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紅
寫作不僅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體現,也是語文教學重要任務之一。但長期以來,初中寫作教學方法往往單一化、固定化,寫作教學缺乏有效的指導、評價,而這直接影響了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阻礙了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當前初中寫作教學中存在許多的問題,最為典型的是學生寫作主動性不高,師生之間有效交流的缺乏,學生寫作興趣的淡漠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筆者將結合自身實踐教學經驗,嘗試以“發表”習作,來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繼而帶動學生的寫作主動性,提高寫作能力。
一、在班級中的發表習作
初中階段的學生強烈希望能被同學、朋友喜歡和接納。當他們被接納時,會產生愉悅感;而當被同伴排斥或輕視時,則會產生很強的壓力感和焦慮。所以,對很多的初中生來說,班級中的同學對他的評價和看法,將會直接影響著他的學習狀態和學習質量。對于學生來說,長期以來只有老師這樣一個讀者在閱讀其作文,必將讓其對寫作產生倦怠感,繼而消極應付,如果教師能變化一下思維方式,讓更多的人去閱讀學生的作品,想必學生會對寫作重新產生一種新鮮感。特別是來自同伴的閱讀,更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與動力。
在班級中的發表習作,常常采取將學生的的優秀文章或句段在班級中進行宣讀或張貼于教室的方式,讓習作者感受著來自同班同學的羨慕與欽佩,這將會令習作者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得到極大的提升。繼而讓其對作文產生越來越深厚的興趣,寫作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二、在校園中發表習作
學生的作品除了可以在班級發表,教師還可創設平臺,定期選出班上學生的優秀作文在學校層面進行發表。如學校的文學社,就是供學生發表作品的一個很好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可以讓全校的師生看到寫作者的作品,這樣可以讓學生的作品接觸到更多讀者。此外,學校的宣傳欄、廣播站也可以為學生的校級發表提供平臺。如此一來,學生的習作就不只限于本班范圍內發表,讀者群擴大為全校師生,學生家長,甚至是外校老師了。
另外,語文教師還可以多組織一些作文競賽,為學生習作的發表創造更多維的平臺。作文競賽結束后將其中的優秀作品匯集成冊,印發給全校各個班級的學生閱讀。學生想到自己的作品將受到那么多的人的關注,想到自己將擁有那么廣泛的閱讀群體,內心肯定是很激動,很有成就感的。這種激動和成就感會像磁石一樣,牢牢地吸引著他更加投入地進行文學的創作。
三、在網絡上發表習作
在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網絡寬帶非常普及的信息時代,瀏覽網頁,發微博,QQ,微信聊天已經非常普及。網絡正在悄無聲息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人們與網絡的聯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緊密程度。在這種背景之下,網絡也為學生作文的發表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QQ日志、博客、微博、微信等都可作為廣義發表的平臺。
初中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喜歡想象,樂于表達,渴望與人交流。網絡的互動性與快捷性能為他們提供了更為廣泛的交流機會,使其能夠在網絡平臺中盡情展示自我。同時,在網絡上發表作品,更加自由,更能凸顯其創作個性,平時許多不敢或不便的言說的話,都可以在網絡這個開放式平臺中淋漓盡致地寫出來。這種寫作上的暢快無阻會讓學生忍不住愛上寫作的。
四、在報刊雜志上發表習作
如果說“班級中的發表”“在校園中發表習作”“在網絡中發表習作”都是一種非正式發表的方式;“在報刊雜志上發表習作”就是一種非常正式的發表方式了。在報刊雜志上發表習作,也就意味著學生的文章將會擁有更多的讀者,產生一定的社會效應,這是遠遠高于班級、學校層面的發表,是廣義發表的最高層次。在報刊雜志上發表,這是對學生作品最高的肯定,是對學生的發表意識和發表欲的最有效的激勵,是對一個寫作者最高的“獎賞”。這種發表方式,是最能激發一個寫作者的成功感和幸福感的,進而讓他領悟寫作的尊嚴,領悟到寫作之于自我、社會的意義。從而進一步刺激學生的寫作欲望,強化其寫作的意志,保持其寫作熱情。也極有可能讓寫作者從此埋下一顆“作家”的種子,讓其日后成為一個文學愛好者、寫作愛好者,甚至成為一名真正的作家。
《現代漢語詞典》對于“發表” 的概念的界定有兩種:一種是向集體或社會表達意見,又叫宣布;另一種指在刊物、雜志上刊登。《辭海》對于“發表”的界定也有兩個意義:一是向公眾表達意見,主要指在刊物雜志上登載。筆者在本文所說的“發表”是屬于前者,即廣義上的發表,所以既包括將學生的作文在班級、校園、網絡上這樣非正式的發表,也包括將學生作文刊登在一些報紙、雜志上,使其公開化這樣正式的發表。其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學生興趣低,寫作動機不足,教師寫作教學效果差的問題。學生興趣低,寫作動機不足,必然導致寫作教學效果差,所以治標還得治本。經過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給學生創設、引入發表作文的平臺,是一種解決學生寫作興趣與動力極好的方式。當學生的發表欲望被充分調動起來之時,寫作的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