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樹森
·卷首語·
致青年醫務及科研工作者的一封信
鄭樹森
青年醫務和科研工作者,你們好!以下是我行醫數十載關于臨床與科研相結合的一點體會和看法,謹與廣大青年學者共勉。
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雖說時勢造英雄,但時勢和環境對于每個人均有不同,問題是你們需要認清時勢,抓住機會。
“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成功源自興趣,強烈的好奇心和濃厚的興趣是推動科研人員不斷探索的源動力。當你面對陌生的現象時,好奇心驅使你情不自禁地想去探其究竟,興趣鞭策你迫不及待地想去設計實驗。也只有這樣,才能激勵你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直至揭開謎底。在華西讀博的階段,是我科研發展及成熟階段,懷著對臨床實驗的探究心我閱讀了大量的外文文獻,也培養了我臨床-科研交叉性思維。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繆以千里”,細節決定成敗。優秀的科研人員在科研過程中必定重視細節,大到實驗時有序地設計步驟,小到投稿時斟酌字句,只有注重“精”、“細”,做到精益求精,才能事半功倍。在香港大學瑪麗醫院求學時我主刀完成豬肝移植200余例,時常吃住在實驗室,通過觀察移植后情況改進移植技術,最終有機會作為第一助手完成香港首例臨床肝移植,并開始了我肝臟移植的職業生涯。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嚴謹求實,實事求是的科研態度是科研之本。科研人員的畢生事業就是追求真理,而真理來源是科學實踐,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不弄虛作假,不虛夸浮躁,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更苦的努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由衷地期待著你們不斷取得進步!
本人外科事業長期探索過程中的一些成功,得益于浙大一院老一輩臨床專家打下的堅實基礎,為我從事外科專業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我們需要傳承前輩的醫術和仁心,不斷創新發展。在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下,醫院逐步成為醫學生命科學研究的前沿。我深知,創建一個高水平科研團隊對醫院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科研團隊高效地運行,才能緊跟國際科學前沿,促進創新思想、創新成果的產生和轉化。因此我特別注重和強調團隊的重要性,努力搭建一個更好的科研平臺,加強學術交流,幫助更多青年學者更快速、更健康地成長。
寫于“2015國際器官保護研究與轉化醫學青年論壇”
2015年12月10日
(整理: 俞桂飛 李建輝 鮑夏茜)
鄭樹森. 致青年醫務及科研工作者的一封信[J/CD]. 中華移植雜志: 電子版, 2016,10(1):1.
10.3877/cma.j.issn.1674-3903.2016.01.001
310003 杭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肝膽胰外科
鄭樹森,Email:zyzss@z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