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素琪 賈磊
(廣東省化工地質勘查院廣東廣州510800)
姆桑特瓦銅金礦主要成礦規律及找礦遠景
■葉素琪 賈磊
(廣東省化工地質勘查院廣東廣州510800)
姆桑特瓦銅金礦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沉積型銅礦床贊-剛銅礦帶,這里銅礦資源儲量豐富,品位較高。蒙布瓦地區硅化、綠泥石化、黃鐵絹英巖化等是較為常見的圍巖蝕變作用類型,局部地段亦見有石英鉀長石化蝕變。本文通過對姆桑特瓦銅金礦資源的介紹,簡要分析了姆桑特瓦銅金礦的主要成礦規律以及找礦遠景。
銅金礦 成礦規律 找礦遠景
贊比亞蒙布瓦地區礦產資源非常豐富,以銅為主,具有良好的資源潛力和找礦前景。蒙布瓦銅金成礦帶處于伊魯米德斷褶帶、贊比西斷褶帶等區域性構造帶的交接部位,區域上各向褶皺斷裂構造發育,巖漿活動較為強烈,為區域銅、金等金屬創造了良好的成礦條件。
2.1 地質背景
預查區處于蒙布瓦銅金成礦帶中部蒙布瓦向斜揚起段部位、虎克雜巖體北東接觸外帶,具備與區域一致的發育斷裂構造、巖漿熱液活動等銅金成礦地質背景。蒙布瓦銅金成礦帶處于伊魯米德斷褶帶、贊比西斷褶帶等區域性構造帶的交接部位,區域上各向褶皺斷裂構造發育,巖漿活動較為強烈,為區域銅、金等金屬創造了良好的成礦條件。
2.2 地層
工作區地處蒙布瓦向斜西段揚起端側緣,向斜翼部地層巖性屬加丹加系礦山群含碳酸鹽巖的千枚巖(夾炭、泥質板巖)系,核部由孔德龍古群變質砂頁巖系組成。
2.3 構造
工作區地處蒙布瓦向斜西段揚起端側緣,根據地質調查、衛星照片解譯資料顯示,工作區斷裂構造十分發育,受區域構造制約,近東西向次級褶皺及北東、北西西、北西等多組斷裂構造發育,近東西向褶皺主要發育于工作區南部,屬蒙布瓦向斜引起的次一級褶皺。
2.4 巖漿巖
工作區及附近羅安組地層中見有正長巖巖株零星出露,另外南東外側的馬塔拉背斜北東側伏端附近見有較晚期侵位的輝長巖巖株呈北東向的串珠狀分布。輝長巖呈塊狀構造,細粒結構,具有星點狀細粒黃鐵礦化。
3.1 主要成因
礦帶中已查明的中小型銅、金或銅金礦床(點)在賦存狀態上主要受斷裂構造控制,圍巖熱液交代蝕變強烈,礦床主要成因類型屬與巖漿熱液有關的脈狀熱液型銅(金)礦床。另外者,礦帶中也發現有賦存于正長(斑)巖中銅礦床.區域內銅金礦床礦化主要為脈性,嚴格受斷裂構造控制,在構造性質上,韌性剪切帶最有利于容礦和控礦構造,容易形成中型乃至大型的銅金礦床,而一般的脆性斷裂多形成小型礦化點或小型銅金礦。
3.2 圍巖蝕變以及礦化特征
與蝕變作用相關的鐵、銅等金屬硫化物礦化、金礦化及磁鐵礦化、赤鐵礦化廣有分布,各類礦化常呈共、伴生,其中磁鐵礦化表現為較早期的礦化,鐵、銅硫化物礦化及金礦化稍晚,赤鐵礦化則明顯屬后期熱液蝕變疊加的礦化。鐵的硫化物礦化主要表現為黃鐵礦化,其分布廣、強度高(多個地段見規模較大的褐鐵礦體,系黃鐵礦礦體氧化而成)為本區附近硫化物礦化的主要特征,另外強的黃鐵礦化帶(體)旁側,礦化類型常轉為銅礦化為主,個別地段可形成銅礦體。
4.1 土壤地球化學元素特征
預查區1/5萬土壤地球化學測量共計圈出4個主要的銅、鉛、鋅、砷、金等元素綜合異常區,編號AP1~AP4。在1/5萬土壤測量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對AP1~AP4四個重要異常區實施了1/1萬土壤地球化學測量進行了進一步的解剖,共計圈定1/1萬土壤綜合異常6個,編號分別為AP1-1、AP1-2、AP2、AP3-1、AP3-2、AP4。其中具有進一步驗證價值的是AP1-1、AP2、AP3-1、AP4。
