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建

摘 要:本文介紹了沖壓鉚接連接技術的起源、技術原理及其主要應用。并基于專利梳理了沖壓鉚接連接專利技術發展趨勢,并對該技術領域的國內外的專利申請趨勢進行了簡要的統計和分析。同時列舉了應用技術綜述的實際案例,說明如何利用專利技術綜述幫助審查員快速準確的把握技術要點,以提高檢索和審查效率。
關鍵詞:鉚接;沖壓鉚接;申請量;專利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8.048
1 概述
本領域中最常見的板料連接方式包括焊接、螺栓連接、鉚接,而由于焊接的溫度敏感性和焊接材料的局限性、螺栓連接的工藝復雜性,逐漸發展了鉚接連接技術,使沖壓鉚接技術大量運用在航空航天、汽車制造及維修、船舶、五金等制造業中[1]。
2 沖壓鉚接技術的定義
沖壓鉚接(TOX圓點鉚接)是通過圓形凸模和凹模, 在專用的壓力裝置上進行一個沖壓過程, 將被連接的板件擠壓進凹模, 通過板件之間的互鎖實現機械連接。板料的變形原理是: 凸模不斷下行, 凸模側材料受壓彎曲并局部發生塑性變形, 同時擠壓凹模側材料一起向下流動, 在沖壓力的作用下逐漸向凹槽處流動, 直至填充凹模的環形凹槽, 這時凸模側的材料“嵌入”凹模側材料中, 形成沖壓鉚接點, 實現上下層板材連接。
3 沖壓鉚接技術總體分析
本文對沖壓鉚接技術領域進行了定量分析,大體可以概括國內外在沖壓鉚技術領域的發展概況,以便通過國外在該技術領域的發展情況,分析發現我國在該技術領域中的不足,加快國內沖壓鉚接技術領域的發展。
本文主要在CNABS,VEN數據庫中針對分類號B21D39/00、B21D39/02、B21D39/03下的關于利用沖壓鉚接連接技術連接板料的專利進行了檢索,截至到2014年2月5日,專利總量分別為:CNABS:670篇;VEN:1260篇。基于以上數據對該技術領域進行總體統計和分析。
由圖1可以看出,沖壓鉚接技術領域的中國專利申請大體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1)緩慢發展階段(1986—2005)。2005年之前國內申請量很少,總數不達30件,發展緩慢,在此期間檢索到國內沖壓鉚接技術的專利申請最早出現在1986年;
(2)快速發展階段(2005—2010)。2005年之后相比2005年之前有一定的發展,2005—2010年屬于年間有了一個快速增長時期;
(3)迅猛發展階段(2010—2014)。2010年至今,沖壓鉚接技術國內的專利申請量占總申請量的90%以上,成為技術的迅猛發展時期。
而在沖壓鉚接技術領域企業的專利申請占主導地位,約占71%,其次是個人申請。從檢索中還發現,在國內的企業申請人中沒有代表性的申請人,在該領域最多的申請也才19件,僅占國內在該領域申請量的0.03%。
從圖1中進一步可以看出, 國外的專利申請量1961年以前到1975年屬于上升期,在1975—1995年間發展處于波動期,1995-2005年間有緩慢的上升趨勢,2005—2014年國外專利申請量有一定的下降。截至到2014年2月5日,國內專利申請總量基本與國外專利申請總量持平,國內申請量最主要貢獻值出現在2005之后,占國內總申請量的90%以上,而國外的申請量基本沒有太大的波動,在2011—2014年間與之前相比有很大下降,有可能是外國的專利申請部分尚未公開[2-4]。
4 審查實踐
通過對利用沖壓鉚接技術連接板料專利技術的了解,可以幫助審查員快速掌握技術現狀,找到需要的現有技術,下面通過具體案例說明。
申請號:201210238226.6
發明名稱:一種組合式精密鈑金沖壓鉚接模具
技術方案:1)沖壓鉚接下模組件Ⅱ固定在下模座上,上模組件Ⅰ和模柄固定在上模座上,導柱與下模座過盈配合,導套與上模座過盈配合,導柱與導套之間為間隙配合,此模具用后置式導向方式,使得鉚接獲得較大的操作空間。
通過閱讀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申請通過采用沖壓鉚接技術實現了兩金屬板材的無鉚釘連接,改善了鉚釘連接過程中帶來的表面不美觀,鉚接工藝復雜、效率低等缺陷。
根據上述內容審查員通過正常檢索,在中文庫中未檢索到合適的文件,在外文庫中檢索到的數據量較大,從結合本技術綜述可以看出,沖壓鉚接技術領域國外主要發展階段是在1986-2014年間,考慮到本申請的申請日為2012年7月11日,在檢索中通過進一步限定時間界限為1986—2012,得到429篇文件,其中美國的Louis C.Schleicher等在1989年提出的一件美國專利US5051020A,其公開日為1991年9月24日,經閱讀分析,確定該美國申請公開了中國申請201210238226.6的發明點,為本申請的最接近現有技術。
綜上,在了解該技術領域的發展概況和分析該領域專利發展趨勢后,可以快速理解發明的基本構思,準確獲得技術方案的關鍵點,并利用“發明關鍵點”和“時間節點”等要素有效篩選和定位對比文件,大幅減少檢索時間,有效提高審查效率。
參考文獻:
[1]萬淑敏.半空心鉚釘自沖鉚接的工藝參數及鉚接質量的判定[J].天津大學學報,2007(04):494-498.
[2]小原博.重合異種金屬板并將其鉚接的方法[P].中國專利:CN1114012A1995-12-27.
[3]翁岳昆,翁岳康.鉚釘機[P].中國專利:CN2403517Y2000-11-01.
[4]BOELLHOFF VERBINDUNGSTECHNIK GMBH.ONLINE DETERMINATION OF TH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FOR PUNCH RIVETING AND CLINCHING[P].美國專利:US2008/0177512A1200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