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馮利
(江蘇省測繪工程院江蘇南京210013)
現代測繪技術在地理國情監測中的應用
■郭馮利
(江蘇省測繪工程院江蘇南京210013)
由于國家在經濟、文化、政治、科技領域得以不斷地發展,促使地理國情監測工作的開展成為必然,其能夠順應社會不斷發展的潮流,能夠對信息全球化的發展予以很好地適應。在依托于科技的手段進行監測工作的完成的同時,需要予以測繪工作的展開,并對其予以技術線路與工程的建設。通過最快捷的手段,將地理國情的監測工作同測繪工作相聯系,共同推動我國地理信息的建設與發展。本文主要通過對現代測繪技術在地理國情監測中的應用進行探討,以促進我國地理國情監測與測繪工作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地理國情 監測 測繪技術 應用
地理國情監測就是利用最新的地理監測數字化網絡工程技術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對國家地理信息網絡資源進行補充,對區域環境進行動態監測,監測對象涉及區域內的地質、環境、水文、氣候以及生物情況進行實時信息反饋。在具體的監測地理國情技術應用中,主要是對城市、道路、建筑等基本城市定義因素進行量化和區分,通過動態的監測,并通過數據統計和匯總對監測對象的量變情況、分布規律、地域差異等進行及時反饋,監測地理國情數據庫中對于基本國情數據特點進行備份,通過對相關數據的模擬可以繪制出測繪區域的監測圖表報告,從空間角度客觀反映出國情特點。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城市化水平的不斷加速,監測地理國情對于耕地資源、城市化變化、生態變化、環境污染、自然災害、資源分布等情況進行全面實效性監控,對國家地理信息數據庫資源進行不斷地更新和補充,這同時是我國發展新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綠色能源經濟體系的重要輔助手段。國家經濟的發展,城鎮化建設都需要從人口、資源、環境的綜合角度進行把握,調和三者之間的平衡關系,這一切的先決條件都是以符合科學動態監測規律為前提的。監測地理國情是促進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相結合的客觀聯系和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通過加強對監測地理國情的有效采用,很多發達國家通過對動態區域內的各項目標數據的采集和監測,可以有效實施區域的發展規劃,對于區域內環境治理、人口遷移、城市建設都有具體性的指導意義,是國情目標評價的具體手段。在監測地理國情技術的應用方面,美國已經實行了連續五年的動態國情資源監控數據采集,對植被覆蓋、土地利用等方面進行全方位覆蓋;加拿大采用監測地理國情技術對農業資源分析、產量結算等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對于世界發達國家對于已有的開發經驗,是我國監測地理國情必須不斷學習和借鑒的,通過我國對于監測地理國情技術的多年研究和總結,結合我國國情資源特點,從宏觀角度上對我國國情監測的基本目標和監測對象進行系統性定義,但由于我國監測地理國情技術發展的比較晚,我國國情特點也較為復雜,在監測的準確性和科學性方面還需要做進一步的提高,對于區域資源分布狀況,經濟結構調整與產業改造方向方面需要加強國情監測工作,這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要求。
現代地理國情監測需要對RS(遙感技術)、GIS(地理信息系統)以及GPS(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等現代測繪技術進行綜合應用,結合各個時期現有的測繪數據,并參照國工農業、水利以及環境等相關部門機構的專業數據,對監測區域地表覆蓋、地形水系等地理要素進行空間化、定量化的動態普查,并對各種要素的分布特征、變化頻率、變化量、變化趨勢以及地域差異進行分析和評估,進而形成能夠準確反映地理生態、地理環境以及能源空間分布、變化規律以及發展趨勢的地理信息數據與研究報告。
2.1航空航天遙感技術在地理國情普查監測中的應用
利用航空航天遙感技術可以對地理要素進行科學、宏觀、準確、快速的監測。如今隨著傳感器技術的發展,分辨率不斷提高,銷數據源逐漸豐富,這些都是進行地理要素監測的有利保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采集遙感影像數據的效率,更豐富了空間分析數據集。通過與現代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和現代大帝測量技術的空間決策分析、形變精密監測以及自動快速定位等方面技術的有效結合,航空航天遙感技術在地理國情監測和普查當中發揮了非常有效的作用。
2.2全球衛星導航定位技術在地理國情普查監測中的應用
全球衛星導航定位技術具有高精度、自動化以及無間歇性等優點。衛星定位技術應用于地理國情普查監測中可以準確、高效、快速地提供出地表監測區域點線面各要素的空間坐標和相關信息數據。地理國情普查進行的基礎性測繪包括國土資源監測、局部地形測量、控制測量、城鎮規劃等等工程測量。全球衛星導航定位技術通過對野外數據采集技術以及高精度全站儀的有效結合,為地理國情信息數據的野外測量和信息采集提供了可能,而且該技術測量精度高、適應性強、采集單元小、采集速度快、采集時間短。
2.3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在地理國情普查監測中的應用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地理信息系統技術不僅是分析和管理地理國情普查空間數據應用技術,同時地理信息系統技術也是跨越空間科學、信息科學以及測繪科學的基礎應用學科。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是一項重要的現代測繪技術,其主要技術組成包括計算機硬件、系統軟件以及其他相關技術,可以對地理國情監測和普查的相關數據信息進行采集、分析、管理、處理以及信息建模和信息顯示,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應用于大規模的復雜規劃和管理中可以發揮非常大的作用。
當前,國家正在大力開展主體功能區建設,將國土空間分為優先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大類。測繪部門利用長期積累的基礎地理信息和現代測繪技術手段,為主體功能區的建設和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地理要素進行監測,記錄并描述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地表變化現象,對重大工程、重要項目的實施效果進行科學評估,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科學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1]史德杰,李云嶺,呂言利.監測地理國情形勢下傳統測繪的發展 [J].科技促進發展,2012,(2)
[2]周天祥.監測地理國情對測繪發展的引領與拓新 [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2,35(3)
[3]馬萬鐘,杜清運.地理國情監測的體系框架研究 [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11,28(6)
[4]李德仁,眭海剛,單杰.論地理國情監測的技術支撐 [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2,37(5)
P2[文獻碼]B
1000-405X(2016)-7-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