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樹文
(汕頭市城市污水處理管理中心廣東汕頭515041)
農村生活污水生態處理工藝探討
■蔡樹文
(汕頭市城市污水處理管理中心廣東汕頭515041)
農村生活所產生的污水已經成為當前農村水質形成污染的關鍵因素之一,同時更是各湖泊出現"富營養化"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想令農村水環境在根源上得到安全性保障,就應先整治水污染問題。通過運用生態處理的環保工藝去合理治理農村生活的污水,以便在水源處為廣大農村居民提供健康保障。文章探討了農村地區生活污水的處理工藝,主要是選用生態法實現相關處理。
農村 生活污水 生態 處理工藝 探討
伴隨我國社會經濟在多領域中的發展,當前衛浴以及生活現代化設施基本走進農村家庭,加之農村居民增加了日常用水量,故相應增加了污水的日常排放量。基于農村居民在人口數量上的分布特征,很難實現具有集中式的處理污水措施,令生活產生的污染日益增加,尤其是影響了庫區水源,這極易引發傳染病并在一定區域內進行擴散。從健康的角度考慮,在農村地區有必要對生活污水展開相應處理,最好選用環保以及生態的方式去處理,以此阻止水資源的持續惡化。
1.1農村生活污水的來源
該生活污水在農村地區主要是來源于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污水,例如:中學、小學以及政府機關等開設的旅游業等產生的污水,還有養殖業牲畜排泄的生理廢棄物等,這都是生活污水的基礎與主要來源。與此同時,居民在生活質量上的提升,尤其是肉類及油類食物的食用,不利于生活污水的處理。
1.2農村生活污水的特征
由于農村人口總量的增加,致使生活污水及垃圾排放總量的增加。其水質以及水量具有較大的波動,水質在不同時期和階段有較大差異,具有較好的生化性。但是由于洗滌劑主要以合成為主,故會令水質滋生較多的細菌和寄生蟲等。此外從排放看,還具有不連續的污水排放特征。污水的面較廣且具有分散的特征,由于缺少排放污水的收集系統,為收集污水的工作帶去較大困難。
2.1益經濟適用作為技術的基本選擇方向
農村選用處理污水的技術主要是依照區域差異以及經濟水準,同時人口聚集的程度以及該區地形以及地貌都對污水排放提出了較多要求。因此,在經濟方面不能進行攀比,定要選擇高性價比、生態的處理工藝,選用自動化較高的控制水平,利用自身處理工藝的可靠性在農村地區污水處理中有較廣的應用性。
2.2因地制宜使處理工藝更多元化
基于我國在地域上的廣闊性,居民的生活方式及習慣都有著較明顯的差異性,傳統單一的處理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下農村對污水處理的方式。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分類式指導,運用具有多元化的工藝實現了因地制宜的處理,符合了污水處理的實況。可將其分為多種方式,以分散為主、分散于集中融合、以及和市政相鄰的污水網等都能很好滿足于相關性的標準及需求,市政實現了統一式的綜合處理。
2.3盡量滿足生活污水達標排放
在排放污水時應盡量滿足于各標準,充分運用農地形的優勢,進而探索出相對具有特色性的處理工藝,有利于有效解決其農村在生活中產生的污水,實現了達標性的排放等。同時,為污水在日后處理提升可參考的價值。在該基礎上結合農業在生產中的資源利用原則,節約與保護了水資源及環境,大大促進了農村經濟與環境資源的協調發展。
3.1污水土地處理系統
該處理系統主要是在人工控制的有限條件之下,把污水配置土地之上,運用土壤類植物實現物理與化學同時凈化的處理效果,令污水在該處理工藝或技術下達到凈化的指標。該系統的處理技術具有多個優點,在較低使用成本基礎上實現了節能,同時也將其被處理整個過程作為另一種資源實現充分運用。
3.2三格式化糞池
由于農村多數存在較差的廁所衛生,尤其是開放式廁所招來了很多蒼蠅,對附近環境造成了很大污染,主要是以氣味兒為主。農民在進行改廁工作中實現了污水的處理,不僅較好解決了污水對環境造成污染的嚴重問題,同時也改善了廁所的衛生條件。從衛生角度考慮,有必要建設“三格式化”糞池。它主要是利用便池的蹲位以及連通管道等組成具有密封性的糞池。可將該糞池作為預處理的基礎設施,且具有工程量小和成本低以及低耗能的處理特點。
3.3氧化塘處理系統
該系統主要是運用天然微生物以及藻類等構建人工式池塘,對污水實現了好氧與厭氧等生物式處理。對水生的凈化植物進行篩選與培育等,而后建設出一體化、復合式生態處理的系統。該氧化塘僅需較大的建設成本,就可實現污水處理以及農業灌溉等,但存在較大占地面積以及較低處理符合等問題,也極易受環境及氣候所影響等缺點。
3.4生物膜技術
該處理技術主要運用了微生物實現污水處理的生物方法。令微生物附屬在某載體上進行繁殖,進而形成生物膜,利用與污水的切實接觸,將污水中有機的污染物視為具有營養型的生物物質,并為生物膜提供營養,實現凈化污水的處理。但針對人群密集的農村區域,就可合理采用該技術處理龐大的污水量。該合計數具有良好的處理效果,但是卻有較高的處理技術成本缺陷,故要適宜選用該生物處理技術。
通過分析我國農村地區生活污水涉及的相關理論,主要探討了污水的來源及特征,而后闡述了生態式處理工藝及技術涉及的基本原則。要選用經濟適用型的處理技術以及多元化因地制宜使用處理的工藝,有利于在該原則上滿足和實現污水達標的排放指標。其處理工藝的系統涉及的技術有:土地處理的系統、“三格式化”糞池、氧化塘以及生物膜等多項處理技術,運用技術自身的優勢及其缺點,成功適宜的應用在農村地區生活污水處理之中,為居民健康提供了安全以及可靠性保障。
[1]趙振華,王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選擇探討 [J].給水排水增刊,2010,9(36):28-31.
[2]賈曉競,畢東蘇,周雪飛,張亞雷.農村生活污水生態處理技術研究與應用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11,11(31):19307-19309.
X5[文獻碼]B
1000-405X(2016)-7-356-1
蔡樹文(1974~),男,大專,環境保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污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