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瑩
站在一臺正在高速打印的Landa S10納米數字印刷機前是一件如此令人激動的事。連續輸紙飛達在一端轟鳴著高速工作,而在另一端,令人驚嘆的巨幅觸摸顯示屏上,漂亮直觀的圖像和數據顯示這臺設備的實時運轉情況。顯示屏旁邊,B1幅面的印張正高速在收紙部位堆積起來,恍惚中以為是一臺高速運轉的傳統印刷機,但出來的每一張印張都與之前的印張不一樣,這只有數字印刷能夠做到。而展現在記者面前的印張是完美的,圖像的質量簡直難以置信,精確再現的細節以及惟妙惟肖的色彩撲面而來。
這是3月底,記者在蘭達公司位于以色列Rehovot的工廠親身體驗。
也許你還記得那個在4年前drupa 2012上一炮而紅的班尼·蘭達(Benny Landa)。他僅憑借還在研發階段的納米印刷原型機,上演了一場超炫的蘭達秀,一夜之間就成為了當年印刷行業最大的神話。然而在此之后,蘭達公司一再推遲其出貨計劃,在人們種種猜測和質疑中似乎漸漸銷聲匿跡。
沉寂了4年之后,在drupa 2016即將來臨之際,《今日印刷》記者拜訪了蘭達位于以色列Rehovot的總部,親身體驗了蘭達納米印刷技術的震撼,親眼目睹了蘭達的研發團隊為Landa納米圖像印刷機的商業化所付出的辛勤勞動,并親自向蘭達公司董事長班尼·蘭達求證了種種猜測和質疑。
drupa 2016如何秀?
drupa 2012上的那一場蘭達秀,讓印刷人熱血澎湃,趨之若鶩。在即將到來的drupa 2016,班尼·蘭達宣布蘭達公司不但將展位面積擴大了一倍,達到3000平方米,并且將現場演示其全新改造的Landa系列納米印刷技術。蘭達的合作伙伴如EFI、AVT及HighCon也都在蘭達展位周圍展出。
展會上,蘭達將繼續采用劇場式秀場,不同的是,drupa 2012的蘭達秀場舞臺上擺放了真實設備進行介紹,這一次,蘭達透露將不會在舞臺上擺放設備,那怎樣演示呢?蘭達賣了關子,沒有透露,記者想可能是采用什么高科技吧,到時只能現場去感受了。除了蘭達秀有所不同之外,drupa 2016上,蘭達的系列設備將全部進行現場演示,并且現場印刷活件!在蘭達3000平方米的展位上,除了占掉2/5還多的劇場,將主要展示蘭達以下4種顛覆性的納米印刷技術及設備:
1.Landa S10單張紙納米數字印刷機。該機型面向折疊紙盒印刷市場,為B1(41英寸)幅面,單面印刷,采用Landa NanoInk納米油墨,最高速度為13000張/時,最多可七色印刷,帶聯線上光,可印刷任何厚度為60~800μ(2.4~32pt.)的紙板。
2.Landa S10P雙面印納米數字印刷機。該機型面向商業印刷市場,B1(41英寸)幅面。采用Landa NanoInk?納米油墨,單面印刷時,最高速度為13000張/時;雙面印刷時,最高速度為6500張/時。最多可七色印刷,可印刷厚度為0.06~6mm(2.4~24 pt.)的任何紙張。
3.Landa W10卷筒紙納米數字印刷機。該機型面向軟包裝印刷市場,幅寬為1米(41英寸),單面印刷,采用Landa NanoInk納米油墨,最高速度為200米/分,最多可八色印刷(含白色),可印刷厚度為10~250μ的任何塑料薄膜、紙張、紙板和金屬材質承印物。
4.Landa Nano-Metallography納米金屬印刷技術。
意想不到的是,作為數字印刷先驅的班尼·蘭達,這次為傳統印刷領域推出了一項革命性的技術——Landa Nano-Metallography。這對傳統市場將又是一次震撼。這是一種金屬壓印工藝,有了這種工藝,印刷廠再也不用進行費時費力費錢的傳統燙金工藝了。這項技術的秘密就在于圖8中那一瓶小小的納米金屬粉末。有這小小一瓶的金屬粉末,用戶就無需廢棄圖中那一大堆的金箔紙,而且零浪費、零污染。這項技術可為用戶節約50%的成本,并節省大量交貨時間。在蘭達實驗室,記者看到Nano-Metallography模塊安裝在一臺普通的窄幅標簽印刷機上。塑料薄膜通過標簽印刷單元,印刷出燙金以外的圖案,并產生一個待燙金圖案,然后再進入Nano-Metallography單元。在Nano-Metallography單元,一個重要的部件是一個壓印輥,此輥將納米金屬粉涂布在印張上的時候,金屬粉將被吸附到待燙金圖案中,由此形成燙金圖案。這時,從Nano-Metallography單元出來的就是一卷帶燙金字及圖案的漂亮標簽。蘭達并沒有透露為何這些納米金屬粉可以被精準吸附到相應的地方,不過一些人猜測,有可能是在油墨中添加了添加劑,從而在需燙金的地方產生類似油水分離的效果。蘭達稱,這項技術可在窄幅輪轉設備、寬幅輪轉設備、單張紙膠印、輪轉膠印及數碼設備上安裝,用于標簽印刷、包裝印刷、商業印刷、書刊印刷等各個領域。不過目前這項技術將首先用于窄幅標簽印刷上,有望在2017年投入使用。


納米技術如何酷?
