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平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張志平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10次強調全黨同志需“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古語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意思是說,一個人做事情,要始終保持當初的信念,最后一定能夠成功。“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短短的八個字,蘊含著深邃的哲理,飽含著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黨同志的殷殷囑托。
“我是誰,依靠誰,為了誰?”這個問題始終是立黨之本,是最根本的問題。歷史就像一面明鏡,無時無刻不在審視著我們,歲月更迭,世事變遷,這一信念如海水中的礁石,風吹浪打,歷久彌新。
26年前,我曾在駐大連市某部隊服役,團長給我講了一件事,至今記憶猶新。當時,他的老首長向孝書中將已經離職。有一次他去探望,眼前的情景令他震驚:屋內陳設簡陋,老首長穿著帶補丁的衣褲,吸著市面上隨處可見的廉價香煙。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說什么也不會相信,身經百戰(zhàn)的老將軍,享受副兵團級待遇的高級干部,生活竟如此簡樸甚至寒酸。老人的一席話使他熱淚盈眶 “和我一起參加革命的同志絕大多數都犧牲了,我還活著,能看到國家的發(fā)展建設,知足了。現在的條件比戰(zhàn)爭年代好多了,還有啥奢求呢?”樸實的話語,深切的感情,博大的胸懷,崇高的精神,折射出一名老黨員對黨忠誠的政治信仰,對入黨誓言的堅守和執(zhí)著。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原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長魏鵬遠因違法違紀被查處,在其家中發(fā)現上億元現金,執(zhí)法人員從銀行緊急調來16臺驗鈔機點驗,當場燒壞了4臺,其情其景令人發(fā)指、觸目驚心。
以上兩個事例,正邪兩路、黑白分明,差距如此之大。究其原因,就是后者忘了初心,忘了入黨誓言,忘了自己是誰,失去了一名黨員干部的政治信仰、黨性原則和職業(yè)操守,走上了與黨的宗旨背道而馳的不歸路。
毛澤東同志曾指出:群眾是歷史的締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想當年,在淮海戰(zhàn)役的戰(zhàn)場上,支前民工那發(fā)自肺腑的吶喊,至今還令我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最后一粒米,拿去做軍糧;最后一塊布,拿去做軍裝;最后一個娃,送去上戰(zhàn)場”。就是這些可親可敬的鄉(xiāng)親們,推著獨輪車,推出了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推出了全中國的解放,推出了一個嶄新的中國。在和平建設時期,我們更應該保持黨的優(yōu)良傳統,繼承和發(fā)揚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作風,時刻銘記依靠誰,就像魚兒離不開水面,花兒離不開秧苗,把根深深地植入泥土,與群眾心靈相通、血脈相連。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是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對人民群眾做出的莊嚴承諾,也是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加強自身建設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95年來,黨歷經艱難險阻仍能夠激流勇進、不屈不撓,實質上就是一貫遵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焦裕祿、沈浩、楊善洲等先進典型,就是我們黨為民造福的杰出典范,他們把黨的宗旨牢記心間,恪盡職守,模范踐行,使黨的宗旨發(fā)揚光大、薪火相傳。
當前,我們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zhàn),尤其是儲備立法、職能定位、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發(fā)展等問題,已成為阻礙儲備事業(yè)改革發(fā)展的“瓶頸”,但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在國家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時刻銘記“我是誰,依靠誰,為了誰”,為創(chuàng)造儲備事業(yè)輝煌燦爛的明天而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作者系黑龍江儲備物資管理局二三二處安全保衛(wèi)科科長,助理工程師)
責任編輯/徐朝 xuzhao@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