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虎 馬忠明 張斌順 韓永賢
(青海省有色地質礦產勘查局八隊青海西寧810012)
德興斑巖銅礦床找礦標志分析
■張正虎 馬忠明 張斌順 韓永賢
(青海省有色地質礦產勘查局八隊青海西寧810012)
銅廠礦床位于江西省東北部的樂華-德興成礦帶的東段,處在華南板塊揚子古陸江南地體的東南緣德興地體內,是江南地體邊緣多金屬成礦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對該礦床的控礦因素、找礦標志扥 該進行分析,以為勘探提供參考。
控礦因素 找礦標志 構造
銅廠礦床位于江西省東北部的樂華—德興成礦帶的東段,處在華南板塊揚子古陸江南地體的東南緣德興地體內,是江南地體邊緣多金屬成礦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域內獨特的大地構造背景,多期次構造變動和巖漿活動蘊育3大成礦系列,即動力變質Au成礦系列、海底火山噴流-熱水沉積Mn-Pb-Zn-Ag-Cu成礦系列、火山-次火山Cu-Au多金屬成礦系列,為區域成礦提供了條件;贛東北碰撞混雜巖帶的形成和演化控制了樂-德礦帶銅多金屬礦床的時空定位。區域成礦分帶表現為Mo(Cu、Au)、Cu(Au)、Mo-Cu-Au-Pb-Zn-Ag、Mn-Pb-Zn、Ag(Au)、Ag-Au(Sb),顯示出基底制約、同位多期、多源多因復成的成礦特征,具備超大型銅多金屬匯聚成礦的地質條件和巨的找礦潛力。
德興大型銅金礦集區位于九嶺地體與懷玉地體的碰撞縫合帶及其旁側。最近的調研成果表明,贛東北深大斷裂帶中段的德興—??谝粠?,恰是懷玉地體向九嶺地體強烈推覆的地段,而德興礦集區的大部分地區,至少包括銅廠和金山,是在懷玉地體的推覆巖塊之內,因此,德興礦集區出露的地層應是中元古界張村群的韓源組,以海相火山碎屑巖夾細碧—角斑巖沉積建造為特征(謝代強等)。最近又提出德興—銅廠地區的這套沉積建造應改稱為銅廠群,并認為它可與同屬懷玉地體的浙西(雙溪塢群)、皖東南中元古界地層對比。概括起來,德興大型銅金礦集區主要出露的也是幾個大型礦床產出的地層屬于中元古界,但其名稱仍未統一,目前使用的有雙橋山群、九嶺群、漆工群、韓源組、銅廠群等。
由于贛東北地區所處的特殊大地構造位置,它在晚元古代九嶺地體與懷玉地體碰撞拼貼之后的漫長地質年代里,不斷經受著構造運動及變形,以及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巖漿活動,為成礦作用提供動力、能量和物質來源。早期生成的EW向構造系統和NE向長期繼承性活動的深大斷裂帶及其伴生、派生構造系統(圖Ⅱ一1),是成礦前的構造,控巖控礦作用十分明顯;晚期NNE向斷裂系統是成巖成礦期和成礦后的構造。德興斑巖銅礦主要呈NW向展布,成礦巖體主要侵位于NNE向的斷裂與NE向斷裂的交匯部位。
德興大型銅金礦集區的成礦作用與燕山期構造—巖漿活動有著成因上的密切聯系。銅廠、富家塢、石朱砂紅等花崗閃長斑巖,銀山的英安斑巖等次火山巖都是燕山期巖漿活動的產物,從已發表的同位素年齡數據來看,它們主要屬于燕山早期。華仁民等較早提出了德興地區存在兩個不同成因系列的花崗巖類,即以德興銅礦區花崗閃長斑巖及銀山區次火山巖為代表的同熔型花崗巖類與以大茅山花崗巖為代表的改造型花崗巖類,二者基本上分別侵位于贛東北深大斷裂帶的兩側;從巖石學、礦物學、地球化學的各方面特征將二者進行系統對比,并用Rb-Sr同位素測定銅廠花崗閃長斑巖的等時線年齡為184.2Ma,確定其為燕山早期巖漿活動的產物。
