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城市拯救校園中男子氣概
由于擔心缺少男老師會造就一代膽小怕事、以自我為中心、柔弱不堪的男孩,多地教育工作者正在課堂中努力強化傳統男性角色和價值觀。
在鄭州,學校要求男生承諾要像一個“真正的男人”;在上海,校長們正在嘗試只有男學生的班級;在杭州,有名為“西點男孩”的夏令營,營訓是“我們把男孩變成男人”。
當前,全國各地的教育官員們正在積極招募男老師。對更多以男性為中心的教育的呼吁引發了一場有關性別平等和社會身份的廣泛討論,這反映出當前社會對于男孩的普遍擔憂。盡管計劃生育政策以及更加喜歡男孩的文化使得男孩數量超過女孩,但他們在學習上的表現卻一直落后于女孩。
那種認為女老師遠多于男老師將會給男孩帶來負面影響的觀點,引發了激烈反應。家長們批評學校灌輸死板的男子氣概和性別概念,女性教育工作者則批評學校以優厚條件吸引更多男老師是性別歧視。
盡管男老師的缺少是一個全球現象,但這種不平衡在國內尤其明顯。2012年一項調查顯示,在城市地區,80%的教職崗位被女性占據。
在一些地區,學校認為,學生們表現不好是因為他們缺乏男性榜樣。在高考中,男孩成績一直不如女孩。上海社科院2012年的調查顯示,學習成績不平衡早在三年級就開始顯現。
盡管如此,現在仍不清楚孩子們是否會從同性老師中獲得學術益處。2008年英國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男性教師與男學生學習成績提高之間并沒有聯系。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孫云曉說,中國學生愈發遠離包括他們父親在內的男人榜樣。她說:“孩子們的發展不僅需要女老師,也需要男老師。”
(文/王曉雄據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