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偉
努力走出縣域振興發展新路子
晉偉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黑龍江兩次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書記王憲魁關于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指示要求,林甸縣積極適應全面振興發展新常態,圍繞興業富民強縣目標,夯實產業基礎、保障改善民生、奮力脫貧攻堅,努力走出縣域發展新路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打好發展組合拳,奮力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當前,林甸的主要優勢是溫泉、濕地、草原等自然資源富集,主要短板是經濟總量小、地方工業薄弱、缺少骨干財源。對此,我們將發揮資源優勢補齊工業短板。堅持“糧頭食尾”“農頭工尾”,依托乳、稻、米、菜等豐富地產資源,著力抓招商、上項目、建園區、增稅源,培育延伸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鏈條,壯大工業實體經濟。加快結構調整做強現代農業。堅持減玉米、增水稻、豆類、飼料、蔬菜、經濟作物的“一減五增”調整方向,促進種植業提質增效;以規模牧場建設為引領,推動以奶牛為主的畜牧業轉型升級,提升現代農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擦亮溫泉品牌培育增長動能。放大“中國溫泉之鄉”品牌優勢,把溫泉旅游作為長遠戰略來抓,加快發展健康養老等高端模式,拓展對俄旅游等外部市場,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林甸作為國家級貧困縣,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既是最大政治任務,更是振興必由之路。對此,我們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扎實開展“脫貧攻堅年”行動。依托特色產業促增收。依托奶牛業發展優勢,探索銀行放貸、政府貼息、牧場投入模式,扶持貧困戶托養奶牛致富。實施“旱改水”工程,力爭3年達到60萬畝,實現貧困戶“旱澇保收”。積極推進“一村一品”,發展線麻、狐貉等特色種養殖業,變貧困村為專業村,增強“造血”能力。廣借外力支持強基礎。積極爭取上級包扶部門和金融機構支持,實施泥草房改造等基礎設施扶貧工程,改善貧困戶生產生活條件。強化政策保障兜底線。持續優化扶貧舉措,著眼因病致貧、因學致貧兩個難點,強化大病救助、低保五保、助學貸款等保障措施,擴大脫貧成果,使脫貧成效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東北地區振興發展,優化發展環境很重要。法治化環境最能聚人聚財、最有利于發展”。加快林甸發展,必須依靠良好的軟環境集聚發展要素、積蓄發展勢能。因此,我們提出“治理整頓與改革發展兩手抓”,以法治建設為核心,突出問題導向,努力打造全面振興好環境。聚焦重點領域、重點部門、重點行業和關鍵崗位,精簡審批、優化流程,打造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強化干部法治思維,規范實權部門執法行為,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加強政府誠信建設、引導企業增強信用意識,構建“清”“親”新型政商關系;深化市場秩序專項整治,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著力為縣域振興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東北地區全面振興,需要一支素質過硬、作風扎實、敢于擔當的干部隊伍”。當前,林甸正處于脫貧攻堅、起步振興的關鍵期,激發干部內生動力尤為重要。深化“兩學一做”樹信念。引導廣大干部增強“四種意識”,消除錯誤思想和雜音干擾,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干事創業上來。結合脫貧攻堅壓擔子。建立覆蓋全員的干部包保機制,把脫貧攻堅成效與干部任用獎懲掛鉤。嚴肅縣鄉換屆立導向。把想干事、能干事、敢擔當、善作為的優秀干部納入組織視野,選出來、用起來,真正讓有為者有位。堅持寬嚴相濟激活力。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建立干部容錯機制,區別對待探索失誤和違紀行為。挖掘正反典型、大力褒先促后,激發廣大干部謀振興、闖新路的強大內生動力。
(作者系中共林甸縣委書記)
責任編輯/張博zhangbo@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