礦田內巖漿活動頻繁,形成復雜多樣的巖漿巖,與銅礦成礦有關的是燕山早期第二階段的中酸性雜巖體,花崗閃長斑巖是這一雜巖體的主體,在礦田范圍內呈3個大小不等的巖株及一系列小巖脈產出。三個(富家塢、朱砂紅和銅廠)成礦斑巖均呈小巖株狀產出,它們沿NWW向呈串珠狀分布,單個巖體呈巖筒狀向NW傾伏。巖體為復式侵入體,巖石類型主要為花崗閃長斑巖、閃長玢巖或石英閃長玢巖。
4.1 空間分布
主要銅礦體依附于斑巖體淺部的內外接觸帶產出,空間分布集中,形態完整,規模巨大。它們沿NWW向呈串珠狀分布,單個巖體呈巖筒狀向NW傾伏。
4.2 礦石礦物組合
礦石的主要礦物成分簡單,以黃鐵礦、黃銅礦較多,輝鉬礦、砷黝銅礦、斑銅礦次之;礦石結構構造多種多樣,而組成的礦石類型卻比較單一;多期多階段成礦,在不同成礦階段生成了不同類型的礦物共生組合;除主要成礦元素銅富集成獨立的工業礦體外,礦石中還伴生有可供綜合利用的鉬、金、銀、錸、硫、硒、碲、鈷等有益元素,其儲量亦相當可觀。
4.3 成礦地質年齡
(1)晉寧期的年齡(介于610~780Ma)。如劉英俊等(1993)測得的礦石鉛的模式年齡為610~775Ma;朱愷軍和范宏瑞(1991)測得的黃鐵礦的鉛同位素模式年齡為610~780Ma;張金春?利用Rb-Sr法測得超糜棱巖和石英脈全巖Rb-Sr年齡為717±6Ma;韋星林(1996)發表的剪切帶千糜巖和初糜棱巖的Rb-Sr同位素等時線年齡分別為732.1±61.9Ma和714.5±60.5Ma。
(2)加里東期的年齡(介于406~516Ma)。如黃宏立和楊文思(1990)根據Holms—Houtermans黃鐵礦鉛單階段演化模式計算的年齡值在450~516Ma;王秀璋等(1999)測得的石英脈型和剪切帶礦石石英流體包裹體Rb-Sr等時線年齡為406±25Ma。
(3)海西期的年齡(介于269.9~379Ma)。李曉峰等(2002)測得2個含金糜棱巖伊利石的K-Ar年齡分別為299.5±2.7Ma和317.9± 1.8Ma,含金石英脈中伊利石的K-Ar年齡為269.9±1.7Ma;毛光周等(2008)測得含金石英脈型礦石的石英流體包裹體Rb-Sr年齡為379±49Ma。
(4)燕山期的年齡(介于161~167.9Ma)。如伍勤生等(1989)測得含金硅質糜棱巖中伊利石的Rb-Sr等時線年齡為167.9Ma。張金春?測得綠泥石化千枚巖全巖Rb-Sr年齡為161±6Ma。
礦集區尤其是大型礦集區是重要的礦產資源基地,對國民經濟發展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分析礦集區的成礦類型,成礦因素對于尋找隱伏礦產和大型超大型礦產意義重大。包括德興大型銅金礦集區在內的我國東部若干大型礦集區的形成是中生代大規模成礦作用在空間上的非均一性的表現,因此,大型礦集區也是研究大規模成礦作用的關鍵所在。
(1)華仁民等.德興大型銅金礦集區構造環境和成礦流體研究進展.地球科學進展Vol. 15No.5Oct.,2000.
(2)李曉峰等.江西德興地區主要礦床類型、成礦地質特征及其成因關系.地質論評vol.58No.1Jan.2012.
(3)魯忠山.德興銅礦銅廠礦區黃坑深部成礦規律研究.采礦技術第11卷第6期.2011年11月.
F416.1[文獻碼]B
1000-405X(2016)-5-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