉛鋅礦床,西天山約89%的鉛鋅儲量源于沉積巖容礦的SEDEX型和砂巖型鉛鋅礦床,反映SEDEX型和砂巖型對鉛鋅成礦的重要作用。
3.2 鐵礦床遠景分析
新疆勒克縣松湖鐵礦位于西天山阿勒鐵礦成礦帶西段,成因類型典型,成礦條件較好,是此成礦帶上極具代表性的鐵。礦床松湖鐵礦床的成礦期次基本上可分為主要期次,具體可劃分為7個重要階段。根據阿吾拉勒成礦帶各個典型礦床成巖成礦時代的逐漸明確,說明阿吾拉勒成礦帶內的火山活動是橫跨整個成礦帶的一個長期的多旋回過程,在此過程中為成礦帶上各個鐵礦床的形成提供大量的物源和熱源。鐵礦的成礦物質主要來源于深部巖漿,但是圍巖與礦體測年數據的較大差異說明是在后期多期次的成礦環境中由熱液從火山巖中交代而來。磁鐵礦礦體中局部可見黃銅礦,具有多礦種不同類型礦床共生的特點,最典型的就是Fe-Cu礦床共生組合,具有十分廣闊胡開發前景。
[1]王澤華,曹景良.新疆西天山找礦工作新進展 [J].礦床地質,2010,29(S1):22-23.
[2]薛春紀,趙曉波,張國震.西天山金銅多金屬重要成礦類型、成礦環境及找礦潛力 [J].中國地質,2015,42(3):381-410.
[3]劉學良.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礦帶松湖鐵礦成礦規律及找礦方向研究 [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13.
P612[文獻碼]B
1000-405X(2016)-5-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