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 100000)
?
美國雙反措施對華出口貿易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以輪胎行業為例
尤璐璐
(中國政法大學北京100000)
金融危機之后,美國采取了一系列雙反措施來抵制中國產品出口美國,特別是對我國輪胎行業。本文將對美國對中國輪胎出口實行雙反措施的現狀和影響進行概述,并通過研究輪胎行業近年來的雙反調查,運用趨勢分析和定性分析來從理論上探究其對我國出口貿易以及中國輪胎行業出口的影響,并提出相應對策。
雙反措施;輪胎出口;中國出口貿易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發展,中美之間的貿易往來日漸頻繁,并且貿易摩擦與日俱增。金融危機以后,美國頻繁的使用雙反措施來對我國產品的出口進行限制。
2009年6月29日美國國貿委員會用中國出口的輪胎破壞了美國市場為理由,建議政府以當時采用的進口關稅額度(3.4%-4.0%)為基礎,對我國輸入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采取連續三年分別征收55%、45%、35%的從價特別關稅。這是針對我國的規模最大也是最嚴重的特保案,涉案金額高達22億美元,嚴重影響了我國輪胎行業的出口貿易和工人就業。
2015年6月12日,美國商務部終裁結果認定從中國進口的乘用車胎和輕型卡車輪胎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傾銷幅度從14.35%至87.99%;補貼幅度為20.73%至100.77%,超過美國要求發展中國家補貼幅度不超過2%、發達國家不超過1%的標準。
2016年2月19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進口自中國的卡車和公共汽車輪胎發起雙反調查。2016年3月11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投票作出該案雙反產業損害肯定性初裁。
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期間,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造成了重創,全世界各國的消費水平急劇下降,這是我國的輪胎出口數量在這一時段持續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
根據我國海關的相關統計數據,在2009年前三個季度中中國新充氣型橡膠輪胎的出口總量為2.2億條,與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0.8%,出口的輪胎總值為55.7億美元,與2008年同期相比跌了11.3%。
自2009年9月11日美國正式宣布對中國出口的輪胎應用特別保障措施之后,我國輪胎的出口數量出現了大規模的下降。根據我國海關的有關統計數據,在2009年1月至11月期間中國出口的輪胎總數量共計為2.7億條,總價值約為69億美元,與2008年同一時期相比對應降低了7.4%和8.5%。同一期間內,我國出口美國的輪胎數量為6163萬條,跟2008年的同一時期相比降低了15.7%,這當中的10月份我國的輪胎向美國出口的數量僅僅只有1.3億美元,較2008年的10月份相比下降了37.5%。就省份而言,江蘇和廣東都是中國輪胎出口的重要省份,而這兩個省的出口總數量也分別降低了22%和21.1%。
特保案后開始實施的高額懲罰性關稅讓許多我國的輪胎企業難以承擔,最后只好無奈地選擇放棄掉美國市場。高額的關稅引發了我國輪胎出口價格的不停增長,這也讓許多人降低了輪胎的更換頻率,或是不得不拋棄原本價格低廉質量良好的中國輪胎而去選擇其他國家生產的替代產品,從而使我國的輪胎出口貿易陷入了困局。
2014年6月美對華輪胎啟動雙反調查,我國輪胎對美出口量驟降。據統計,2015年1至5月,小客車橡膠輪胎出口量為68.1萬噸,較去年同期下滑23.8%,輸美輪胎12.8萬噸,較2014年同期下滑40.7%。
據海關統計,受美國對華輪胎出口雙反影響,2016年前4個月,福建省出口輪胎998.4萬條,比2015年同期下降8.8%;價值8.1億元人民幣,下降18.7%。
雙反調查給我國帶來的整體影響能夠分為兩方面來講,一方面,如果同時開始對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進行征收,這樣的雙重壓力會讓我國的國內出口企業以至于整個出口貿易行業受到重大沖擊。特別是對于剛剛起步的一些產業來說,因為國際競爭力的貧乏,依據國家的相關產業政策勢必須要對其給予扶持,但是如果這時遭到雙反調查,不但會讓該新興的產業不能繼續立足,甚至可能會使其自此從國際市場退出。
2008年全國四十五家輪胎企業輪胎生產量總數為23763萬條,其中出口數量是10586萬條,在全年輪胎總產量中占據了近一半,而這當中有近三分之一輪胎的最終出口地是美國①。特保實行一年后,我國的輪胎企業向美國出口輪胎嚴重遭受阻礙,也因此使我國輪胎出口的海外市場份額喪失了超過40%,特別是美國市場,來自美國的進口訂單數量更是急劇下降。
對我國向美國出口輪胎的重鎮青島市來說,雙反調查可謂晴天霹靂。從青島商務局公布的數據來看,青島在2013年對美國出口輪胎的企業總計有60多家,輪胎的出口價值總計為15.3億美元;但是依據這2014-2015美國的雙反調查通告來看,總共波及到了青島的輪胎出口企業20多家,涉及到的輪胎出口總價值約有8.2億美元。
我國國內輪胎的總產量的40%用于出口,在出口的部分中有接近50%數量的輪胎出口美國②。本文對中國遭遇雙反時的應對措施提出的幾點建議如下:
第一,積極與美方政府溝通,推動高層領導人協商,開展民間游說。中國與美國的貿易往來對兩國都是十分重要的,雙方應該積極促進貿易發展,因此我國應該首先展開領導人對話,淡化美國對中國國際經濟地位提高而樹起的敵意,進而積極開辟民間游說,引導公眾輿論,用以削弱政府呼聲,消除貿易摩擦爭端。
第二,合理的運用WTO保障措施,并加快對反傾銷反補貼措施和有關法律條款的研究。美國為了保護自身的行業競爭力,將雙反用作對我國的產品出口進行限制的新手段,而我國對反傾銷反補貼法律法規的認識和研究不足。我們還應該對WTO中傾銷和補貼的認定條件深入學習,仔細了解反傾銷與反補貼的具體運用流程,給可能發生的訴訟案件做足準備。
第三,我國應該對向美國出口商品的結構進行改善重組,將注意力放在附加價值的提升和產業升級的實現。我國要改革出口貿易形勢,促進出口產業自身地位的提高,同時還要清楚中美之間是雙向貿易,我國也要增大從美國進口商品的額度,促進中美之間的貿易關系。
【注釋】
①根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網站公布的數據統計
②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海關的統計數據統計得出
[1]王紅茹,“特保措施”比“反傾銷”招數更損中國啟動“爭端解決程序”,60天內可見分曉.中國經濟周刊,2009(37):29-31.
[2]馬麗娜,從“特保”看中國如何應對貿易保護主義,2014,山東大學.54.
[3]林波,反傾銷反補貼的雙向措施操作與現實指向.改革,2012(02):87-92.
[4]嚴敏,美國反傾銷反補貼并用對華出口貿易影響研究,2010,大連理工大學.55.
[5]李凝慧,我國應對反傾銷反補貼合并調查的策略思考.現代商貿工業,2009(16):252-253.
尤璐璐(1993.1-),女,滿族,黑龍江省,中國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企業管理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