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宓?朱小杰

我曾經設計過一把錢椅,不僅是對明式圈椅的傳承,也更想表達莊子“然則我內直而外曲,成而上比”的意境。“取相于錢,外圓內方”就是對這把椅子很好的概括,也傳遞著做人處世的藝術,把高尚的品格用委婉的方式表達出來,無論身處何地,高與低、富與貧、吉與兇。椅子以中國傳統家具為原點,寥寥幾筆將明式圈椅的精神勾勒出來。設計、制作這把椅子,不僅僅為了實用,而是自覺而為,并樂此不疲。
在我看來,匠,其實就是手藝。而且手藝人、匠人、設計師從不曾分家。一個設計師首先得是個手藝人,我就是個手藝人,只是我把內心的需要通過家具的形式表達出來。我很尊重日本的設計師Yamakawa,世界上沒有人能在藤器家具的制作上超越他。看到他的作品,你會感動,因為他把自己與藤結合在了一起。我也喜歡他的設計,大到建筑,小到蒼蠅拍。從他的作品中,能看到生活的實質。我也很喜歡安藤忠雄,他們的經歷告訴我,“當一件設計稿完成的時候又得擔心施工了”,這讓人明白設計不僅僅是畫圖紙。當然還有許多其他設計師,他們都是用設計創造生活的手藝人,不跟隨潮流、尊重傳統、承襲文化、欣賞自然。
現在,很多年輕設計師開始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力量,設計出了很多讓人難忘的作品。但繼承民族文化,也是很重要的,沒有繼承,不可能創新。中國其實是具有“匠人精神”的民族,明式家具又最能體現中國的器物精神。簡潔的線條、恰當的裝飾,超越了時空,在世界家具史上留名。但這畢竟已成為歷史,我們只能在傳承的基礎上,思考如何讓其有著當代的工藝與生活習慣。
我很喜歡一句話,“你往后看多遠,你往前就能看多遠。”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文明,足以讓我們感到無比自豪,可惜很多人不愿向后看。想要延續手工藝,必須堅持自己的傳統文化,再結合當代的生活方式與工業技術,當然還得有精神、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