關于蘭達納米印刷技術,也許是因為遲遲未見其廬山真面目,種種質疑隨之產生。它真有班尼·蘭達“吹”的那么牛?如果你稍微關注過蘭達納米印刷技術,就會大概知道,該技術所“吹噓”的是膠印速度、膠印質量、膠印幅面,可在任何材料上印刷而無需任何預處理。眾所周知,目前的數字印刷技術要完全達到這些要求,非常困難。就單說在任何承印物上印刷這件事上,各廠商也是在承印物預處理或是在油墨烘干方面各出絕招。蘭達是如何做到的?
稍了解的印刷人都知道,蘭達納米印刷技術的核心在于其Landa NanoInk納米油墨和其橡皮布轉印圖像技術。蘭達納米印刷系統采用噴墨裝置,然而,油墨并非像傳統噴墨技術那樣直接噴射到承印材料上,而是噴到一個經加熱的橡皮布轉印帶上。由于油墨是水基的,噴射到高溫的橡皮布上時,油墨中的水分受熱揮發,形成超薄的聚合薄膜。這時,再通過壓印輥筒將聚合薄膜轉印到承印物上。
納米油墨的顆粒只有直徑只有幾十納米(一納米比一根人類頭發細萬倍),這些納米級的顏料對于光的吸收比傳統顏料更強。因此,可以在減少顏料總量的情況下,獲得更加出色的圖像質量。蘭達印刷機配置四色印刷時,可以覆蓋80%的潘通色域。最高可以配置七色(W10可以再配置一個白色,共達到8色),這時可覆蓋93%的潘通色域。并且,蘭達納米印刷技術打印出來圖像墨層厚度非常薄,平均墨層厚度只有0.5微米,相當于傳統膠印墨層厚度的一半,因此,這種印刷技術在材料使用方面更節約,成本也因此大幅度降低。
這些都是大家理解的“理論”,實際效果如何?在蘭達的實驗室中,記者將第一張紙(任何紙張)輕輕放在剛剛經噴墨頭噴上圖像的橡皮布上,完全不用施壓,只要紙張觸碰到橡皮布,紙張上就立刻印上了完整、清晰、完美的圖像,完全跟膠印機印刷出來的印刷品一樣!著實讓記者吃驚!不僅如此,記者立刻用手在圖案上使勁兒來回蹭,也沒有蹭下一丁點兒油墨!記者再將第二張白紙放在剛才那張橡皮布上,并用“搟面杖”用力滾壓紙張,這次,紙張潔白如初!這說明,橡皮布上的圖像/油墨已完全轉移,并牢牢附著在第一張紙上。這只有0.5微米厚度的納米圖像才能做到。
由于納米油墨通過橡皮布轉印,形成超薄的聚合薄膜圖像,強大的附著力使得它能在任何材料上印刷,包括各種涂布和非涂布紙張、塑料包裝膜、金屬箔,即便是在塑料上進行印刷,也無需對塑料薄膜材料進行任何預先處理。但蘭達納米油墨轉印時已是干燥的墨膜,根本不會滲入紙張纖維,但又完全貼合紙張表面紋理,因此獲得的網點格外圓潤。這種特性很好地體現在了記者手中這張真正的普通的廁所衛生紙上。手紙上圖案邊緣清晰,色彩鮮艷,衛生紙一點兒也沒有潮濕變形,甚至衛生紙反面也沒有油墨滲透的印跡!
4年忙什么?
