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
【摘 要】
教師專業發展狀況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瓶頸。為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打造優質的教師團隊,我校提出“幸福主張”,研訓結合,三維一體,著力建設三支具有向心力的專業團隊——智慧的管理團隊、專業的教師團隊、溫馨的服務團隊,從而促進教師不斷成長,享受“職業幸福”。
【關鍵詞】
職業幸福 教師團隊 專業成長 校本研訓
2016年9月13日上午,北師大舉行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發布會,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確定了六大核心素養,分別是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確定,召喚著學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宗旨,探索和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育人模式。這意味著學校工作將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課程建設、課堂重建和學校文化變革諸環節。而這一系統工程完成的可能性和質量如何,都有賴于教師的整體綜合素質。由此看來,教師專業發展已然成為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瓶頸。
為此,學校提出“幸福主張”,三維一體,研訓結合,努力經營具有向心力的專業團隊——智慧的管理團隊、專業的教師團隊、溫馨的服務團隊,讓每個教師深切感受學校工作的“幸福感”,獲得“歸屬感”,主動適應教育的變革,從容演繹教師的多重角色:文化的傳播者、潛能的開發者、學習的促進者、成長的伴隨者、生活的引領者、教育的探究者……讓教師在學校的和諧氛圍中,享受專業成長,享受“職業幸福”。
一、智慧的管理團隊——制度管理、分層管理、民主管理
1.主張“制度管理”
以制度規范人。為確保學校工作有章可循,要繼續完善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并落實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之中。
以情感感染人。班子成員能以德服人,以情動人,淡薄名利,忠于職守,辦事公道,以身作則,深入課堂、深入班級、深入家庭,做師生的知心朋友,政治上關心教職工成長,工作上指導教職工進步,生活上為教職工排憂解難,做到“多看教職工長處,多想教職工難處,多給教職工益處”。
2.主張“分層管理”
提出宏觀調控與微觀監控交互管理模式。校長室與年級組長,分別負責學校與年級的橫切面宏觀調控,中層管理則進行縱切面宏觀調控。班主任與任課老師則負責具體板塊上的微觀監控。橫縱交替,牽一發動全身,形成反應及時,信息通達的管理體系。
3.主張“民主管理”
加強管理制度的民主制訂過程與民主評議過程,提出“參與式管理”,嘗試引進“PDCA”的制度管理模式: 策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形成管理制度螺旋上升的持續改進狀態。促使學校管理中各過程運行效率和質量的及時反饋與不斷提升。
二、專業的教師團隊——靜心教育、用心教學、潛心教研
這是團隊建設中最為重要,也是規模最為龐大的一支隊伍。針對當下紛繁復雜的社會環境與教學形勢,我們提出三項主張。
1.主張“靜心教育”:提出教師要能靜下心來教書育人,要有專注精神
教師的專注精神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專業責任感。教師要尊重和關心每一名學生,要有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二是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教師主動用精心的態度,通過精細的過程,產生精品的教育成果。三是發展的意識。教育的前瞻性要求教師有發展的意識,要有“為學生的一生發展奠基,對學生終身發展負責”的意識,注重習慣的養成和方法的傳授。
2.主張“用心教學”:提出教師要能通曉至少一門學科,要有專長本領
學校構建“青藍工程”、“校級骨干教師定向培養工程”、“市級名師成長工程”三大工程,為教師專業成長服務,要求教師學有所長,教有所專,至少在某一門學科教學上有所建樹。為開闊教師視野,學校積極倡導“以書為伴,繼續教育,終生教育”、“學習是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的學習觀。學校將以科組為單位,推薦好書,再由學校圖書館購置書籍進行漂書活動,掀起全校讀書熱潮,發動教師認真撰寫讀書筆記,與大師對話。此外,還將積極開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活動,組織教師走出校門,到國內外教育發達的辦學單位進行學習考察。提出“名著悅心”、“名師指點”、“名壇展示”、“名刊立說”四大項目。
3.主張“潛心教研”:提出教師至少參與一項研究,要有專家意識
學校將課題研究視為教師成長的助推器。多年來,學校以省規劃課題為引領,以課題帶教研,以教研促課題,扎扎實實推動教育科研與教學研究同頻共振,相輔相成。課題的研究帶動了一大批中青年教師茁壯成長,成為積極的實踐者、主動的研究者。
三、溫馨的服務團隊——安靜細致、安身樂業、安全保證
加強服務體系與制度建設,使學校的校產管理、財務管理、生活管理走上規范而有序的軌道。從而為教師有效使用先進教育教學的設施設備,推進教育改革創造條件,確保規劃的落實。
1.主張“安靜細致”
實行“春雨”工程,其內容涵蓋學校的管理維修、供水供電、環境衛生及教師員工生活息息相關的方方面面。因而,在后勤設施建設中,首先要注重以人為本,默默關注教師、學生的生活狀態,甘心做好“無名英雄”。
2.主張“安身樂業”
學校要給地位,給形象,以機會,讓服務團隊同樣感覺到自身的價值。信任每一位服務團隊人員。要在各類考核表彰中,體現他們的存在,激發他們的積極性與自豪感。讓他們能守好學校正常運轉的第一道防線。
3.主張“安全保證”
建立“校長安全責任第一負責人制度”,安保工作實施“二十四小時”制。尊重和發揮師生員工對后勤工作的話語權,廣泛聽取民意,集中民智,切實建立師生參與后勤決策、決策結果由師生共享的后勤決策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