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然++郭明星
摘 要:現代建筑工程通常是多個利益體的結合產物,需要妥善處理相關方關系,科學合理的分配有關方安全生產管理職責,才可確保建筑工程的安全、順利施工,才可實現建筑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基于此,本文對當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職責分配情況進行系統分析,以便進一步明確相關方的職責。
關鍵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職責分配
建筑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有著重要地位,其安全生產不僅關系到國家財產安全,更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1]。近年來,政府對建筑業安全生產管理的力度不斷加大,但伴隨建筑工程的迅速發展,建筑規模和難度也隨之增加,建筑施工安全形勢依然嚴峻。所以,必須進一步深化建筑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職責分配現狀分析
(一)建設單位方面
在建筑工程實際施工中,建設單位工程的投資主體,同時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但是有些建設單位往往在施工中單單片面注重工程施工成本,而對工程其他狀況未能給予重視,比如:施工進度、施工安全等方面,一些業主的認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職責屬于施工單位,而這直接影響其日常生產管理職責履行,影響到安全監管體制的有效建立,由于大多數狀況下只依賴施工單位開展施工安全管理是明顯不夠的。換言之,建設單位方面的問題根本原因安全管理意識不強。
(二)施工單位方面
施工單位建筑工程施工作業的主體,對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擔負直接的而重大責任。從現階段我國市場分配制度看,施工單位在建筑施工中需承擔較大風險,對每方面風險均要進行科學有效的控制才可確保自身的利益。但在承擔風險同時,施工單位要想更好的獲取經濟效益,就往往從從縮減開支著手,如此對建筑公司施工的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就必然會減少,這在較大程度上造成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無法得到有效落實。
(三)監理單位方面
在強化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監理單位也擔負著重要角色。通常情況下,監理單位均是由工程項目建設單位組建的,所以監理單位在一定層面上代表的是建設單位的利益,所以監理單位同樣重視工程的成本控制及施工進度管理,并未把生產安全管理置于首要位置,實際上這和監理單位的職責是相悖的,其并未真正履行自身的職責和義務,大多數監理活動及相關措施的落實上還有待加強。
(四)設計單位方面
現階段,建筑工程的設計單位一般在結構設計上采取保守心理,而對施工中的安全,他們并未全面的考慮進去[2]。所以,設計單位在進行設計時通常把建筑工程的造型、外觀、功能等方面的構想置于首位,未充分考慮到實際施工的難度,也未考慮到如何開展安全操作或防護要求,片面的認為只需設計好圖紙,如何安全、有效施工是施工單位必須考慮的。對于施工安全重點工程和環節在設計資料中未能清晰標明,這為施工安全留下了隱患。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職責的科學合理分配
(一)明確建設單位責任
《建筑法》、《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均明確規定了建設單位在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責任,安全生產事故不不但會給建設單位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還有可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所以,建設單位及相關負責人應履行好法律法規規定的安全管理職責。首先,建設單位在工程招標時要選擇資質合格、安全達標的承包商負責施工。其次,在實際施工中,建設單位各級負責人均有責任監督施工單位安全生產。同時,建設單位還應積極為工程的安全施工給予必要的保障措施,不得向設計、施工、工監理等單位提出有違安全生產的要求,更不得對合同約定工期予以壓縮。
(二)明確施工單位責任
施工單位是建筑工程直接實施者,應時刻做好現場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以保證施工安全、有序進行。施工單位應獨立設置安全管理小組,配備專業管理人員開展現場施工安全管理。項目經理則應給予人力、物力的支持,以確保安全管理人員有效開展工作,并向一線施工人員提供滿足國家標準的安全防護用具、服裝等,不定期檢查從業人員安全培訓工作,以有效提升他們的安全意識。
(三)明確監理單位責任
監理單位應積極參與到建筑施工整個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在施工安全監督方面的作用。監理人員應做好施工現場巡視工作,不管是哪個專業的監理工程師如發現有安全事故隱患,均有責任要求施工單位及時進行整改;對于情況嚴重的,監理單位應及時報告給建設單位。對拒不整改的,監理單位應通過合同中規定采取強制性措施或政府相關部門報告,強制施工單位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四)明確設計單位責任
建筑工程的設計單位在設計方案時,應充分考慮到施工安全操作的需要,對關系到施工安全的重點工程及環節應在設計圖紙中加以注明,并要提出相應的防范指導意見。設計單位及建筑師等執業人員須對自身設計負責。
(五)加強施工安全監管
政府及建筑相關管理部門建筑安全生產的監管主體,應全面落實好《安全生產法》、《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依法落實政府的安全監管職責。對建筑施工相關責任主體的安全管理進行有效監督,避免出現形式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同時,應加強建設項目監督,增強對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的監督考核,督促相關方履行好自身職責。還應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安全監管部門的監管職責,嚴格遵循“四不放過”原則,對出現重特大建筑生產事故依法嚴處,追究責任[3]。
三、結語
總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不單單是施工單位的職責,同時還需要相關責任方一同參與和努力,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環境,履行各自職責,加強協作,如此才可實現相關方的利益最大化,也可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曉磊.探析建筑施工管理職責分配的現狀[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4(7):216-217.
[2]江煥坤,金俊.建筑施工管理的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 (17):533-534.
[3]張士廉.建筑安全管理[J].2005,9: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