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青海省苐一測繪院航測遙感中心青海西寧810001)
航測影像數字測圖技術應用研究
■李軍
(青海省苐一測繪院航測遙感中心青海西寧810001)
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促進了現代遙感技術的發展,通過航測獲得的遙感數據精度也越來越高,不同時相、不同分辨率、不同傳感器獲得的遙感數據的融合也顯得越來越重要。本文就當代數字攝影測量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決的方法,以供實際參考。
航測 影像 原理 現狀
隨著數字測圖技術的發展,測繪學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與改變,這主要體現在野外數據采集和繪圖方法上。同傳統的紙質繪圖相比,數字繪圖的成果不僅僅表現在紙質上的地圖,數字繪圖的產品可以傳輸,共享與處理,它是將來數字化地球地理信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于航測法成圖原理、計算機立體視覺影像理論和圖像識別等學科的綜合理論,利用全數字攝影測量工作站的功能,首先進行室內自由坐標系中的建模、矢量數據采集、引入控制資料、將自由坐標系轉換為大地坐標系等一系列作業。這種先內后外調繪片的制作方法,在作業質量、工作效率方面都明顯優于傳統的調繪方法。特別提出的是,全數字攝影測量系統由兩部分組成:攝影獲取裝置與成果輸出裝置,計算機、全數字攝影軟件及其外圍設備。原則上,全數字攝影測量系統是對影像進行自動化量測與識別的系統,是利用數字攝影或數字化影像完成攝影測量作業。它有以下特點:精度高,打點誤差小,正射影像接邊差小,影像清晰;高度自動化,影像的內定向、相對糾正、影像匹配、正射影像圖制作等均可進行批處理;高效率,相對定向及影像匹配在極短時間內完成;使用方便,系統的交互處理與自動化兩種作業方式設置是分開的,不會因無法處理的問題中斷作業;應用面廣,可用于多種比例尺數字測圖G IS數據采集等,系統包含了各種比例尺國標分類,保證了分類的正確性,可高質量輸出成果。
從攝影測量被提出到現在,經過了三個發展階段,剛開始的時候是模擬攝影測量,采用物理投影方式,作業員手工操作,再后來隨著科技的進步,攝影測量進入到了解析攝影測量階段,采用數字投影方式,機助作業員操作,到現在攝影測量進入了數字攝影測量階段,采用的是數字投影方式,自動化操作加作業員干預操作。隨著數字攝影測量的發展,攝影測量科研,教學和生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計算機學科同攝影測量相互滲透交叉是數字攝影測量的主要表現形式,計算機加上相應的標準外設最終將是數字攝影測量所使用的設備,全數字化的數字產品是它的生產形式。
嚴格意義上來說,數字攝影測量屬于遙感空間信息獲取的一種方式,是其一個重要分支學科,與其他信息獲取方式相比,數字攝影測量有著更廣泛的應用領域。另一方面,在國內攝影測量系統在向著業務化和系列化方向發展,系統也在不斷的完善,工作效率在逐步提高,而且各種相關軟件也相繼開發,反過來促進攝影測量的發展,這樣就使得攝影測量在國內有了更廣泛的應用。
在數字化的今天,數字攝影測量已經占主導地位,由于數字攝影測量生產效率比較高,所以正逐漸代替以前的解析攝影測量。但數字攝影測量畢竟剛發展不久,技術不是非常的熟練,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輻射信息,數字攝影測量將輻射信息以計算機數字化處理,輻射信息是攝影測量實現自動化的關鍵。隨著虛擬現實與可視化的快速發展,快速確定目標文理是數字攝影測量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數據量大是全數字攝影測量的一個特點,也是一個存在的問題,這樣的大數據處理比較困難,得依靠計算機的發展才行。跟傳統攝影測量相比,數字攝影測量要求的信息量更大,也就是要求影像重疊率比傳統攝影測量要求的60%還要大,這就使得在拍攝影像中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再交向攝影時,雖重疊率大,但影像變形也大,匹配難度也大。數字攝影測量匹配速度快,點位較多,目前計算機的速度還無法及時跟上。由于高精度定位算子和高精度影像匹配理論與實踐還有待進一步發展,這就使得提高攝影測量精度失去了理論基礎。影像匹配的可靠性一直是數字攝影測量匹配的關鍵之一,如何提高影像匹配可靠性一直是有待解決的問題。數字攝影測量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自動化,到目前為止,數字攝影測量主要是用來確定被攝物體的集合與物理屬性,也就是量測與理解。量測已經達到使用程度,已經在使用,理解則還處于研究階段,沒有達到實用程度,這是數字攝影測量急需解決的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無人機航測系統從上個世紀末就開始引進中國,首先是引起了科學研究單位的注意,隨著這幾年的航測技術和影響成果的不斷應用,人們開始認識到該技術的先進性和廣闊的應用前景。在應用的過程當中,要根據實際和技術條件對航測數字化影像進行合理的應用,以提高應用的效果。
[1]洪宇,龔建華,胡社榮,等.無人機遙感影像獲取及后續處理探討 [J].遙感技術與應用,2008,23(4):462-466.
[2]許輝熙,敬小東.基于無人機遙感和GIS技術的土地利用快速詳查方法研究 [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3,36(9):11-14.
[3]李鳳娟.無人機技術在天水百畝土地整治中的應用 [J].地理空間信息,2014,12 (4):40-41.
[4]周曉敏,趙力彬,張新利.低空無人機影像處理技術及方法探究 [J].2012,35 (2):182-184.
P2[文獻碼]B
1000-405X(2016)-7-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