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曲阜市王莊鎮中學 豐紅艷山東省曲阜市陵城鎮中心中學 劉佰娟
?
淺談中學生作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山東省曲阜市王莊鎮中學 豐紅艷
山東省曲阜市陵城鎮中心中學 劉佰娟
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頭戲之一。學生普遍覺得寫作文是一件難事。在平時,一提到寫作文,大部分學生哀聲嘆氣,冥思苦想一番后方有習作面世,而有極少數學生更是消極怠工,不動筆。學生鮮有視寫作為樂趣的。而教師也覺得如何教學生寫作文,乃至寫出優秀作文更是一件難事。如何教學生寫作,是當下的語文教學必須面臨的難題之一。
(一)作文題材陳舊,甚至千篇一律
絕大多數學生生活圈子太小,學校家里兩點一線的簡單生活。生活方式單一,見識較少。寫母愛就是生病去醫院,寫愛心就是拾金不昧或者為老人做好事這樣的題材。其他的題材很少有想得出。
(二)內容空洞、詞語貧乏,甚至胡編亂造
很多家長不重視孩子的學習,很少舍得買課外書。學生獨到的課外讀物很少。視野不開闊,所以的文章的內容很空洞。甚至,為了完成任務,學生還會編一些不切實際,沒有做過的事情。
(三)語病較多,不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大部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用本地方言交流,因受方言的影響,學生在習作中常用本方言的句子結構形式來寫作文,因而語病較多。另外,很多學生不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一段話中,中間停頓都用逗號,句末一律放句號。或者想什么時候加標點符號就什么時候加,不管句子是否完整。
(一)激發興趣,降低要求,克服畏難情緒
首先,明確興趣在作文中的作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寫作是一種潛能,需要老師去喚醒、去挖掘。只有引導學生喜歡作文,把寫作文當作一件快樂的事,那么所有的寫作活動都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贈送,我們的學生當然是樂意接受這種贈送的。這樣,作文就成為學生心靈的釋放,是對自己心境最好的詮釋,是自身一次完美的挑戰。其次,激起興趣的方法有以下五種。第一、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置身其中。第二、用對比式,創造緊迫感,壓力感,提高他們的作文興趣。“爭先恐后”是青少年學生的最顯著心理特征。他們羞于落后,又不甘落后,是激起他們濃厚的作文興趣之一。第三、用好奇感、參與欲來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好奇感是人們學習工作、研究探索新生事物的原始驅動力,是沖動、靈感產生的潛在情感。第四、用成功感、收獲感來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第五、正確利用能力、態度、問題難易程度等歸因理論來激發學生作文興趣。
(二)提倡學生多閱讀、多積累 ,注意積累寫作素材
素材是復雜的、寬泛的、零碎的、不系統的社會生活現象,是作者搜集起來的生活材料。大量素材在作者頭腦中積蓄,通過作者的感知、剖析,受到啟迪后,產生的某種創作沖動。作者有一種明晰的思想,一種真摯的感情需要表達,不吐不快,這便往往產生了主題。主題是客觀事物作用于作者的頭腦而產生的主客觀相統一的新思想。選擇何種角度,何種形式表達主題,便要由表達主題的需要來決定,在素材中搜索,哪個可用,哪個不用,怎樣剪裁。而為表達主題作者所攝取的生活角度、事件、場景,便成了作品題材。可見,是素材決定主題的產生,主題決定對素材的選取。寫作不是原樣照搬生活,但必須有“生活”即對素材的占有。教師要教會學生要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對什么事都留心,見到什么事都思考一番。請學生身上備一個小本,遇到一個新鮮事,一個場景,聽到一個故事,或千慮之一得,便及時地記錄下來,再不時地翻一翻。久而久之,聚腋成裘,那個小本本就成了素材的倉庫。
注重片段練習消除學生恐懼心理。這里的片段練習我特別想指出的是,我在教學的過程中,并不一定要等到單元寫作的時候才進行作文訓練。我會根據上課的內容,課堂情境,或者當天的環境等,靈活的插入作文片段訓練。比如上《竹林深處》一課時,當提到文中運用了移步換景的方法來寫時,我立刻引導學生在我的創設的情境下,進行口頭作文訓練。我讓學生回憶自己爬山的經歷,從山腳出發,按照游蹤,寫出所見之景。通過啟發,學生們紛紛開口說了各自的感受;見此情景我又提示學生對自己所說內容進行必要的修飾,最終要求用作業本把它寫下了,便完成了一次較好的作文片段寫作訓練。又比如,我們校園有桂花樹,花開花落的時候;起霧下雪的時候,我會有意的把學生的視線拉到教室外,讓學生寫下瞬間的感受。總的來說,通過老師有意識的引導,這樣的片段練習,學生有物可寫,自然也就不害怕寫了。
(三)下水”作文,言傳身教
老師寫“下水”作文,是要求教師把自己的架子放下來,把教導的話語含起來,在一種隱蔽的形式下和不經意的氣氛中,去發揮自己的指導藝術把學生引進寫作的殿堂。正如葉圣陶說的“語文老師教學生作文,要是老師經常動動筆,或是作跟學生相同的題目,或者另外寫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加快學生的進步。”
老師寫“下水”作文,自然要聯系生活實際,特別是學生生活的實際。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是永不干枯的泉水。老師從學生生活走過,也看過許多學生不少的寫作,自然很熟悉學生生活,老師通過自己的作文一方面指導學生的寫作,另一方面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作文的關鍵在于讓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人或事物或生活,調動學生情感神經。“下水”作文引導學生觀察體驗生活,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寫自己的事,注重于傾吐他們的生活積蓄,表達真情實感。老師這樣寫“下水”作文,學生容易接受,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開發學生的潛力。
(四)對癥下藥講評作文
在學生寫作前,明確課標具體要求,教授作文基本知識,是對學生的基本方法指導,這是理性知識的指導。而習作后,對癥下藥地去講評作文,讓學生自改作文,以達作文訓練目標,更是對學生作文的關鍵性的指導,是感性知識上的指導。在作文講評時,教師對癥下藥,根據訓練目標,對學生習作中的成功經驗和存在問題分析歸納,抓住主要問題重要講評。講評的內容有重在思想感情、題材內容方面的,也有重在寫作方法、語言文字方面的,更有聯系觀摩、思維、想象能力和寫作態度等方面的。
總之,學生作文任重道遠。以上僅是我在初中作文訓練時的一些嘗試,我想只要能堅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地去訓練,作文教學不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