4.1.1 AP1-1異常
主要元素組合為Cu-Pb-Zn-Ni-Sn,各元素異常分布較為連續,其中異常北段元素分布以Cu、Ni、Sn為主,南端以Pb、Zn、Cu為主。其它次要元素Hg、Mo、Co、Au元素異常在異常各地段分散疊加。異常元素組合種類多,具有多成因來源性質,且相互套合較好,分布上受北北東向斷裂構造控制,地表亦見零星出露褐鐵礦化硅化變質石英砂巖,綜合分析,推測異常由受北北東向斷裂控制的銅鉛鋅多金屬礦化引起。鑒于異常走向規模大,具有進一步驗證價值。
4.1.2 AP2異常
元素組合為As-Cu-Co,各元素異常分布較為連續且吻合度較好,局部有Au異常疊加。AP2異常區地處低矮山包,基巖出露較好,異常處剪切破碎帶出露清晰且硅化蝕變強烈,多出見裂隙式充填的孔雀石異常銅礦化顯示較為明顯,從異常區地質、礦化特征綜合分析,異常屬由受北西東向斷裂控制的銅(金)礦化體引起。鑒于異常有一定的走向規模,銅礦化明顯,具有進一步驗證價值。
4.1.3 AP3-1異常
主要元素組合為As-Cu,局部異常中心附近有Co異常疊加。異常中As、Cu元素異常分布較為連續且之間套合較好。異常區地勢平坦,無基巖出露,綜合分析,異常由硫化物礦化體引起,屬乙3類異常。鑒于異常走向有一定規模,具有一定的進一步驗證價值。
4.1.4 AP4異常
主要元素組合為Cu-Ni-Pb-Zn,各元素異常分布較為連續,異常區地勢平坦,基巖僅局部出露,異常地段出露有正長巖體,探槽揭露其接觸帶片巖中有較強的硅化、黃鐵礦(褐鐵礦)化,異常的環狀分布及橢圓狀磁力異常的存在,預示異常可能由與隱伏巖體有關的鐵銅硫化物礦化體引起,異常屬乙1類異常。鑒于異常走向規模大,具有進一步的驗證價值。
4.2 總結
由于地球化學元素攜帶了某種礦化信息,所以元素地球化學異常往往是指示礦床存在的一種直接標志。經過多方面的試驗表明預查區范圍內本次工作圈定的AP1、AP2、AP4三個物化探綜合礦化異常分布區,區域異常元素對礦床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基于具備類似于區域銅金礦床的成礦地質條件,且異常分布規模較大,異常區的鐵、銅硫化物礦化強度較高,因此具有較大的銅(金)多金屬找礦遠景。
綜上所述,礦產資源作為一個國家重要的資源,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礦產勘查可以在最短周期內,為保證礦業發展和礦山建設探明所需的地質資料、礦產資源量和儲量的問題。經過科學的測量試驗表明姆桑特瓦銅金礦具有良好的礦產資源儲量,具有巨大的開發利用價值,本文通過對姆桑特瓦銅金礦的成礦規律以及找礦遠景進行分析,希望能為相關人員帶來一定幫助。
[1]李春棠.贊比亞銅礦床的形成與發展 [J].資源再生,2010,(11)15-16
[2]陳釗.贊比亞銅礦投資的特點及策略 [J].有色礦冶,2011(25)121-122
[3]李春棠.贊比亞蒙布瓦面包山銅、金、鈷礦山簡介 [J],資源再生,2013(16)55-56
F407.1[文獻碼]B
1000-405X(2016)-5-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