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美君 楊小蘭
(浙江省第三地質大隊浙江金華321000)
淺議滑坡的地質勘查及防治措施
■鄭美君 楊小蘭
(浙江省第三地質大隊浙江金華321000)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類活動不斷向山區進行擴展,在這種不斷建設發展的環境下,邊坡工程治理的重要性日趨顯現。邊坡工程處理不當極易造成滑坡事故和地質災害,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建筑物的穩定和道路安全,不僅會引起通路阻塞,還會威脅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必須重視邊坡工程建設,為更好地做好邊坡工程勘查工作,制定好防護措施。通過分析邊坡的主要特點和地質勘查手段,以滑坡防治工程為側重點,探討綜合的滑坡防治措施。
滑坡 地質勘探 防治措施
滑坡是一種常見的山區鐵路地質災害,其發生的危害性和頻率都非常的驚人。介紹滑坡的概念,并分析影響滑坡形成,產生及發展的因素,找出滑坡相互關系,結合滑坡特點,綜合考慮,全面勘查規劃,提出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滑坡防治措施。
滑坡(俗稱走山):指在一定的地層結構、巖性和水文地質條件下的具有傾斜結構的巖土體,因為地表以下泉水(或徑流)的流動、水庫的修建以及水位的回潮、人工開挖邊坡等因素的影響,使具有傾斜結構的坡體上部分巖土體在不受其他外力作用下只受到地球自然引力作用及其他因素作用下,沿著巖土體中具有軟弱構造的結構面上整體或部分保持整體向下有規律的運動或間斷性(間隔一定時間)的只具有水平位移而沒有豎向位移的滑動的自然現象。根據滑坡的性質可劃分為牽引式滑坡、推動式滑坡和混合式滑坡。按照滑坡面特征和地質特征,滑坡可分為均質滑坡、順層滑坡和切層滑坡。根據組成滑坡的主要巖石成分以及土的顆粒成分、大小和滑坡的沿滑坡面的運動形式,滑坡可分為以黃色堆積物為主的黃土滑坡、以黏性顆粒為主粘土滑坡和坡積滑坡、洪積滑坡、殘積滑坡。
2.1地球自然表面的起伏的形態因素
具有傾斜結構的坡體跟水平面的夾角、具有傾斜結構的坡體到水平面的垂直距離和具有一定坡角的坡體的外觀樣子、形成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以及具有一定坡角的坡體是否在一定時間內保持穩定有著非常緊密的關聯。
2.2地殼運動中巖層和地塊受力后產生的變形和位移的形跡
地殼的運動和地塊的受力和引起滑坡的產生及最后的成型對工程產生影響大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在巖石因受地球內部各種力的作用下,沿著某個特定的方向發生了整體和部分的破壞,從而失去其一致性和保持整體狀態的外觀形態的斷裂構造帶附近,巖體失去完整性,從而為滑坡提供豐富的物質來源。
(2)各種巖體結構具有的特殊形態的面狀構造(如標志性結構面、分劃性結構面、整合接觸面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滑動面的滑動面積和滑動面的空間地理位置。
(3)在某些方面起著決定性的影響著滑坡流經范圍內地表以下水的分布、特征、是否保持流動狀態和以怎樣的形勢保持著基本的運動規律,從而在不同程度和空間上決定著滑坡的形成和運動。
2.3地下水的分布、形成,流動條件
地下水以怎樣的形式和具有多大的能量在滑坡發生時以怎樣的流動形式起著一定程度的影響作用,大體上表現在:
(1)降低巖石的抗剪強度,改變巖石內部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質。
(2)地下水的升降產生一定運動水壓力和存在巖石空隙中的孔隙水壓力,破壞巖石、增大巖石風化程度、對已經被水破壞了的巖石產生向上的力等等。
為了整理滑坡,將滑坡的對人類和工程的破壞和影響降低到最少,所以我們在工程施工前或者在人類居住生活環境中可能出現的滑坡以及已經出現的滑坡要進行全面細致的工程地質調查。查明滑坡發生的誘發因素和形成其的條件;以及滑坡的在很久以前是否活動,活動時攜帶的能量的大小,現在的狀態是否會復活或者對人類是否造成影響。為對滑坡進行是否安全和穩定的判斷提供準確的材料支撐,為鐵路道路線路的選線確定方案或其它建筑物施工場地的比較和選取設計提供理論依據和工程確保安全。地質勘查一般原則上可以分為是否具有可行性施工的研究勘查、最初分析掌握大體地形設計勘查、在施工時工程圖紙的設計校核勘查三個階段。
遠離大型滑坡的危害。對于工程量大,工期較長,防治工程造價高的大型滑坡或滑坡群,應該在勘查設計的初始階段以繞開為主。排除地表水和減少地下水的影響。地表水和地下水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滑坡的滑動,所以在滑坡的防治和施工過程中要設法排除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措施,使地表水不能夠入滲或者進入滑坡內。這樣可以減少地下水對滑坡體的沖蝕,減少地下水的靜水壓力和動水壓力以及加大了畫圖題的抗剪強度等,從而增加滑坡的穩定性。排除地下水是利用地下的截水盲溝、排水隧洞、地下水管道和邊坡滲溝等措施來疏干地下水或者降低地下水位等來防止地下水對滑坡面或者滑坡體的影響。
地表排水是指利用截水溝和排水溝在滑坡體的表面對水流進行攔截使地表水難以入滲滑體或者滑體范圍內。修筑支撐抗滑工程、反壓堆堤、抗滑擋墻、抗滑樁和刷方減載等工程措施,利用減少下滑力或者增加抗滑力的方法來改變滑體的精力平衡條件,防止一些滑坡繼續發展而立即有效的措施。
抗滑擋土墻在施工時對山體平衡以及自然環境的破壞小,費用低,穩固滑坡效果好,所以在治理滑坡中時經常采取的一種方法。抗滑樁是用鋼筋樁作為抵抗滑坡滑動的工程建筑物。樁的材料隨著科技的發展也在逐漸的改變提高中,具體的有:木樁,鋼管樁,鋼筋混凝土樁。抗滑樁的在滑坡體上的分布要有滑體的密實度,含水率,滑坡主動土壓力等一系列的因素決定。
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人類活動不斷向山區擴展,人類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遇到的滑坡問題越來越多,滑坡災害的影響范圍和程度日趨擴大,滑坡災害及其防治工程的分析研究也日益引起有關專家的普遍關注。
[1]張寶昆.滑坡防治工程設計與優化分析 [D].浙江大學,2015.
[2]徐平.三峽庫區涉水滑坡體穩定性的可靠度研究 [D].長安大學,2011.
[3]徐瀟宇.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系統運行機制研究 [D].中國地質大學,2013.
P642.22[文獻碼]B
1000-405X(2016)-7-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