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鵬
(四川省冶金地質勘查局608大隊四川眉山620800)
水工環地質調查工作現狀及問題解決對策
■王克鵬
(四川省冶金地質勘查局608大隊四川眉山620800)
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自然環境的變化,促進了水工環地質勘察新技術的誕生。水工環地質調查關系到國民經濟的長遠發展,因此水工環地質調查工作要解決自身存在的弊端,服務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之中。本文首先闡述了水工環地質相關情況,對水工環地質調查現狀作了簡要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
水工環 地質調查 現狀 改進
我國地質勘探行業的發展從建國伊始到現在,一直處于穩步發展之中。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當前的水文環境情況以及地質情況,與先前相比變化很大,這里面即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人為因素。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的背后,存在著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氣候變化等客觀現實,對整個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和未來的環境情況都造成的負面的影響。因此,為了順利新常態戰略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水工環地質調查工作無論從方法還是技術上都要做到與時俱進。
水工環地質調查關系到人們的生存和生活質量,就目前看來,工業化帶來的后遺癥,如全球氣候變暖以及植被的嚴重破壞等現狀,正在對人類的生存空間造成極大的威脅。在這種嚴峻形勢下,很多國家都將水工環地質工作與環保工作結合起來。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以及資源枯竭,環境惡化等趨勢的出現,各國都在重新審視地質調查工作,希望通過改進調查工作的方法和內容來順應這種新情況的產生,水工環一體化研究成為新的發展趨勢。傳統的水工環地質調查工作是以探明自然資源的方位和儲量為目的,而新時期的相關工作任務已經發生的轉移,并重點致力于解決如何促進人和自然的協調發展之中,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在相關資源的數據以及自然災害的預測等工作上加強重視。傳統的不同地質勘察的界限已經被打破,呈現出水工環一體化的趨勢。這種趨勢的有點在于,服務的范圍更加擴大化,具有多樣化的功能等。
2.1工作人員隊伍結構不合理
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我國國情的變化,決定了當前的地質調查工作要轉變觀念,傳統以探查資源儲量為目的的調查工作已經不合時宜,取而代之的是以資源和環境并舉的地質調查工作。我國的地質勘察系統成立了單獨的水工環部門,這對于提高水工環地質調查工作的水平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存在的問題是,相關部門疏于對水工環部門的管理,這時候需要加強的環節。水工環地質調查的工作人員隊伍結構不合理,并不是專業理論知識豐富,技術水平高的專業人員就一定能夠勝任任何地質調查工作,往往地質工作人員的工作經驗是否豐富是非常重要的,而水工環地質調查隊伍中恰恰缺少經驗豐富的地質專業人員,而對于新生代的地質調查人員的培養工作并沒有跟上步伐,造成了人員結構不合理。
2.2水工環地質調查工作的資金投入力度不夠
由于水工環一體化趨勢的加快,當前水工環地質調查的項目范圍越來越廣,涉及到很多領域,但是相關部門對水工環地質調查工作投入的資金相對缺乏,因此諸如那些關系到國家利益的基礎設施和公益性的調查項目,就很難開展成功,因為缺乏必要的資金作為后盾,也就是所謂的買單人。因而,水工環地質調查工作要做到提高效率,優化資金的分配,這樣才能讓投入的資金發揮最大的作用,也就是錢要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2.3水工環地質調查成果難以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很多水工環地質調查的項目都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有的項目已經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并在社會普及開來,才能創造社會財富,否則再好的成果都將是擺設,缺乏時效性。
2.4項目管理的方式比較落后
水工環地質調查管理的方式和水平比較落后,這是相對而言的。管理的方式基本都是市場行為,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有不少基層地質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方法還停留在計劃經濟體制時期,調查工作存在的形式主義比較嚴重,這會導致地質調查的結果不準確,是對地質調查科學性的挑戰。必須提高管理的水平,改變傳統的落后的管理方式。
3.1水工環地質調查工作的部署要堅持原則
對水工環地質調查工作的部署要避免隨意性,在戰略上要堅持“根本轉變和兩個更加”,工作重點要遵循“四定位,五提升,九部署”的原則。要主動的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著力提升水工環地質調查的水平,如此才能維護好國家的利益;在調查工作者要注意創新方法,在意識上要先知先覺,致力于服務社會經濟建設中。
3.2在制定水工環地質調查工作規劃以及戰略的時候應該要加快速度
相關的管理部門應該要對我國開展水工環地質調查工作這么多年的經驗教訓以及成果進行及時的總結,積極吸收和引進國外那些地質調查工作當中比較先進的經驗和成果,在對我國的水工環地質調查工作的發展戰略進行研究和分析的時候,需要根據我國社會經濟實際的發展需求來進行,做到有的放矢。
3.3要加強部署涉及環境保護的具體的工作
首先,水工環地質調查工作在勘察水污染情況以及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時,要做周密科學的部署;其次對環境的修復工程以及礦山的生態環境地質調查也需要不斷的加強。最后對于那些重點的國土區生態地址環境的保護和調查以及那些國家的重點建設項目調查也應該要加強。
總之,水工環地質調查工作在最近幾年承擔的責任更為重大,在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的同時,還致力于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貫徹實施。作為水工環地質調查工作者,要積極借鑒國外在相關工作方面的先進做法,改進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水平,在技術上繼續創新,并及時的總結工作經驗。充分發揮其在資源、環境和工程建設中的領路者和基礎性作用,為國家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1]黃遷輝.關于水工環地質調查工作回顧與建議 [J].魅力中國,2010,29:150.
[2]王晨芳.談水工環地質調查反射地震法技術 [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4:76.
[3]張孝宗,李爽.論當代水工環地質現狀及發展趨勢 [J].河南科技,2013,05:176.
[4]黃潤秋,面向21世紀工程地質的發展 [J].巖土工程界,2011.
[5]程大章.水工環地質調查工作的設計與管理 [J].資源節約和環保,2011(9).
P624[文獻碼]B
1000-405X(2016)-7-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