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星
(沈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遼寧沈陽110004)
新民市梁山鎮高標基本農田建設淺析
■魏星
(沈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遼寧沈陽110004)
本文以遼寧省新民市梁山鎮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為研究對象,基于項目區水文氣象條件及農業發展現狀,對項目區進行水源工程、排水工程、路網體系等三方面進行系統規劃,并確定了該項目的規劃設計方案。該方案較好的解決了項目區當地國土資源動態平衡問題,提高了農用土地利用效率,改善農業土地耕種質量和生產效率,為新時期土地整理項目的規劃設計提供技術參考。
土地整理 水源工程 排水工程 路網體系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是依據農用地現狀生產耕作條件為基礎,通過土地平整工程、土壤改良工程、水利配套工程、道路交通工程以及諸多輔助措施而開展的土地整治活動,進而達到土地資源的集中連片、設施配套、土地高產穩產、生態環境良好的高效、優質的目的。2014年6月,由國土資源部牽頭,會同農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水利部、國家統計局、國家林業局、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等部門共同編制的國家標準《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已在行業內廣泛應用,對全國各地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了可靠依據。本文基于新民市梁山鎮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充分結合項目區的基本特征,對項目區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解析,并對該地區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出可行性的建設方案。
新民市梁山鎮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位于遼寧省沈陽市新民西北部,屬于梁山鎮管轄區域,距沈陽市73km。梁山地區地勢平坦、地質肥沃、氣候條件好,項目區所在地是聞名全國的農業大縣,有270萬畝肥沃耕地,盛產玉米、水稻和小麥及各類蔬菜瓜果種子,種植出的西瓜以皮薄肉厚、汁多味甜而聞名遐邇,素有“西瓜之鄉”的美名,中外聞名。項目區包括梁山鎮魏壕村、費家崗子村、大獾洞村、建設村、梁山村、湯屯村、顧屯村7個村。項目區低洼易澇地多,也是當地災害多發地區,造成土質瘠薄,易澇,鹽堿成片,風沙成災。
(1)梁山鎮是著名的西瓜生產大鎮,西瓜生產已經成為農業生產的支柱性產業,西瓜生產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70%。項目區由于生產條件制約,旱不能灌、澇不能排以及沒有電力配套設施,西瓜產業沒有跟上全縣趨勢,并未發展成規模。
(2)項目區耕地種植類型多為旱地,由于土壤受風蝕影響,沙化嚴重,自然環境惡劣,以種植玉米為主,糧食產量較低,迫切需要根據土壤條件調整作物類型,提高當地農業收入。
(3)項目區內電力設施薄弱,農民自行架電現象普遍,電線交叉錯亂,造成很大安全隱患。現有機井多采用柴油泵,隨著柴油價格的不斷上漲,柴油機灌溉成本達到電力灌溉的3倍左右,農民負擔不斷加重。
(4)項目區現有田間路標準普遍較低,且缺乏維護,路面破損嚴重、路況較差,雨季泥濘難行,影響農業機械設備的出入和日常通行。
(5)項目區現有排水溝已成網絡,但由于多年不維護,淤塞嚴重,排水能力大大降低,已不能滿足雨季排洪要求。當地零星的西瓜種植經常遭受旱澇災害,農民損失慘重。項目區現有機井分布零散,規格不一,且因年久失修,配套機泵老化,難以滿足項目區的灌溉需求。
本次工程規劃方案的初選過程中,充分結合項目區內土地資源、水資源、電力資源和土地利用現狀的特點,從梁山地區的土壤改良、灌排系統整治、道路建設、農用地田間整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全面提升項目區生產條件。
3.1 水源工程
本次工程項目區所在地無地表水源作為灌溉水源,為保證項目區農業生產需要,對項目區地下水資源進行深入調查后,確定采用小口徑機電井作為項目區灌溉水源。均布與項目區水澆地區,用于田間作物春季、秋季灌溉需要。
3.2 排水工程
項目區多年飽受夏季雨澇災害影響,新開河和杜繞排干為項目區的承泄排水區。但現階段項目區的主排干溝由于多年使用,淤塞嚴重,排水能力已大大降低,排水路邊溝也淤積和破壞嚴重。本次項目規劃階段,對于項目區地勢低洼處,進行排澇規劃設計及方案優選,采用旱田區農田排水宜采用10年一遇,1d~3d暴雨從作物受淹起1d~3d排至田面無積水;水稻區農田排水宜采用10年一遇,1d~3d暴雨3d~5d排至作物耐淹水深。
3.3 交通路網布局
依據項目區現有2條省級公路及村村通工程已經規劃完成的縣級公路,將項目區內的路網系統進行完善,其路網系統由省道、縣級公路以及農用作業路三個等級劃分,本次工程集中整治現有田間道路路網,對現狀田間道、生產路路網進行系統規劃、裁彎取直,按現代化機械生產要求重新調整路網結構,。部分交通流量較大的田間道,采用混凝土硬化路面,并與現有村村通主干路相連,改善路網交通系統,提高道路通達率達100%,滿足現階段生產需求。
本次工程項目規劃設計意在改善項目區農業生產條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農民年受益、改善農村文化環境、推動項目區當地農業經濟建設。項目完成后經土地自然等級評定,土地評價單元等級將提高2-3個自然等別,即整理后耕地等別在14等-15等之間,耕地平均自然等別明顯提高。項目區的經濟凈增純收益主要為耕地純收益,按照改善生產條件后的水田每年每畝凈收益1700元,瓜地每畝凈收益3000元,旱田每畝凈收益1100元計算,采用靜態投資回收期計算成本回收年限為2年。
新民市梁山鎮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規劃,依托于當前經濟農業產業化建設的背景開展,項目的規劃設計中綜合體現了現代化農業生產建設、節約集約型土地整治建設的基本原則,充分考慮了當地經濟作物種植與當地農業產業調整、農業發展與地方經濟發展的關系相協調,能夠高效率利用土地部門的有限資金,為該地區的農業產業化調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
TU992[文獻碼]B
1000-405X(2016)-5-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