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
(新疆地礦局第四地質大隊新疆阿勒泰836500)
淺談新疆阿勒泰地區鉛鋅礦找礦方向
■安康
(新疆地礦局第四地質大隊新疆阿勒泰836500)
新疆的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尤其在新疆阿勒泰地區,該地區盛產鉛鋅礦,本文從新疆阿勒泰地區鉛鋅礦的成礦以及找礦方向出發,分析了該地區后續的找礦方向及方法,旨在為完善阿勒泰鉛鋅礦的成礦條件及找礦技術提供參考。
阿勒泰 鉛鋅礦 成礦條件 找礦
1.1 構造
從區域上,阿勒泰地區大地構造自北向南大體可劃分為阿勒泰北帶、南阿勒泰構造建造帶。核部為中泥盆統阿勒泰鎮組地層,向兩翼依次為下泥盆統康布鐵堡組上亞組、下亞組、中上志留統庫魯姆提群下亞群。走向310°~320°傾向北東。區內巖漿活動強烈,分布廣泛,為金礦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熱動力條件和物質來源。斷裂構造以北西向、東西向為主。北西向斷裂自北東向南西有巴寨斷裂、巴特巴克布拉克斷裂、可依洛甫斷裂、沙爾布拉克斷裂和阿巴宮—庫爾提斷裂。同時,存在一組東西向基底斷裂,兩者將盆地分割成三個相對獨立的斷塊。各斷塊中具規模的礦化體,空間上與沉積中心(洼地)相對應。其次為層間走向斷層,一般規模較小。
1.2 地層
阿勒泰南緣多金屬成礦帶可分為南(阿舍勒)、北(可可塔勒)兩帶。可可塔勒多金屬成礦亞帶,總體呈北西—南東走向,介于巴寨斷裂和瑪爾卡庫里—克茲加爾—瑪因鄂博斷裂間,主要由麥茲、克朗、沖乎爾三個火山盆地組成,研究區處于該礦帶的東部麥茲地區。麥茲火山一沉積盆地露出地層區內出露地層主要為下泥盆統康布鐵堡組和中泥盆統阿勒泰鎮組,次為中上志留統庫魯姆提群。主要分布在麥茲盆地中,占盆地地層出露面積的70%以上。中上志留統庫魯姆提群:出露于盆地南北兩側,為泥盆紀火山沉積盆地基底地層,巖性為矽線黑云片巖、片麻巖、混合巖。與其上覆下泥盆統呈斷裂接觸。下泥盆統康布鐵堡組,為一套由不同類型火山巖、碳酸鹽巖、碎屑巖組成的多旋回火山—沉積建造,反映早泥盆世由早期到晚期火山作用特點,是區內鐵、鉛鋅主要賦礦層,各礦床礦點及地球化學異常均分布其中。中泥盆統阿勒泰鎮組下部為十字矽線石榴黑云石英片巖、鈣質砂巖、大理巖,上部為黑云母變粉砂巖、黑云石英片巖。
1.3 主要巖漿巖
區域主要巖漿巖為侵入巖和火山巖。其中侵入巖分布廣泛,占全區面積的60%以上。形成時代為海西期,主要有黑云母混合花崗巖和片麻狀黑云母混合花崗巖,為各種內生金屬礦產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鹕綆r出露面積小,形成于于中—晚奧陶世至二疊紀,分布在研究區南部,以片巖、片麻巖、火山角礫巖為主。
2.1 地質巖性條件
海底噴流成礦是形成以火山巖為容礦巖石和以沉積巖為容礦巖石的多金屬塊狀硫化物礦床的主要原因。噴流口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古火山口,部分基底斷裂亦可作為噴流口,而對成礦起顯著控制作用。盆地鉛鋅礦床下部以變酸性熔巖、變流紋質角礫巖為主;上部含鐵錳質大理巖,夾碎屑巖、凝灰巖,發育面狀矽卡巖等火山噴流巖。噴流巖作為鉛鋅直接賦礦巖石,其規模產狀很大程度決定了鉛鋅礦體形態。礦體形態主要以層狀、似層狀為主。褶皺轉折端形態較復雜,常賦存厚大礦體。
