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金萍
Indigo 10000推出原因:順應市場需求變化
自2003年惠普收購Indigo之后,更加穩固了其在數字印刷領域的領先地位。隨著市場需求變化和技術創新升級等,惠普先后推出了Indigo 3500、Indigo 5500、Indigo 5600、Indigo 7600等型號數字印刷機,大大加強了惠普引領行業發展的力量。
2012年3月13日,惠普在以色列特拉維夫舉辦的“創造歷史Pre-drupa”活動上,宣布將在5月舉辦的drupa展會上推出10款新產品。其中,有3款首次發布的B2幅面Indigo數字印刷機,分別是Indigo 10000、Indigo 20000和Indigo 30000。
那么,惠普為什么會推出針對商業印刷市場的B2幅面Indigo 10000數字印刷機呢?
惠普公司Indigo&Inkjet數字印刷事業部商業印刷&影像行業經理王大偉給出的答案是:“順應市場需求變化。”他表示,以前惠普針對商業印刷市場推出的數字印刷機都是較小的A3幅面,但實際上對更大幅面的需求是存在的,如小包裝打樣、掛歷等大幅面商業活件之類。
王大偉回憶道:“我感觸非常深的是,大概在六七年前,上海一家客戶想用Indigo做包裝打樣,當時我們的Indigo 5500在顏色和質量等方面都能勝任,唯一的問題就是幅面不夠。據這家公司統計,他們的打樣業務只有不到10%能用Indigo 5500來做,其余90%多都因幅面限制而無法推進數字化。”
事實上,不僅是這些打樣業務,還有其他很大一部分短版活,都因幅面限制與Indigo“絕緣”了。為了順應包裝應用的市場需求以及商業印刷大幅面和短版的發展趨勢,惠普順其自然宣布推出B2幅面Indigo 10000數字印刷機。
Indigo 10000銷量攀升:國內印企應占先機
從2012年3月惠普宣布推出Indigo 10000數字印刷機,到2013年3月正式上市,前后不過1年時間,這使得惠普在全球市場范圍內占領了先機。據統計,2014年9月Indigo 10000數字印刷機在全球安裝量突破100臺;2015年11月突破200臺;截至2016年初已經接近300臺,其中在中國市場的裝機接近20多臺,占全球市場份額的近10%。
王大偉表示,惠普將商業印刷分為三大部分:出版印刷、影像印刷和通用商業印刷。Indigo 10000數字印刷機涉及的領域比較廣泛,因此安裝企業用其所做的業務也比較雜,如從國內來看:在影像印刷方面,虎彩、杭州昆侖等用來做針對影樓和攝影愛好者的相冊、照片書、照片集;在出版印刷方面,東莞中編印務用來做書封;在包裝方面,虎彩還用來做一些個性化酒盒、婚慶禮品包裝等,吉宏股份用來做可變包裝和商業印刷;在通用商業印刷方面,印藝天空、合肥大琦快印等都是典型代表。此外,王大偉強調,Indigo 10000在國外的業務類型與國內相比有一個很大不同,即用于直郵印刷,而國內大多是通過微信、微博等網絡手段替代了直郵。
與此同時,王大偉還分析了Indigo 10000在國內外的裝機情況:“總體來看,Indigo 10000在歐美以及亞洲的日本和韓國裝機量較多。我認為主要原因有3個方面:第一,國外傳統印刷的價格相對國內來說比較高,因此其數字印刷與傳統印刷的平衡點比國內要高很多。簡單來說就是,國外有些傳統印刷業務通過數字印刷來做,完全可以做到盈虧平衡。而國內由于傳統印刷的價格太低,很多活件都沒辦法通過數字印刷的方式去實現。第二,國外印刷業的數字化進程比較早,加之國外企業在營銷策劃方面非常有想法,因此對B2幅面產品的開發更豐富,利用數字印刷的特點挖掘出很多新的應用。而國內企業采用數字印刷只是鑒于成本考慮對傳統印刷的簡單替代,沒有把數字印刷的優勢體現出來,仍然是影像、出版、包裝、商業等比較大眾化的應用。第三,很多國內企業的營銷團隊對數字印刷不甚了解,他們通常接觸的是傳統印刷以及網絡等媒體,因此一直以來在印刷方面的營銷支出非常有限。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廠商我們應該加強市場引導,與客戶一同思考產品創新以碰撞出火花。”
