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達楊 林國寶
(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六地質隊廣西貴港537120)
淺談礦產地質勘查工作
■覃達楊 林國寶
(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六地質隊廣西貴港537120)
地質礦產勘查以尋找和評價礦產為主要目的,依據先進的地質科學理論,在占有大量野外地質觀察和搜集整理有關地質資料的基礎上,采用綜合地質手段和方法,取得可靠的地質礦產信息資料,滿足國家建設或礦山企業需要的地質勘查工作。
礦產地質 勘查任務 勘探方法
礦產資源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礦產資源的供求矛盾越來越尖銳。地質礦產勘查以尋找和評價礦產為主要目的,依據先進的地質科學理論,在占有大量野外地質觀察和搜集整理有關地質資料的基礎上,采用地質填圖、物化探、鉆坑探工程、遙感地質等綜合地質手段和方法,應用鉆探、坑探、井探和槽探等手段,進行編錄、取樣、化驗、儲量計算、技術經濟評價或可行性研究等項工作,取得可靠的地質礦產信息資料(包括查明礦產儲量、礦石質量、采選取冶加工條件和礦床技術經濟評價),發現礦床并查明其中的礦體分布、礦產的種類、質量、數量、開采、利用條件、技術經濟評價以及應用前景,滿足國家建設或礦山企業需要的全部地質勘查工作。
礦產勘查的最終目的是為礦山建設設計提供礦產資源儲量和開采技術條件等必需的地質資料,以減少開發風險和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礦產資源埋藏地下,具有稀少、隱蔽和復雜的特點,因而礦產勘查是一項帶有風險性的、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的工作。礦產勘查是研究礦產形成與分布的地質條件、礦床賦存規律、礦體變化特征及工業礦床最有效查明和評價方法的實用地質學,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實踐性、經濟性和政策性,屬經濟地質學的范疇,是地質科學與經濟科學的綜合體現,利用有關地質科學、技術科學和經濟科學的成就,直接服務于國民經濟建設。其主要研究對象是礦產(或礦床)的勘查與評價,主要研究方法是據礦床自然特征、國民經濟需求及礦產勘查開發的技術經濟因素等進行地質、技術和經濟評價。
礦產勘查的任務是發現并查明工業礦床,為此要運用地質填圖,物探、化探方法、鉆探和坑探等探礦手段,要進行取樣研究礦石質量,利用工業指標圈定礦體和進行儲量計算,研究礦石選、冶技術性能和礦床開采的水文和工程地質條件、做出礦床技術經濟評價、編制地質勘探報告,發現礦產并查明其質量 、數量和應用前景以滿足國家建設需要的地質工作,又稱礦產資源勘查、 礦床勘查、 礦產普查與勘探。
礦產勘查理論主要是解決如何以最少投入,在最短周期內,探明為保證礦業發展和礦山建設所需的地質資料、礦產資源量和儲量的問題。與此有關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礦產資源埋藏地下、具有隱蔽性和復雜性、因而礦產勘查帶有探索性和風險。礦產分布受地質條件控制,具有一定規律性,故礦產勘查的各項工作都應以地質為基礎,以地質認識為指導,才能減少投資風險和避免失誤。要建立合理勘查程序,勘查工作分階段進行,逐步縮小搜索范圍,逐次篩選對象,逐漸增加成功率。 、中國現行勘查階段分為:礦產普查礦產詳查和礦產勘探。要確定各勘查階段最優的勘查程度和資金投入。例如不在近期不開采區段過多探求高級儲量而積壓資金浪費時間;礦山建設所需資料必須全面研究提供,以免返工或造成礦山投資風險;對已做出否定結論的對象不再繼續下階段工作,而對優越的勘查對象可加速工作等。要注意礦產的綜合利用和綜合勘探,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重復工作造成的投資浪費。
礦產地質勘查工作分為預查、普查、詳查、勘探4個階段。
預查是通過對區內資料的綜合研究、類比及初步野外觀測、極少量的工程驗證,初步了解預查區內礦產資源遠景,提出可供普查的礦化潛力較大地區,并為發展地區經濟提供參考資料。
普查是通過對礦化潛力較大地區開展地質、物探、化探工作和取樣工程,以及可行性評價的概略研究,對已知礦化區作出初步評價,對有詳查價值地段圈出詳查區范圍,為發展地區經濟提供基礎資料。
詳查是對詳查區采用各種勘查方法和手段,進行系統的工作和取樣,、并通過預可行性研究,作出是否具有工業價值的評價,圈出勘探區范圍,為勘探提供依據,并為制定礦山總體規劃、項目建議書提供資料。
勘探是對已知具有工業價值的礦區或經詳查圈出的勘探區,通過應用各種勘查手段和有效方法,加密各種采樣工程以及可行性研究,使其間距足以肯定礦體(層)的連續性,以查明礦床地質特征,確定礦體的形態、產狀、大小、空間位置和礦石質量特征,詳細查明礦體開采技術條件,對礦產的加工選冶性能進行實驗室流程試驗或實驗室擴大連續試驗,必要時應進行半工業試驗,為礦山建設在確定礦山生產規模、產品方案、開采方式,開拓方案、礦石加工選冶工藝、礦山總體布置、礦山建設設計等方面提供依據。
礦產地質勘查勘探方法主要有坑、槽探、鉆探、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
5.1 坑、槽探
就是用人工或機械方式進行挖掘坑、槽、井、洞。以便直接觀察巖土層的天然狀態以及各地層的地質結構,并能取出接近實際的原狀結構土樣。
5.2 鉆探
是指用鉆機在地層中鉆孔,以鑒別和劃分地表下地層,并可以沿孔深取樣的一種勘探方法。鉆探是工程地質勘察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勘探手段,它可以獲得深層的地質資料。在我礦山生產勘探中普遍應用。
5.3 地球物理勘探
物理勘探簡稱“物探”,是以各種巖石和礦石的密度、磁性、電性、彈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質的差異為研究基礎,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物探儀器,探測天然的或人工的地球物理場的變化,通過分析、研究獲得的物探資料,推斷、解釋地質構造和礦產分布情況。主要的物探方法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電法勘探、地震勘探、聲波勘探、放射性勘探等。依據工作空間的不同,又可分為地面物探、航空物探、海洋物探、井中物探等。
礦產地質勘查以尋找和評價礦產為主要目的,以地質觀察研究為基礎,根據任務要求,本著以較短的時間和較少的工作量,獲得較多、較好地質成果。
[1]楊建軍,李文德.地質勘探設備對于推進地質找礦工作的積極作用 [J].科技創新導報,2012,(29):141.
[2]郭世強.淺談在地質找礦中地質勘探的應用 [J].科技創業家.2013(06).
[3]《礦山地質學》侯德義、李志德1993年.
[4]劉敏.淺談在地質找礦中地質勘探的應用 [J].科技論壇.2012(10).
F407.1[文獻碼]B
1000-405X(2016)-5-3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