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湖南 衡陽 42001;2.南華大學國際學院 湖南 衡陽 421001)
?
淺談高校留學生臨床醫學教育管理的問題與對策
胡恒境1楊凰2
(1.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湖南衡陽42001;2.南華大學國際學院湖南衡陽421001)
近年來,我國來華留學生教育發展迅猛,留學生教育已成為我國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校的來華留學生人數從最初的幾十人增加至現在幾百人,其中臨床醫學專業留學生占96%。文章旨在通過對我國留學生教育的現狀,針對性分析我校醫學留學生臨床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對完善我國高校的留學生臨床醫學教育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意義。
高校留學生;臨床醫學;教育管理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日益進展,中國在世界各個方面逐漸嶄露頭角,與世界各國在政治、經濟及教育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日漸頻繁,中國在國際化教育的進程步伐迅速加快,留學生教育規模呈劇增趨勢。我國自從1950年首批33名來華留學生到2016年留學生規模突破44萬,中國已成為亞洲最大留學目的國,對來華留學吸引力與國家經濟實力和綜合實力的匹配度進一步提升。留學生規模增加的同時,留學的碩士和博士生比例也在不斷加大,其中2016年留學研究生共計6萬余人[1]。目前,我國已成為接受留學生規模增長幅度最快的國家之一,接收的留學生數量居世界前列。為了應對持續增長的留學生數量,推動來華留學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提高我國教育國際化水平穩固發展,教育部于2010年9月制訂《留學中國計劃》目的是造就一大批具有高水平的留學教育師資隊伍,培養一大批“知華、友華、愛華和親華”的高素質來華留學畢業生[2]。由于臨床醫學教學內容多、實踐性強,再加上來華留學生自身的特點,留學生對臨床實習階段普遍感到困難,因此本文就臨床教學活動中的問題,進行經驗總結,以期為來華留學生的臨床教學提供經驗和參考。
1.亞非國為主要來源,高層次學歷留學生比例偏低
從全國來華留學生總體情況來看,來自亞非洲國家仍然是來華留學生的主要來源國,這不僅印證了文化及地緣的因素在國際學生流動中的影響,同時,也提示亞非國家的來華留學生仍然是我國今后較長一段時間的主要來源。我國對不同類別的外國留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培養手段,大致可以分為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兩種。其中,學歷教育包括??粕⒈究粕?、碩士生和博士生。從來華留學生的留學類別來看,接受學歷教育的為47.42%[1]。
2.自費留學成為主流
按照外國留學生來華留學的經費來源看,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國際組織資助、中國政府資助、本國政府資助、學校間交換和自費留學[3]。隨著《留學中國計劃》的實施,目前我國已經全面開放自費留學教育,自費留學生已經成為我國留學生的主體。
1.留學生醫學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滯后
長期以來,我國人才培養主要為應試教育,以考代評,很難拓展學生的創造力無法滿足留學生教育的需要,亦與國際教育脫節。在專業和學科設置方面,各專業學科涇渭分明,相互間缺少交叉聯系,與國際通行的大學科、寬專業有著較大的差別。課程安排方面,強調必修課重要性,忽視選修重要性,且許多課程無法與國際銜接。其次,在教學方面,仍然以教師講授為主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無法調動,且課程枯燥缺乏足夠的吸引力。最后,留學生教學資源有限,缺乏國外原版教材或雙語教材等等。
2.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上的差異
一是不同文化背景及教育體制帶來的管理問題。留學生來自世界各國,由于各自國家的文化背景及教育體制等原因,留學生具有很強的自學能力及活躍的思維,然而在日常工作及學習中,我們也經常會發現留學生自律性不夠強,嚴重散漫。實習時應付為主,得過且過,紀律散漫,遲到、早退,甚至缺崗等屢見不鮮。
二是處在異國他鄉迥異的生活環境下的適應問題。大多數留學生是第一次遠離祖國,他們遠離原來的人際系統來到中國,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環境和人際群體中,在生活、學習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碰到很多適應問題。例如留學生與患者之間的交流往往存在較大的障礙,主要原因在于我院患者來自湖南各個地區,所謂十里八鄉不同音,各個地方患者往往帶有濃厚的地方口音,即便是本地人也不可能完全理解,更何況對于留學生而言,其與患者的溝通往往較為困難,尤其在采集病史及體格檢查等方面。加之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對于留學生的排斥現象,更加劇二者之間交流的困難。
三是長久的習慣思維帶來的違紀管理問題。由于我國社會價值觀以及學校管理模式與國際主流模式有著重大區別,導致初次來華留學生普遍存在著對我國臨床醫學教育管理體制的陌生和不適應。比如嚴格的早交班制度、三級醫生查房制度、疑難病人討論制度等。此外,各國享受各類獎學金的留學生總是占少數,且大多數留學生具有較強的個人自主能力,可通過半工半讀籌措學習費用,但是我國相關法律卻對外國留學生打工進行非常嚴格的限制,只允許留學生從事非常局限的服務活動,且不允許進行任何有償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部分自費留學生的進入。
1.以留學生為本,管理以疏導為主
疏導管理是把組織的強制意愿,轉變為個人的自覺行為的“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其本質是依據管理對象的身心和行為規律施加軟性控制,在合理合法的范疇內滿足其根本需要。疏導管理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要研究留學生群體的精神文化需求,尊重其國家文化傳統,采取相應的、易接受的方式對其進行教育管理。
2.調整留學生醫學臨床教學方式
(1)制作生動的幻燈教學課件,以標準英文病歷著手,圖片為基礎明確各種基本概念,并充分做好語言方面的備課,逐步遞增教學難度;(2)結合臨床示教,主要以教師示范問診,采用互動式教學法,就專題內容進行多種形式的講解與討論,并針對學生的各種疑問進行回答;(3)制作合適的雙語講義,充分使用教學模擬用具,能夠較為直觀細致地對某些體征及檢查方法進行詳細講解,由于醫學留學生思維比較活躍,組織分組討論并讓各組代表上臺發言可以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在每一次的示教活動后,都應該對問題進行總結并布置思考題,這對學生課后復習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3.加強留學生自律性
首先,我們主要讓留學生充分認識目前的教育管理體系,培養他們遵守上課時間,守時的良好習慣,同時改變他們晚睡晚起等一些不良生活習慣,此外還可將出勤率與成績掛鉤,出勤率作為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增加留學生的危及意識幫助改正不良習慣[4]。其次,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在以往的教學當中,我們發現一些教師對于留學生的管理過于寬松,其可能認為留學生是國際友人,而采取放任自流的教學方式,這不僅助漲了留學生自律性松散的習性,而且阻礙留學生對知識的汲取。對此,應加強教師的相關培訓,樹立教師的自信心,生活中是朋友,但教學中應要有老師該具備的責任感,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4]。
[1]2016年全國來華留學生數據統計.http://www.moe.edu.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170301/170301_sjtj/201703/t20170301_297677.html
[2]宋衛紅.高校留學生教育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6):38-42.
[3]陳怡.淺析當前我國高校留學生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11(10):96-97.
[4]楊寶輝,李浩鵬.醫學碩士留學生骨科臨床實踐的問題及思考[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22(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