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物抵心》
【日】赤木明登 著 蕾克 譯 │ 湖南美術出版社 │ 56元
手藝人眼中的美物究竟是什么樣的?他們又為何數十年如一日地執著于此?十年間,日本國寶級漆器大師赤木明登,走訪了十多位手藝人好友,便有了這本美得令人怦然心動的書。
陶藝家安藤雅信的作品無所拘泥,帶著從融通無礙中誕生的至上之美;鍛金師長谷川竹次郎用南鐐銀打造的全套茶席用具,全都能妥妥地放進燒水用的水壺里;面料設計師真木千秋擅于利用素材,織出一匹匹充滿個性的布……“真正的美物可能是無心之作,是手藝人本性的自然流露。物件是否美,可能取決于手藝人的技藝,也可能是他們用手給物滲入的心魂或生命?!背嗄久鞯且允炙嚾说囊暯侨グl掘和論述真正的美物,引領讀者進入一流手藝人的世界。
全書亦如手藝人的作品一般耐人玩味:全彩內頁,裝幀精美,圖文賞心悅目。在附錄中,還收集有手藝人的聯系方式,幫助讀者進一步了解他們。
《觀復貓:博物館的貓館長》
馬未都 著 │ 中信出版社 │ 45元
睡的是明晚期黃花梨羅漢床,坐的是清乾隆紫檀屏風小寶座,練瑜伽用的是紫檀小凳……花肥肥、黑包包、黃槍槍、藍條條、麻條條、云朵朵,它們先后被馬未都收留,并一步步成長為有文化的“貓館長”。它們在博物館中都發生了什么樣的趣事?聽馬未都講述各具特色的貓館長們帶給我們的暖心、歡樂和感動。
《味外之味》
朱振藩 著 │ 三聯書店 │ 32元
有著“食神”之稱的朱振藩,平生雅好文史,尤醉心于佳肴,以“愛吃、能吃、敢吃、懂吃”聞名于中華美食界。在書中,他細說評點了中華飲食之美,亦穿插卓別林、孫中山、郁達夫等食客的口味講究和吃食故事。入于肚腹,出于典籍。歷史味、名流味、庶民味、傳統味……融諸味于一爐,讓人讀后感覺味外之味,大有趣味。
《圖解臺灣民俗》
李文環 林怡君 著 │ 陜西人民出版社 │ 38元
在中國臺灣,一年中的每個月都有一個很好聽的別名,代表著不同的民俗寓意。本書按照時間順序,從正月初一講起,詳細介紹了一年中的重要節日、傳統習俗、慶祝儀式等,全面呈現了臺灣民俗風情和人們的生活軌跡。書中配有200多張手繪插圖,將臺灣民俗真實重現,使得本書閱讀起來鮮活生動、趣味十足。
《漸漸消失的匠人行當》
張超 編著 │ 北京工業大學 │ 28元
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曾涌現出諸多行當和匠人。本書收錄了84種已經在我們生活中消失或者瀕臨消失的行當和匠人,如彈花匠、纖夫、織布匠、繅絲匠……在那個還沒有實現機械化的年代,這些曾經創造過輝煌的行當或匠人,有著怎么的起源、發展、衰亡的過程,又有哪些傳說和規矩,書中將一一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