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勇
?
漫寫與慢寫
? 吳勇

每個孩子的學習寫作過程都要經歷兩個階段:一是自由任性階段,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可以稱之為“漫寫”;二是有目標、有針對性地寫,寫具體,寫生動,有意而作,可以稱之為“慢寫”。“漫寫”培養的是兒童對寫作的興趣,而“慢寫”關注的是兒童寫作能力的扎實提升。
每個孩子都有表達的天賦,只是有的喜歡用文字,有的喜歡用畫筆,有的喜歡用嘴巴,還有的喜歡用動作。我們家長能做的就是給予孩子表達的自由和空間,更重要的是找到最適合的通道,引導兒童將不同的表達方式向著文字化方向遷移。
當孩子剛剛開始表達的時候,作為家長,我們只能聽之任之,松之放之。當他們還不會寫字時,可以用線條畫,想畫什么就畫什么,不要在乎孩子畫得像不像、美不美,要知道,這是一個孩子在向世界坦露自己的童年。這時父母能做的就是成為一個真誠的欣賞者和傾聽者。當孩子會用拼音了,會寫一些簡單的字了,這時候鼓勵孩子用圖畫、拼音和文字交替地進行表達和呈現。在家里,應當為孩子準備一個畫板和若干白紙,想畫就畫,想寫就寫,還可以邊畫邊寫。等孩子開始學習寫話時,家長不應當給孩子規定寫什么,要求朝著什么方向寫,只是鼓勵他們寫自己想寫的事情,吃完一道美食以后,寫一寫美食的滋味;參加一個娛樂項目以后,寫一寫神奇的經歷;聽完一堂有趣的課以后,寫一寫自己的所獲所感;讀完一本喜歡的書后,寫一寫故事的新情節。
親子讀寫繪。父母和孩子共讀一本適宜的繪本或者兒童小說,在孩子特別感興趣的情節處,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展開想象,畫一畫,并給圖畫配上相應的文字。譬如一個家長和孩子讀完經典繪本《逃家小兔》之后,鼓勵孩子創造圖畫,仿寫文字:“如果你想離家出走,我就變成門神將你攔住;如果你變成門神,我就變成螞蟻,從門縫里鉆出去;如果你變成螞蟻,我就變成調皮的孩子,把你捉回來……”圖畫在延續,文字在生長。
空間連連看。孩子剛剛走向文字表達,最常見的遭遇是無從著筆,無話可寫。這時家長不妨引導孩子走進家中的某個空間。第一層面是“現實連連看”,先列舉這個空間有哪些物品,譬如廚房,讓孩子盡量羅列出所有物品,然后引導他們運用方位詞語,將這些物品用文字有條理地敘述出來;第二個層面是“夢想連連看”,將一個空間的所有物品,模仿“玩具總動員”和“賽車總動員”的故事情境,以一個中心事件讓它們交匯和融合在一起。“連連看”就是讓孩子發現文字的魔力——讓事物之間產生聯系,讓事物之間生長故事。
童話解釋法。在兒童眼中,一切未知的世界都充滿著好奇和幻想,家長要充分利用兒童這一特點,引導他用“童話”的方式理解和表達自己的認知。譬如,女生為什么不長胡子?太陽為什么夜晚不出現?露水是不是天空的眼淚?我是不是媽媽從超市買來的……每一個好奇的背后,都是一篇童趣盎然的故事。
在“漫寫”階段,一切隨心所欲,讓文字自然恣意;一切皆有可能,用故事連貫文字;一切遵循童真,讓文字演繹童話。在這個階段,任何限制,都是兒童拒絕和恐懼寫作的根源;所有放縱,都是兒童親近和喜愛寫作的可能。
在小學高年級階段,一件經歷明明體驗豐富、波折重重,可是一旦成為習作便浮光掠影、淺嘗輒止,特別是精彩的瞬間場景,到兒童筆下,幾乎一筆帶過,或者忽略不計,這讓很多家長憂心忡忡。這時,我們不妨讓孩子的經歷和視覺“慢”下來,在“慢”中捕捉人物的細節,在“慢”中延展故事的進程。
一波三折。在一件事情的敘述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不要讓故事結尾來得太快。“曲折”才是故事吸引讀者、精彩耐讀的緣由。任何故事的鋪陳,都要做到一波三折:“前進——障礙一——克服——障礙二——再克服——障礙三——繼續克服——成功”。幾經挫折,才能撥云見日;幾個回合,方顯精彩紛呈。在孩子閱讀的經典文本中,無不呈現出這樣的表達規律;在孩子喜歡的藝術作品中,都周而復始地套用著這樣的審美常識。

慢速特寫。在生活中,精彩的畫面常常就在一瞬間,而孩子卻不具有作家特有的洞察力。這時,作為家長,我們不妨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將即時的瞬間“撕扯”成慢鏡頭,一幀一幀地播放給孩子看,讓孩子觀察到場景中主要人物動作和表情的漸進變化。譬如灌籃的一瞬間、足球踢進球門的一剎那,引導孩子用一系列的連貫動作描述出來,用豐富的面部特寫呈現出來,三秒的瞬間就會在文字中被拉長為三分鐘的精彩,甚至還原到三十分鐘的來龍去脈。
形象分解。在孩子的筆下,經常會出現“心曠神怡”“回味無窮”等抽象的字眼,這是一個兒童內在感覺的閃現。因為這些詞語的出現,孩子的習作就此大大縮水。因此,作為家長,要在此處,引導孩子將自己看不見、摸不著的感覺具體化、形象化,習作就會因此“加長”和“豐滿”。譬如春風中的花香,可以將一個“香”字分解成直觀可感的形象——桃花仙子身著粉色的彩妝,綻開燦爛的笑臉,歡迎翩翩而來的五彩斑斕的蝴蝶姑娘;百合仙子一身雪白的長裙,擺動著細長身姿,向所有參加舞會的來賓點頭致意……化無形為有形,變靜態為動態,所謂的具體和生動就可以這樣如約而至。
“漫寫”發生在孩子剛剛踏上寫作之路的初級階段,而“慢寫”則是孩子寫作能力走向發展的必然選擇。從“漫寫”到“慢寫”,是感性走向理智的過程、出格走向入格的過程,是一個孩子習作實現華麗轉身的關鍵節點。
(作者系江蘇省特級教師,“童化作文”教學的倡導者,其中《童化作文:浸潤兒童心靈的作文教學》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培計劃”推薦課程資源。)
編輯朱璐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