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強化黨內監督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本刊評論員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边@是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在總結黨內政治生活的歷史經驗,分析全面從嚴治黨面臨形勢和任務時做出的重要論斷,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以貫之的治黨思路。
對于一個擁有8800多萬名黨員,有著13億多人口的大國長期執政的黨而言,黨的肌體是否健康,影響深遠、關系重大、牽動全局。因此,我們黨高度重視自身建設,在管黨治黨的道路上不斷與時俱進,并取得了輝煌成就。但是,隨著形勢任務的發展變化,黨的建設的一些制度規定與新形勢不相適應的問題也越來越明顯,一些監管權力的“籠子”還存在一定的漏洞。為此,只有不斷強化黨內監督,把制度的籠子扎得更緊,才能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有力保障,才能使我們黨永葆生機活力。
強化黨內監督,核心是堅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是強化黨內監督的關鍵抓手。當前,黨內民主不夠和集中不夠的問題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黨組織軟弱渙散,有的領導干部獨斷專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黨內風氣,更影響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此,必須加強黨內民主,使大家在黨內充分發表意見,并對那些不正確的說法、做法進行批評和抵制;必須加強黨內集中,確保民主基礎上的正確意見得到公認并成為主流。把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有機結合起來,也就把上級對下級、同級之間以及下級對上級的監督充分調動了起來,如此才能形成健全的、制約有力的黨內監督。
強化黨內監督,關鍵是做好監督體系頂層設計。強化黨內監督,既要加強黨的自我監督,又要加強對國家機器的監督,這是由我們黨全面執政的性質決定的。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是新形勢下加強黨內監督的頂層設計,是規范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行為的硬約束,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制度保障,必須認真貫徹執行好,并加強同其他法規的銜接,把制度框架立起來,切實解決管黨治黨寬松軟問題。同時,要把黨內監督同國家監察、群眾監督結合起來,同法律監督、民主監督、審計監督、司法監督、輿論監督等協調起來,形成監督合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強化黨內監督,重點是發揮傳統優勢、探索有效途徑。要把巡視利劍作用發揮好。巡視是黨章賦予的重要職責,是黨內監督的戰略性制度安排。黨的十八大以來,巡視工作的力度、強度、效果大幅提升,已成為黨內監督和群眾監督相結合的重要方式?,F在和未來一個時期,應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繼續落實巡視工作條例,創新體制機制、方式方法,將巡視工作向縱深推進。要把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運用好。積極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是加強黨內監督的有效途徑。要下決心將批評與自我批評充分開展起來,成為黨內生活常態,作為廣大黨員干部的必修課。要把“關鍵少數”監管好。加大對領導干部的監督力度,使其置身于黨組織、黨員、群眾監督之下,習慣在監督下工作,保證其正確用權、廉潔用權。各級紀委要將黨章賦予的監督執紀問責三項任務切實履行好,使黨內監督不留死角、沒有空白。
作風建設沒有休止符,強化監督只有進行時。回望歷史,黨內監督作為我們黨自我凈化的重要能力,對于保持黨的肌體健康發揮了極為關鍵的作用。今天,強化黨內監督,不斷發揮黨內監督的威力,我們就一定能營造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