2.2 構造控礦條件
現代海底噴流成礦研究認為:海底深部形成的含礦熱水,沿基底斷裂系統噴流到海底,使成礦物質卸載、富集成礦。不同方向基底斷裂易形成斷陷洼地,為礦物富集形成工業礦體的有利古地理環境?;鹕絿姲l、鉛鋅成礦均集中發育于其中。如可可塔勒鉛鋅礦床位于可可塔勒斷塊北東側,而唐巴拉鉛鋅礦點位于該斷塊北西;阿克哈仁、大橋、阿什勒薩依等鉛鋅礦點都賦存于斷塊邊界斷裂旁側。麥茲火山沉積盆地的形成是由于早泥盆世以來西伯利亞與準葛爾板塊相向漂移的結果。這種拉張斷陷導致盆地較北西而言,南東長期持續斷陷,火山活動、噴流成礦作用更強,表現了火山噴流成礦與基底構造演化的一致性。2.3地球物理條件。次級斷陷成因局限洼地是海底噴流成礦作用發生的前提條件之一。這種沉積環境一般以深大斷裂為邊界,易于殼幔物質交換發生,同時封閉還原環境下,大量還原硫離子的存在,易于賤金屬硫化物沉淀、聚集。
3.1 找礦區域
鉛鋅礦區要以斷裂控礦為主要特點,注意在區域斜跨性斷裂的復合部位或交匯區,注意在多種控礦因素的復合部位找礦,靶區的優選首先在斷裂控礦的有利部位,如交匯區、復合區;其次要就位于巖漿巖帶和火山巖帶從沉積環境看,火山沉積洼地尤其是麥茲盆地中諸多火山噴發沉積中心,對比異常帶內礦體規模、礦化特征等因素,鉛鋅礦段應處于該火山洼地的中心位置。通過初步勘探發現該段鉛鋅鐵礦石品位更高,多為塊狀礦石,且發現較多的火山角礫巖,說明該區深部更靠近火山噴流的中心位置,推測深部應有更好的找礦前景。下一步應重點針對該礦段深部開展找礦工作,重點圍繞目前已發現礦段富厚礦體的兩翼及深部展開普查,并通過勘查工作的深入查明火山機構的中心位置及特征;第三要就位于重要的礦源層中泥盆統和下石炭統的具淺變質的火山碎屑巖地層;第四要有一定的鉛鋅礦異常、鉛鋅礦點集中區。
3.2 找礦標志
地表出露的磁鐵硫化物鐵帽、沉積硫化物鐵帽、矽卡巖型硫化物鐵帽、褐鐵礦化蝕變帶,是重要的直接找礦標志;土壤地球化學異常地段是重要的間接找礦標志;中等到強的磁異常,激電測量高極化率異常和瞬變電磁測深低阻異常規模大的部位;鐵帽中鈣質含量較高的部位,礦體往往比較厚大;下泥盆統康布鐵堡組下亞組第二巖性段地層為含礦地層等都是重要的找礦標志。
阿勒泰地區鉛鋅礦成礦條件優越,礦產資源豐富,但多年來地質勘查程度低,只開采不勘探,已使鉛鋅工業面臨著原料短缺的現象。因此必須加快推進礦業的深加工,依托良好的地緣優勢,實施大礦業大集團戰略開展境外合作,同時強化勘探勘查力度,把加強地質勘探工作作為加快地區優勢礦產資源開發的關鍵點,努力降低對礦產資源開發帶來的負面生態影響。
[1]陳哲夫.新疆礦產資源開發與產業發展戰略研究 [M].北京:地質出版社,2005.
[2]辛敏.新疆阿勒泰地區礦產資源開發分析研究 [J].實事求是,2008, (4).
[3]邢秀靜.新疆阿勒泰活動陸緣麥茲火山沉積盆地鉛鋅成礦條件分析 [J].新疆有色金屬,2002, (4).
F407.1[文獻碼]B
1000-405X(2016)-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