如果你以為蘭達這4年僅僅是將其2012年展示的原型機“實現”了,那你就錯了。drupa 2012結束后,蘭達曾承諾用30個月時間將納米印刷機加以完善,雖然“完美需要時間”,然而實際上蘭達花費了比預期更長的時間。這4年,蘭達團隊不停調研,日夜奮戰,對其技術、設備和服務進行了全面的改進與完善。
在drupa 2012后,蘭達做了大量調研,發現一些印刷機結構,特別是帶巨幅觸摸顯示屏的控制臺的位置放在機器中央位置是不合理的。蘭達決定重新設計印刷機結構,將其帶控制臺由中央位置改在收紙部位,方便大部分時間需要在收紙部位工作的操作工隨時監視并控制每一個生產過程。
采用新的噴墨頭提高印刷質量和印刷生產效率。蘭達改用了富士膠片最先進的噴墨頭Dimatix Samba,印刷分辨率為1200dpi,具有4級灰階,擁有媲美膠印的印刷質量,并提高了墨水噴射的可靠性,減少了噴墨頭出現故障的概率。
與小森合作,改進自動紙張處理系統,大幅減少了紙張設置中相關的許多繁瑣工作,使得整個印刷流程更流暢輕松。
加配在線上光單元,可進行滿版上光和局部上光,讓印品更出彩。
與AVT合作開發AQM(Active Quality Management)圖像檢測系統。
與EFI合作開發包含EFI Fiery技術的行業最強大的數字前端。這對于在數字印刷領域有多年經驗和領先技術的EFI來說,也是一項重大的挑戰。蘭達印刷機速度極高,達13000張/時,并且印刷幅面大,分辨率高,這需要RIP能超高速處理,并需要超大數據存儲空間,而之前的RIP處理技術和硬盤空間無法滿足蘭達的要求。開發這個數字前端,可以想象不是簡單的事情。
還有更多整個印刷流程及細節的操控……
僅此而已?不。蘭達追求完美的“神經質”體現在為用戶提供最好服務的每個方面。蘭達甚至開發了一種本刊記者稱為“3D遠程診斷”的技術,這與普通遠程診斷技術不同的是,除了蘭達工程師可通過電腦或移動設備對用戶機器實時在線監測,并與用戶進行視頻對話之外,蘭達用戶打開一本維修服務書,并翻到機器出現相關故障的那一頁,并放在電腦的攝像頭前,攝像頭將自動掃描識別該頁上的磁片,并在電腦屏幕上顯示出相關印刷機部件的3D圖。3D部件圖十分精細,并且可以360度任意轉動至各個角度并放大縮小。如此,受過培訓的維修工就可以輕松準確地通過圖像告知蘭達工程師問題所在,同時,蘭達工程師也可準確指導用戶如何解決問題。
這背后一定還有許多故事,造就了今天記者所看到的如此震撼的納米印刷機。如果從納米印刷機的重量來說,drupa 2012年時Landa S10重達10噸,如今帶聯線上光單元的Landa S10已增重到30多噸。這不只是30噸鐵,而是30噸技術。這是一臺整合了蘭達納米印刷機引擎和小森紙張處理平臺,擁有圖像檢測系統和AVT圖像處理,并包含EFI Fiery技術強大數字前端的浩大工程。
班尼·蘭達手中的印張,明顯說明蘭達兌現了他的承諾:印張顏色光澤度高、鮮艷飽滿,文本和邊緣銳利,圖案栩栩如生。
到底何時上市?
drupa 2012過后,納米印刷技術獲得了萬眾矚目,蘭達收獲了400多個訂單。蘭達最開始承諾在2013年下半年開始出貨,后來又推遲至2014年年初、2014年底,再后來蘭達在其博客發布文章,稱其S10納米印刷機將在2015年3月正式進入用戶測試階段……如此數次爽約,訂了蘭達納米印刷機的用戶究竟何時能用上這臺設備?
“對我來說,這幾年的時間呼嘯而過,我們花費了比預期多得多的時間和金錢,但我們不想妥協,我們需要完美。”為此,蘭達去年找到德國一家專業的化學公司Altana Group以1億歐元(約1.35億美金)入股蘭達公司。“很幸運我們擁有最神奇的天才團隊,致力于實現我們的目標。”班尼·蘭達表示,現在蘭達已做好準備,將會在drupa展會現場接受訂單。蘭達納米印刷機將在2017年初開始發貨。首臺出貨的將會是S10,用于折疊紙盒、海報展示印刷等。針對而針對軟包裝的納米印刷機可能2017年底才開始上市。蘭達透露,將在drupa后開始Beta機的生產,并已經選好Beta機的安裝用戶。對于蘭達納米印刷機的價格,蘭達表示因為配置不同等各種原因,不方便透露。
在蘭達目前的工廠旁邊,記者看到,一棟新的雄偉的蘭達納米油墨工廠大樓已經建成。班尼?蘭達稱,還需十幾個月,該工廠將裝配好生產線并投入生產。此外,蘭達辦公大樓也將在2~3年內竣工。
在市場營銷體系建設方面,蘭達在美洲地區(北美及拉美),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亞太及日本地區設立了辦事處,并在去年任命了多位營銷高管。2015年10月,蘭達任命Yishai Amir擔任CEO。Yishai Amir之前是惠普美洲圖形解決方案副總裁兼總經理,他在20多年前就加入了Indigo公司,之后Indigo被惠普收購。這種種跡象表明蘭達早已準備好開始鋪開市場,接受訂單。
而對于中國市場,蘭達公司CEO Yishai Amir認為,中國是非常重要的市場,尤其是軟包裝、折疊紙盒以及瓦楞紙等包裝市場。蘭達納米數字印刷技術是目前唯一一項可以提供膠印品質、膠印速度、膠印幅面、膠印成本,并且能在任何材料上無需預處理而印刷的數字印刷技術,可為中國主流印刷市場創造更多價值。蘭達也希望在本次drupa收集更多中國用戶的反饋,從而對中國市場作出更多針對性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