“雖然數字印刷與傳統印刷相比在成本方面還未達到讓客戶完全滿意的程度,但惠普自2000年開始就不斷進行印刷成本和耗材成本方面的調整。”王大偉相信,隨著Indigo設備的不斷普及,未來在成本方面會有一個很好的下降趨勢,因此國內客戶應占領先機,抓住最佳的投資機遇。
Indigo 10000躋身剛需:變革商業印刷市場
事實證明,過去Indigo 5600和Indigo 7800等A3幅面數字印刷機的推出,在很大范圍內占領了八開小膠印機的市場份額。如今,Indigo 10000的推出也延續了這樣一個勢頭,上市短短3年,已然在B2幅面市場掀起了軒然大波,帶來了商業印刷市場的巨大變革。
“國內有些百強印刷企業表示,最近幾年他們都沒有投資小幅面的傳統印刷機,因為之前引進的一臺Indigo就能解決他們很多問題,但問題是并非什么活都能做。所以惠普推出Indigo 10000之后,他們都非常感慨地說,這才是一款傳統印刷企業真正需要的設備。”王大偉表示,雖然這臺設備比傳統印刷機要貴很多,但對于這些客戶來說卻是“剛需”。
那么,為何Indigo 10000會成為這些企業的“剛需”呢?
王大偉解釋道:“首先,這些企業在七八年前就用過Indigo的設備,由于技術一脈相承,色彩和品質都得到了他們的認可,并且有使用經驗。其次,Indigo 10000幅面變大之后,如今他們現有業務的30%都可以拿過來做,而不用像以前一樣費錢使用傳統設備或外包給小的印刷企業。但從耗材成本考慮,這30%的業務有一半適合用Indigo 10000來做,不過即使只做整體業務的15%,對于這些企業來說一臺設備滿負荷運轉都不夠用。”他認為,其實中國市場對Indigo 10000的需求很強烈,只是目前還有價格平衡點、成本構成等問題亟待解決。但只要把賬算好,Indigo 10000最本質上是解決了印刷企業以前無法實現短版、個性化的“痛點”。
Indigo 10000成功案例:四大優勢備受青睞
截至目前,Indigo 10000在中國市場的裝機量已接近20多臺,總體來看這臺設備最吸引客戶的地方在于:綜合成本低、幅面大、產能高、功能全等。也正是基于這四大優勢,Indigo 10000獲得了廣大客戶的青睞,因此在中國市場也培育了很多成功案例。
“中國的快印企業非常有特色,正在朝著兩個方向發展:一是保持傳統的圖文快印店模式,做一些標書、易拉寶等業務;二是逐漸向傳統印刷企業侵蝕,利用數字印刷搶奪傳統印刷的短版業務。”王大偉還舉了兩個近期引進Indigo 10000數字印刷機的成功案例。
2015年6月,Indigo 10000數字印刷機落戶合肥大琦數字印刷有限公司,在此之前該公司已經擁有Indigo 3500和Indigo 7600等設備。公司總經理汪泉民是一位年輕有為的小伙子,做快印出身的他膽大心細,對自身業務非常有信心,公司成立短短3年便已初具規模。
2015年10月,作為Indigo的忠實老客戶,快印出身的蘇州時代廣告引進了一臺Indigo 10000數字印刷機。這一舉動引發了很多人的質疑:一家快印店,為何會花1000多萬元買設備?實際上,蘇州時廣告印自己早已做過投資效益比,如今他們不再是單純的快印店,而是逐漸搶占了傳統印刷領域短版、交貨快、個性化的活件,擁有自己的業務需求。
“其實Indigo 10000在國內的成功案例還有很多,從最早引進該設備的香港永洪、艾利丹尼森,到后來的溫州雅楓、印藝天空、廣森數碼等,都是業內的佼佼者。”王大偉認為,特別隨著“互聯網+印刷”時代的到來,數字印刷與商業印刷的結合越來越緊密,未來數字印刷在商業印刷領域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Indigo 10000定能助力更多客戶走向成功。
如今,相對國外數字印刷所擁有的20%~30%占有率,國內仍是毫不起眼的1%~2%。王大偉的一句“我們希望更多地滲透到傳統印刷領域”,既道出了惠普拓展中國數字印刷市場的愿望,也進一步堅定了Indigo 10000定局商業印刷市場變革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