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明俊
(海南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海南海口570206)
淺析海口市地表水環境狀況及管理策略
■符明俊
(海南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海南海口570206)
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是目前我國相關水工程科學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對促進我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以及管理有著重要意義。實際上,由于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水環境污染情況越來越嚴重,雖然我國重視對水環境的治理,但是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介于此,本文通過對海南省海口市地表水環境狀況進行分析,提出主要的污染指標,提出幾點影響海口市地表水環境的因素,并提出針對性的控制措施,旨在為實際的水污染治理工作提供參考。
海口市 地表水環境狀況 主因子分析 管理策略
我國在2005年啟動了農村飲水安全應急工程,要求按照水質、水量、用水方便程度等指標衡量。目前我國仍然有相當一部分人飲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等有問題的水[1]。我國的水資源本身就有限,加上環境對水資源的影響更是加劇了我國的水污染問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和諧,就需要在充分了解水環境狀況的基礎上采取針對性的保護措施。正是基于這種研究目的,本文以海南省海口市為例進行分析。
海口市位于北緯19°32′-20°05′,東經110°10′-110°41′,地處海南島北部,北瀕瓊州海峽,隔18海里與廣東省海安鎮相望;東面與文昌市相鄰;南面與文昌市、定安縣接壤,西面鄰接澄邁縣。海南島最長的河流——南渡江從海口市中部穿過。海口市主要河流有17條,其中南渡江水系7條,南渡江干流從海口市西南部東山鎮流入境內,穿過中部,于北部入海,入海口段從西向東主要分流有海甸溪、橫溝河、潭覽河、邁雅河和道孟溪。支流有鐵爐溪、三十六曲溪、鴨尾溪、昌旺溪(南面溪)、美舍河和響水河;獨流入海的有9條,另外有白石溪流從文昌市境內出海。
選取海口市枯水期地表水7個斷面常規監測值以及均值進行評價,包含海甸五西路河段、紅城湖、西湖、東湖、金牛嶺公園人工湖、美舍河、鴨尾溪河段,設置35個采樣點。使用例數函數進行水質的分析,在進行水質評價過程中,確定評價因子為總磷、氨氮、高錳酸鹽指數、揮發酚、鉛、鎘、石油類7個指標,將其作為評價因素集V,并建立評價集V。通過一系列計算得到各個監測點對應的地表水質的隸屬度,再根據評判原理得到各個監測點的污染級別[5]。最終得到海口市城區地表水對Ⅰ級的隸屬度為0.121,Ⅱ級的隸屬度為0.421,Ⅲ級的隸屬度為0.446,Ⅳ級的例數度為0.015,Ⅴ級的隸屬度為0,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海口市城區的地表水質量屬于Ⅲ級,水質存在污染。分析污染主要有有機物污染、石油類、氨氮為主要的污染因子。
通過最終得到的結果,海南省海口市城區地表水以石油類、氨氮為主要因子,其全區地表水環境質量屬于Ⅲ級,符合地面水的基本要求。大量的生活污水、第三產業廢水以及工業廢水的直接排放是導致城區內河流主要污染的原因。
2.1加強污染環境的管理
當地政府一定要認識到地表水污染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為了響應我國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號召[2],應該制定完善的水資源保護計劃,有效確保城市地表水安全。海口市環保部門應該加強對自身地區的環保投入,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地表水環境改善的政策。
2.2加強工業污染與生活污染的管理
防治工業廢水對地表水的影響,需要加強對企業的監管,不僅要做好日常的廢水排放檢查工作,還可以采取靈活方式,例如突擊檢查、暗訪檢查等[3]。或者加強企業硬件的升級。針對生活污水,需要加強污水處理設備的建設,強化人們的環保意識,政府需要適當引導。
2.3實現污水綜合管理
(1)加大科技投入,在實現水資源節約的同時提高污水處理能力。借助信息技術對海口市的地表水質進行全面自動監測,相關工作人員不能僅停留在人工采樣室內檢測的方式上,應該建立一個全面的自動化的水體監測站,加強對水體水質以及污染物排放污染源的檢測,獲得一個科學、客觀的結果。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水利職工隊伍,通過加強素質、專業鞥努力等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團隊[4]。
(2)實現對地表水的統一管理,針對流域水資源要實現對水資源的合理調度,豐水期間實現對地表水的合理利用,還要嚴格控制人們對自備井的開鑿。建立一個合理的水價體系,通過采取階梯水價的方式,促進人們節約用水。
(3)實現污水的再度利用,可以將經過處理的污水急性灌溉,前提條件是一定要保證污水經過相關處理,去除其中有害物質。或者是采用工業回收利用的方式。又或者是進行地下水回灌,將污水進行適當的處理之后保證其達到排放標準進行地下水的回灌[5]。
(4)全面強調節約用水的意識,從推廣使用節水便器和節水沐浴器的方式,強化人們的節水意識,讓人們在認識到目前的水資源形勢的基礎上開展節水意識的再教育。對工業實行定額用水,特別是針對高耗水、高污染企業需要盡快完成技術改造,針對達不到要求的企業需要整改的整改,需要停頓的停頓,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進行。
本文對海口市的地表水進行了采樣分析,結果顯示大量的生活污水、第三產業廢水以及工業廢水的直接排放是導致城區內河流主要污染的原因。通過本次分析發現海口市的地表水環境狀況不容客觀,存在一定污染。因此在了解具體污染原因的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通過這種方式有效實現對海口市地表水的治理,對促進海口市經濟的綠色發展有一定積極意義。
[1]李勇,劉德深,陳小波.重慶市南岸區近年來地表水環境狀況及保護對策 [J].四川環境,2009,23(06):68-71.
[2]呂恒林,黃建恩,常江,馮偉.徐州九里礦區地表水環境狀況與治理策略 [J].礦業安全與環保,2011,11(02):72-75+79.
[3]陳超,時曉飛,王海寧.河北省地表水資源水環境狀況綜合評價 [J].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2006,23(02):54-55+38.
[4]劉加珍.淺析普洱市地表水水環境狀況及保護措施 [J].思茅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33(03):32-35.
[5]徐春霞,邢光敏,陳芳,張艷萍.秦皇島市地表水源地水環境狀況評價與分析 [J].水利漁業,2006,17(04):69-70.
X52[文獻碼]B
1000-405X(2016)-7-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