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傳波
(吉林省勘查地球物理研究院吉林長春130012)
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分析
■徐傳波
(吉林省勘查地球物理研究院吉林長春130012)
在我國的資源利用中長期存在這可持續發展與資源需求上的矛盾,為了使這一矛盾問題得到緩解,提升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效率,我國在地質礦產的勘查及找礦技術的領域不斷的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主要目標就是促進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的新發展,增加地質礦產資源的發掘,同時不對環境造成破壞,實現資源開采的可持續性發展。
地質礦產 勘查 找礦技術
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對能源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但是從實際的發展國情來分析,卻存在礦產地質發展較為落后的狀況,為了使其與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相協調,需要加強對地質礦產的科學、合理開采,有效提升礦產資源的利用效率,地質礦產勘查與找礦技術的進步也是促進我國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保障。
礦產資源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保持生產中所需要的數量的礦產資源,才可以確保我國的經濟能夠快速、穩定的發展,才能使人民群眾的生活維持正常水平。但是,當前經濟發展速度逐漸加快,對礦產資源的整體需求量也在不斷的增加,這種實際狀況使得礦產勘查工作的開展產生了較大的壓力,現階段我國有很大一部分的大型的生產企業都存在礦產資源缺乏的問題,再加上礦產資源通常分布比較集中,運輸距離也非常遠,增加了開發的難度。基于這種情況,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的完善發展就非常的有必要了,確立科學可行的技術規劃是地質礦產工程測量技術的主要目的,開展地質勘查對社會及國家來說都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在國民經濟建設與社會的快速發展之下,地質測量技術雖然有所進步,但在實際的應用中仍然與科技發展存在不平衡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實現技術上的進步。技術人員應該針對抵制礦產勘查中存在的問題實現技術上的突破與創新,減少或消除地質礦產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在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的應用發展中主要應該遵循四個方面的原則,其一就是統籌規劃,以人為本的原則,這一原則屬于一項基礎性內容,對于科學發展觀的落實有重要影響[1]。在具體的地質礦產勘查過程中需要將其具備的商業性與經濟性特點進行結合,實現礦產與環境勘查的統一,并且對中央與地方的礦產勘查側重進行協調,對不同地區的工作開展進行規劃,充分的發揮出這一工作的本質作用,為后續的找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其二就是按照規律合理分配的原則,在具體的勘查工作開展中需要對我國的地質條件及資源的分布情況進行全面的掌握,使其能夠符合國民經濟的布局與發展特色,綜合經濟布局及人口分布等多方面的信息,對地質礦產勘查的區域進行科學規劃。其三就是有所側重的原則,在礦產勘查中應結合多方面的因素,進行礦種及礦區重要性的分級,對那些重要的礦區與礦種需要加強重視,使得地質礦產勘查工作具有更強的精準性,使其更加符合實際的發展需求。
3.1成礦地質環境研究,有利于成礦區的找礦分析
為促進找礦技術的發展,需要在對地殼演化進行研究的基礎上,開展成礦地質環境的分析,鑒于此,應該建立健全當地區域的地質事件統計表[2]。對不同成礦時期的地理環境中存在的自然環境特色進行著重的記錄,結合相關的知識對成礦的環境進行科學的分析,并且對其中形成的地質構造等相關的地質關系與成礦之間的聯系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在地質礦產勘查與找礦中需要掌握有利于成礦的區帶,如果能夠按照這一區帶去進行開采能夠有效的提升找礦效果。首先應該對區域內的斷裂狀態和相應構造的整體特點進行了解,將那些與礦田與礦床有關的斷裂構造形成的特點進行探究明確。通常在有利成礦的地帶,會存在一定的橫向礦帶規律,這種規律就是指礦田、礦床的斷裂構造一般與對區域成礦帶影響最大的斷裂構造有關聯,兩者角度相交下會出現間距,通常是呈平行排列的狀態。
3.2重視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中的礦化信息
要想達到更好的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效果就需要對有關的礦化信息進行關注,對找礦工作進行科學的指導。當前地質礦產的勘查逐漸演變為了地下勘查,增加了工作難度,需要利用原有的勘查經驗進行輔助,在隱伏礦的勘查及進行礦產評價時也應利用相關的信息進行指導。另外,對找礦信息中的一些剝蝕程度的信息也要加強重視,對剝蝕程度不一樣資源進行找礦前景研究,不能單純的依據地表信息或剝蝕程度來盲目的評價找礦前景,有時雖然地表信息狀況良好,但剝蝕程度比較深,這種情況下一般會判定這一區域的找礦前景不大,但還是會存在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勘查中發現其具有較深的剝蝕程度,不過在其深部仍然有出現不同礦種類型礦產資源的可能,也可能會存在一些隱伏礦床。
3.3完善地質填土及地形工程測量工作
對于地質填圖的選擇應建立在對當地地質的實際觀察之上,對于其精度要求也有一定限制,要嚴格按照同比例尺地質測量的規范要求實施[3]。那些擁有大比例尺的填圖,主要目標是幫助順利的實施礦產勘查工作與礦山建設的設計工作,所以,在選擇比例尺的時候需要重點關注礦床的規模、形態以及勘查階段,將這些內容作為勘查及找礦的依據。在進行地質點布置的時候,應選擇有特殊意義的區域進行設置,利用儀器進行圖表的繪制然后清晰的標注出來。對那些有著特殊意義的地質現象也不能忽略,比如薄礦層、標志層等,如果實際工作有需要則應該對這些地方進行擴大標注。對于一些比較特殊的礦地,比如偏遠的小型礦地等,缺乏坐標基準點的設置,需要通過全球定位系統進行輔助,以便能夠了解其中的坐標數據。
在地質勘查工作不斷進步的情況下,有更多技術被發掘出來,并且得到了廣泛的使用與推廣,新型技術的應用為我國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工作的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條件,也為我國礦產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創造了機會。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的實際應用,能夠對資源利用過程中出現的資源、環境的破壞等問題進行有效的避免,新的找礦技術的應用也能夠有效的提高礦產開發效率,有利于我國地質礦產事業得到可持續發展。
[1]張鑫利,陳秉芳,余福承,林艷海.新形勢下當前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的分析[J].硅谷,2013,13:107+105.
[2]解安炳,趙維孝.淺議新形勢下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 [J].能源與節能,2014,02: 37-38+61.
[3]石春磊.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研究 [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32:156.
P5[文獻碼]B
1000-405X(2016)-7-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