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萬豪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
我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現狀及問題淺析
王斌
(四川萬豪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
我國幅員遼闊,物華天寶。地理標志產品資源非常豐富,地方名優特產數不勝數。利用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制度,積極挖掘、保護這些寶貴資源,對于推動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村收入,發展對外貿易,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將會發揮重要作用。
(一)充分挖掘和保護自然資源和傳統文化資源優勢的有效途徑
地理標志產品具有挖掘文化開發的價值。每一個獲得地理標志的產品背后都蘊涵著厚重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地理標志產品在弘揚民族文化方面也有其獨特的價值。如在弘揚中國茶文化方面。雖然世人皆知中國是世界茶葉的故鄉,種茶、制茶、飲茶有著悠久的歷史,但中國茶文化的豐富內容和體現形式卻逐漸湮沒于歷史長河之中,反而日本茶道、韓國茶道在國際上大行其道。
(二)有利于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發展
由于地理標志產品具有優良品質,品牌優勢明顯,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使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價格普遍比同類產品價格高出20-90%,有的甚至更高,能夠直接幫助農民增收。射陽大米比普通稻谷效益提高13%,產值從2億上升到24億元。山東膠州大白菜裝在紙盒里按棵賣,每棵60元,遠銷海外[1]。北京“門頭溝京西白蜜”地理標志注冊成功后,每公斤收購價從8元升至15元,蜂農人均年收入增長比率達55.8%[2]。漳州水仙花銷售收入從2003年的6682萬元,增加到1.4億元,增長109%[3]。
地理標志產品通過品牌保護無疑會推動地理標志產品規模化生產,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帶動農業經濟的發展。地理標志產品普洱茶,不但代表了普洱茶的質量及其風格,更為普洱茶產業的發展創造了絕好的機會,成為云南省區域性支柱產業[4]。
我國地理標志制度起步較晚,但近年來也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地理標志產品大幅增加,銷售額快速增長,發展勢頭良好。
(一)我國地理標志保護制度建設現狀
1985年我國加入《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成為巴黎公約成員國,開始對外國進口農產品的原產地名稱給予保護。2001年,中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了《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我國地理標志首先被納入商標保護模式。在此之外,我國還通過質檢部門對地理標志進行保護,由國家質檢總局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統一負責全國的地理標志管理工作。
(二)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意識逐步增強,地理標志產品數目日益增多
隨著國家對地理標志宣傳、保護力度加大,地理標志產品經營者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數目快速增加。自2005年《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正式實施以來我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申報、受理和批準速度明顯加快[5]。目前,四川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達到252個,占全國總數12%左右。
(三)地理標志產品進行保護取得了明顯的社會經濟效益
我國實行地理標志制度以來,我國地理標志產品數目不斷增多,產品銷售價格明顯提高,銷售量也大幅提升,帶動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安溪鐵觀音2004年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后,茶農直接從銷售茶葉得到的收入從人均2960元增長到3868元,增長30.7%,涉茶行業總產值從40億元增長到51億元,增長27.5%。永春蘆柑獲得保護后,平均單價增長78.6%。
由于我國地理標志制度起步較晚,地理標志產品品牌保護方面仍存在不足。
(一)我國地理標志的管理機制不夠完善
三種制度:一是質檢總局地理標志注冊制度;二是農業部地理標志注冊制度,三是商標局商標注冊制度。兩種保護模式:商標法保護和專門法保護并存。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依照《商標法》及《商標法實施條例》,通過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制度保護地理標志,國家質檢總局依照《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通過認定“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并通過質量技術監督體系及專用標志管理實現對地理標志的保護。但我國法律沒有明確規定這兩大管理機構的具體職責,實際實施中這兩大機關都可以對地理標志產品進行認定和注冊管理[6],因此,很容易產生“政出多門,多頭管理”,不利于對地理標志產品的統一和保護。
(二)存在“重注冊輕管理”現象
因政府獎勵或政績考核等因素,存在“重注冊輕管理”現象,一味追求地理標志數量的增長,對有效管理和發展工作探索不足。一些協會熱衷收取成員單位的許可使用費,但管理、指導和技術服務跟不上,造成地理標志被束之高閣或企業不愿使用等使用率低的現象。
(三)市場上地理標志產品被假冒或粗制濫造的現象嚴重
由于我國經濟環境不夠健康,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環境不健全,使得一些不法商販受利益驅使,仿冒或粗制濫造地理標志產品謀取暴利。假冒產品屢禁不止,造成市場秩序混亂,使得一些久負盛名的地理標志產品信譽嚴重受損,造成市場混亂,甚至拖累整個行業。
(四)地理標志產品的品牌建設意識不強
目前生產經營者的品牌建設意識比較薄弱,缺乏系統科學的品牌規劃。主要表現在:
(1)生產方面,企業只重數量而不重質量。質量是品牌建設的基礎內核,沒有質量作保障,品牌建設將是空中樓閣。
(2)宣傳方面,對地理標志制度以及地理標志產品的系統宣傳不足,缺乏長遠利益的規劃與思考。
(3)銷售環節,沒有充分挖掘地理標志產品的精神文化內涵,沒有實現精神文化、情感特性向消費者的傳遞。
(一)進一步完善我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制度
目前由于我國采取商標法和專門法兩種保護模式,導致對地理標志的管理呈現出混亂狀態,為了更好地對地理標志產品實行統一有序的管理,整合兩種保護模式,建立商標法體系下的地理標志專門保護模式,即構建商標法體系下的專門法保護模式:在地理標志管理上最終形成以工商總局為主、質檢總局為輔的管理體制;建立兩大管理機構之間有效的溝通與協作機制,形成一套有序的多部門相互配合的管理體系。
(二)加強地理標志產品的品牌建設與營銷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文化孕育一方特產”,地理標志產品的品牌定位要挖掘產品的理念,突出其核心價值,使消費者明白購買此產品的功能點和利益點,讓消費者明確、清晰地識別并記住品牌的個性和價值,才能使產品和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占有無法替代的特定位置,從而擴大品牌知名度。同時,還應選擇與產品核心價值和品牌定位相一致的品牌營銷策略,走文化營銷路線,增加地理標志產品的附加值。
(三)加強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力度,杜絕假冒和粗制濫造現象
有關部門應有效指導和監督企業、農戶正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標識,并嚴格按照相關規定標準對地理標志產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日常監督管理,強化質量監督,保證地理標志產品的質量。同時,加大對各種侵權行為的執法力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1]紀龍邦,發揮地理標志作用加速稻米品牌創立,中國稻米,2012(4).
[2]http://sbj.saic.gov.cn/dlbz/dlbzml/201202/t20120216_123629.html,北京京西白蜜.
[3]周德慶,“漳州水仙花”喜獲地理標志馳名商標[J].福建質量管理,2008(5).
[4]周紅杰,張春花,單治國,實施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普洱茶標準的意義[J].茶世界,2009(8).
[5]朱萌博,借地理標志打造特色品牌[J].世界標準信息,2008(4).
[6]孫亞范,我國地理標志保護問題探析[J].農業科技管理,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