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福忠
1月28日,《華盛頓郵報》用網絡直播的方式宣布搬家,發行人Fred Ryan說,搬家是為了讓我們向前走得更遠。進入22世紀,今天的《華盛頓郵報》,已經從一家成功的報業企業轉型成一家媒體與技術公司。亞馬遜老板(也是郵報的老板)Jeff Bezos在遷居儀式上說,他是一個“未來迷”,高度倚賴未來,因為未來永遠會到來,過分的懷舊會讓我們癱瘓。
新的編輯部有最新的設計,包括影視攝影棚、直播專訪室、錄音室、到處掛滿了屏幕,而影視師、攝影師、設計師、工程師、網絡編輯,一起參與采訪與編輯,肩并肩工作。在一個24/7的新聞集散中心,可供20個人同時工作,四周屏幕顯示郵報自己的影視,主要電視頻道,以及詳細營運數據,去年郵報的數字閱讀率增加了78%,而且其中的40%是18~35歲年齡層,對于報業來說是一大進展。
自從Jeff Bezos在2013年收購了《華盛頓郵報》,大家一直在給予關注,想知道這位全球最大電子商務的創造人如何帶領報紙。兩年以后我們看到了他的成功,數字讀者超越了《紐約時報》,2015年12月份達7600萬。他的成功來自多方面的數字合作:翻修過的網站、移動App、通過臉書與Google傳送,以及預安裝在Amazon Fire與Kindle平板的郵報優惠,同時也將內容免費提供全美小型報紙網站。
新聞經濟網志作者Ken Doctor說,Bezos借用了亞馬遜的能量建構了《華盛頓郵報》,亞馬遜有世界級的銷售經驗,知道顧客的需要。《華盛頓郵報》也吸取了同樣的能量,創造了一個技術平臺,快速提供分析數據,顯示讀者與網站、讀者與App互動的情況,同時整合市場信息,提供對象化的廣告與信息。
這個技術平臺稱為ARC,去年夏天正式啟用。ARC是一個平臺,也可以說是一個內容管理系統,或是一個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相當于各種服務的連接傘,從影視、到App制作、到個人化、到數據分析,每一項服務都是一個模塊,每一模塊都與別的模塊相互連接運轉,一共有15個模塊,從左到右經過創造過程送到讀者手里。從這個技術平臺,或許看到了些許亞馬遜電子商務的影子。
ARC不但用于郵報內部,也供外界同業使用,改善營運,去年10月就租給政治新聞網站Willamatte Week,使其重新設計,進一步接近讀者。事實上ARC正好可以解決新聞媒體長期的疑問,就是如何結合傳統與數字,融合文字、圖片、影視、語音、互動,在經過網站的重新設計后,成功地從概念轉為成品送到了讀者面前。
Bezos執意提升《華盛頓郵報》為全國性報紙,大量增加編輯人員至700人,僅次于《紐約時報》的1200人,同時加強技術人力,讓郵報技術團隊的能力不亞于硅谷,期望與《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三足鼎力。
發行人Fred Ryan在遷居儀式上說,郵報是一個與技術結合的新聞媒體,新聞工作人員與戴耳機聽搖滾樂的技術人員,并肩坐在一起,制造最有吸引力的內容,我們的團隊向前看,遠眺尚未發明的器具與平臺,迎接未來,遠眺22世紀。
Bezos率領《華盛頓郵報》大步向前走,其余的報紙能否同步跟上,并不樂觀。大多數的美國報紙,目前仍掙扎于數字,大部分營收仍來自印刷,而上市的報業集團受到業績的壓力,只有縮減人力獲得暫時的財務解脫,從而產生惡性循環。
資深新聞媒體觀察家A l a n Mutter,也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新聞教授,說要做到《華盛頓郵報》的層次,要徹底改變營運形態與心態,而信心、才華、金錢更是缺一不可,從各方面跡象看來,《華盛頓郵報》知道如何指引一家優良品牌的印刷報紙,走向新世界。
距離下一世紀還有一段時日,也許遠了一點,我們且看5年以后,Bezos能把《華盛頓郵報》帶領到新媒體的什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