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鵬 劉星華
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生活方面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職業衛生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命健康,應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主要對于我國目前職業衛生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在對于職業衛生的監管現狀進行了研究的基礎上,對于現在監管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進而提出了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完善監管機制,使得監管機制更加完善的運行,加強對于職業衛生的標準體系的建設,希望可以提升我國的職業衛生的監管力度。
關鍵詞:職業衛生;職業安全;監督管理;管理機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8.233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的國民經濟的發展,職業衛生方面的工作得到了社會各個方面的認識以及勞動者自身的高度重視,然而即便如此我國目前對于職業衛生的監管現狀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不容樂觀。從2005至2010年對于職業病的統計來看,我國目前對于職業病的報告總數逐年都在增加,這嚴重的危害了人們的健康。因此,對于我國當前的職業衛生進行合理的監管顯得至關重要。
1 職業衛生監管現狀分析
1.1 政府監管職責弱化
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政府、雇主以及雇員之間的三方協商機制是一種最基本的格局,職業安全衛生屬于勞動關系中的范疇,因此也遵循著這個構架,而政府監管的職能弱化是職業衛生出現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一個方面是近年來,由于主管職業衛生的部門所擁有的管理力量有限,且缺少相應的技術裝備,因此難以進行廣泛的監督,使得監管不到位。另一個方面,某些地方正度沒有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以及政績觀,因此對于職業衛生的源頭工作沒有進行應有的重視,經常出現為了謀求更好的經濟效益而以犧牲勞動者的健康權益為代價的情況發生,甚至有時政府為了維護投資環境而對職業衛生的監督執法進行阻礙,這使得政府在三方中的角色因此而弱化,勞動者的健康權益難以得到應有的維護。
1.2 職業衛生監督的欠缺
雖然目前為止,我國已經初步的形成了職業衛生的監督和技術服務網絡,但是整體上來說依然是不健全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隊伍的數量過少,且其質量也不高;在現場的技術服務人員所占的比例較低,且儲備的后備力量不足;并且,我國現有的職業病防疫機構對于檢測手段來講較為匱乏,也缺少專業性的檢測人員。由于這些監督服務方面的欠缺,使得對于職業衛生的檢測很難得到很好地進行。通過對于我國的職業衛生的投入進行調查研究的數據中顯示,各級政府從1999年開始就對職業衛生的投入進行逐年的增加了。然而,由于基數過低,對于職業衛生的人均投入有著明顯性的不足,和經濟的發展水平難以適應等因素,導致對于職業衛生的監管、以及相關的技術性服務始終難以得到保證[1]。一些個體的老板為了獲得更大的收入,根本不對企業的職業衛生進行相應的投入,勞動者工作的環節條件十分的惡劣,粉塵、有害氣體等嚴重的超標,這嚴重的影響了勞動者的健康,甚至會危及他們的生命,不但給患者以及家屬造成了極大地痛苦,而且對于社會的發展也是很不利的。
1.3 法律法規不完善
目前,我國對于職業衛生監管的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并不完善。和國外的工業化較為發達的國家比起來,我國現在的職業衛生法規標準還有很多地方存在問題,應該進行進一步的完善。例如,到目前為止,我國依舊沒有針對多種經濟體制并存以及用工制度的多樣化的現狀制定相應的職業衛生法規。對于我國的法律規定的職業病記錄中,疾病的種類也并不完善,很多嚴重的危害人們健康的疾病并沒有被列出來。
并且,對于法律法規的落實也存在著較大的問題。“依法治國”是我國的法律的基礎,但是隨著《職業病防治法》的圖形,雖然大致上執行的時候處于有法可依的狀態,然而在真正的執行過程中對于不按照法律嚴格的執行、以及出現違法的行為沒有被嚴格的追究等情況依舊存在,這就使得相關的法律法規成為了一種擺設,沒有發揮出其真正的作用[2]。
2 應采取的對策
2.1 完善職業衛生法規
由于職業衛生的相關法規的不完善,導致了很多企業無視法律法規的存在,不重視對于企業的職業衛生的管理,最終使得很多勞動人員得了職業病,因此要想對我國現在的職業衛生管理方面進行改善,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對于職業衛生的法規的完善。應該盡快的完善職業病防治法等相關的配套的規章,使得企業能夠有完善的法律法規作為參考;應該完善對于企業的職業衛生進行管理的相關的指導性文件,使得企業能夠提高職業衛生的水平。
2.2 明確職業衛生管理體制
在職業衛生的相關法律法規得到了完善的同時,企業應該明確職業衛生的管理體制。因此,企業可以將職責劃分進行進一步的細化,使得職責分配更加的明確;企業應該對職業衛生的相關安全監管人員進行強化培訓,加強其基本素質,這樣能夠進一步增加對于職業衛生的監管力度;企業內部應該建立健全的職業衛生監督體系,極愛去哪個對于職業衛生的監督水平。同時,中小企業也應該強化對于企業的自主的管理能力,因為這些中小型企業是職業病的發病率更為高的企業。
2.3 企業自身建設
同時,企業版應該加強自身的建設,提高對于職業衛生進行管理的意識,嚴格的按照法律法規對于企業的職業衛生狀況進行管理。由于企業內部有很多農民工、臨時工等對于職業衛生沒有進行足夠的重視,因此企業應該加強對于企業的內部人員的職業衛生教育,使得員工自身能夠認識到職業衛生的重要性[3]。除此之外,對于一些存在的職業病隱患的企業,特別是一些化工企業,應該設置安全控制閥,在毒物的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是采取報警的設置,這樣就能保證勞動人員的活動環境對于健康沒有過多的傷害。企業還應該定期的檢查員工身體,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保證其生命健康。
3 結論
近幾年來,我國的職業病的發生率一直在不斷地而提高,對于人們的生命健康有著極大的威脅,而主要原因則是我國目前對于職業衛生的監管不力。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對于我國職業衛生的監管現狀進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監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根據這些問題做出應對方案,降低職業病的發生幾率。
參考文獻:
[1]孫胤羚.職業衛生管理政策分析與評價研究[D].山東大學,2014.
[2]齊東健,劉軍,吳清江.新形勢下職業衛生對策的探討[J].現代醫藥衛生,2007(02).
[3]張忠彬,孫慶云.我國職業衛生監管工作現狀分析[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