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海
(新疆地質調查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00)
淺談新疆地質找礦新方向
■李大海
(新疆地質調查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00)
新疆是我國重要的地質資源供應大省,新疆地區資源豐富,但是該地區地質找礦仍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重點分析了新疆地質找礦中存在的問題,并從實際出發綜合闡述了如何實現新疆地區找礦的突破。促進新疆地區新型工業化建設,加快新疆地區整體發展速度,提高經濟發展水平,促進我國東西發展平衡.
新疆地質 找礦 新方向 資源
1.1 地質找礦定位
地質找礦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充分分析與考慮將具有戰略意義的礦產資源作為經濟發展與資源保障的工作重點。并在此過程中,想要充分有效解決地質工作實際問題,應當盡可能的發揮自身優勢,切實滿足國家與人們的需要。
1.2 地質找礦工作的統籌規劃能力問題
在地質找礦工作開展過程中,應當充分堅持科學發展觀,從國家經濟發展戰略意義上講,統籌規劃,充分協調地質工作,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合理戰略部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這個過程中,形成具有全局意識的戰略思想,分層次,有步驟的推進礦產資源潛能挖掘工作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1.3 地質找礦工作投資力度不夠
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新一輪的國土資源建設工作正在繼續。這個過程中,我國財政方面的撥款總數達到了三百多億元,占總投資比重當中的一成,同時,財政撥款的力度還在進一步擴大[1]。這個過程中,社會資金使用過程中也會進一步擴大對地質勘查工作的投入。但是總體上看,地質找礦工作投資力度不足。
2.1 合理確定責任,制定業績考核體制
在目標設計中,必須確定一定時期內的地質找礦目標,從而為后續的地質找礦奠定良好基礎。現階段,所有地質隊的地質找礦研究成果存在明顯差異。很多單位常年取得一定的重要研究成果,然而大部分單位長期在地質找礦方面依然沒有重大進展[2]。對于此種情況,一定要創建業績考核體制,明確地質找礦的經濟效益與成果,將完成的具體情形作為主要考核指標。同時還要制定以工程師為首的科學技術的業務管理體制,制定立項論證和質量監控以及成果考核等體制。
2.2 統籌規劃勘查工作想要進一步提高
我國找礦能力,促進我國找礦工作取得成就。國內外在完成找礦工作的時候,通常情況下,會選擇統籌規劃,形成科學性合理性的部署與安排。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做好勘查與突破。而為了能夠進一步的推動我國重點成礦區以及經濟發達地區的相關工作水平,需要通過整合與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的力度,形成合作機制[3]。
2.3 建立健全相關機制政策
當前,針對礦業權產生的支配政策主要是完成地質找礦工作的基本前提,能夠為進一步形成找礦工作的統一部署提供重要幫助。更是實現找礦工作新突破的影響性因素。同時,對礦業權的配置政策同樣會影響到地質勘查隊伍工作熱情與積極性。地方礦業權當中的配置相對混亂。地方往往以利益為主,形成了一種內行與外行相互并存的情況出現。因此,根據國家相關地質找礦方面的文獻與規劃之處。因此,科學設計探礦權內容,以及實際情況,制定相關權力與義務就顯得尤為重要。建議對探礦權、采礦權設置繼續實行從嚴從緊政策,引導推動礦山企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4]。在全國重點成礦區帶、國家規劃礦區、地方規劃的重要找礦靶區中,未達到普查工作程度的區域,不設立探礦權,設立預留區,由國家出資進行礦產資源調查和普查評價。對已有勘查區及礦山外圍及深部,不宜單獨增設探礦權和采礦權。通過資源整合或擴大勘查范圍、礦區范圍,提高勘查開采規模和集約化水平,減少探礦權采礦權數量。加強重點成礦區帶、重點勘查區礦業權市場建設、礦業權審批制度改革、礦產資源費稅款改革、礦產勘查秩序整頓規范等政策研究和礦權協調。同時結合國家和地方礦業發展的需要,按照規模開發、集約開發、科學利用的要求,加快推進礦產資源整合,加快找礦進程,利用網絡技術在有形市場的基礎上建設網絡化的礦業權市場體系,實現礦區整裝(整合)勘查,以期取得振奮人心、具有宏觀影響的找礦大成果。
2.4 地質找礦工作創新型分析
作為科學與技術兩者統一的工作內容,地質找礦工作需要在充分考慮該項工作的實際發生條件,形成科學有效的實施技術與方法。采取野外與實驗室一體的工作環境。通過多角度思維模式的沖扥思考,是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充分掌握具有開創性的勘查技術與遙感技術,這些具有技術優勢特征的內容。與此同時,再加上信息技術在社會生產過程中不斷對相關科技的運用,必將會進一步促進地質找礦工作的路徑越來越廣。
通過上述論證可知,在新疆地區進行地質找礦工作中制約找礦重大突破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給地質找礦工作帶來了挑戰。無論從地質工作性質角度分析,還是從地質找礦資金、人員角度分析,都對該地區的地質找礦重大突破造成制約影響。為真正有效的實現新疆地區的地質找礦重大突破,要夯實基礎,準確把握地質服務工作性質。在地質勘察和找礦部署上做出合理安排,以保證各方面工作統籌安排。由于礦產資源的重要應用價值,在未來的地質找礦工作中要不斷加大勘察、探索力度,促進新疆地區地質找礦重大突破的實現。在有效實現資源轉換的基礎上,促進新疆地區工業化腳步加快,從而提高經濟發展水平,為是實現“中國夢”打好基礎。
[1]張金萍,王少勇.徐紹史:堅定不移地啟動推進找礦突破戰略行動 [J].國土資源,2011,(5) :21-22.
[2]于艷梅,甘甫平,周萍,等.熱紅外遙感火星礦物填圖方法初步研究及應用 [J].國土資源遙感,2013,4(4) :36-39.
[3]于德福,劉振國,袁可林,周強.東風勁吹萬重山--國土資源部全面推進地質找礦新機制座談會綜述 [J].國土資源,2010,(11) :36-39.
[4]陳國棟.制約地質找礦實現重大突破的主要問題分析 [J].資源調查與環境,2011(03) :32-37.
F416.1[文獻碼]B
1000-405X(2016)-5-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