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總工會 張秀萍
?
立足需求突出特色注重實效全力打造女職工服務品牌項目
□北京市總工會張秀萍
近年來,北京市總工會女職工委員會在全總女職工部的關懷指導下,市總工會黨組的堅強領導下,主動適應新常態,堅持以女職工需求為導向、銳意改革創新,整合社會資源、滿足多元需求,打造了一批“有品牌、有特色、有機制、有成效”的女職工服務項目。
我們按照困難女職工的不同類別,開發了三個關愛服務項目。一是提高市總工會對單親困難女職工和困難女農民工的生活救助標準,各項救助標準均比普通困難職工應急救助標準上浮50%。二是啟動了“關愛女性健康,共建和諧家庭——首都女職工婦科病與乳腺疾病免費(優惠)體檢”項目,協調多家醫療機構為以外來務工女性為主的五萬多名女職工進行了婦科病與乳腺疾病免費體檢。三是在全總女職工部專項困難幫扶資金的基礎上,進一步協調社會資源,在北京市溫暖基金會旗下針對單親困難女職工子女就學建立了“淦清助學基金”和“京漢單親母親愛心基金”專項基金,自2010年以來,籌集資金約2000萬元,總計3000多名單親困難女職工子女得到了就學資助,初步實現了全市單親困難女職工子女就學問題的全程救助和全面覆蓋。
“首都女職工流動課堂”通過發布流動課堂師資庫、聘請專家現場授課、制作發放教學光盤等形式,把素質教育送到廣大女職工身邊。目前已經建立起匯集200多名專家組成的師資庫,科目總量達500門以上,涵蓋了多個學科領域。并通過多種形式豐富教學內容,增加免費課程,滿足女職工日益多元化的學習培訓需求。僅2015年,基層工會依托流動課堂師資庫共舉辦各類講座近200場(其中80余場免費講座)。2012年榮獲北京市建設學習型城市工作領導小組頒發的“首都市民學習品牌”稱號。
2014年初,我市全面啟動實施“母嬰關愛室”(媽咪屋)建設工作,目前“母嬰關愛室”達到了700多家,涵蓋了各類企事業單位和包括大型商場、長途汽車站、公園、體育本場刊館記、者銀行付、少醫瑋療機彭構程、工通會訊服員務李站惠在欣內的蔡約穎60家公共場所。“母嬰關愛室”為職場女性提供了私密、衛生、舒適、安全的休息哺乳場所,給予了更加人性化的溫馨服務,被納入了北京市政府的折子工程。“母嬰關愛室”合作單位還走進企事業單位和社區,舉辦了40多場以關愛女性、關愛母嬰為主題的系列活動。
職工子女假期托管班是由用人單位(街道社區)提供場地,負責具體運行管理監督,由市總工會以購買服務方式推薦社會組織,由社會組織提供具體教育培訓的服務項目。2015年,女職工部在職工單位內部和社區分別做了5個試點,不僅使職工的子女假期有人看管,還能接受社會組織的專業化指導,同時也充分發揮出了工會組織在創新社會管理中的積極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市總黨組對試點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將職工子女假期托管工作列入了2016年工會提高精準服務的重點工作項目,明確由女工部負責統籌整體工作,社會工作部具體負責購買社會服務,職工服務中心負責志愿者招聘工作,部門之間通力協作,進一步擴大托管班的覆蓋面,使更多的職工受益。
幾年來,經過各級工會女職工組織的努力,女職工服務品牌項目在社會上廣受贊譽,吸引了大批媒體點贊。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是主動借勢借力,加大源頭參與力度。加強與政府職能部門的聯系合作,積極主動建言獻策是工會履行維護職能的職責所在。我們聯合市婦兒工委下發了《關于在公共場所開展“母嬰關愛室”建設工作的通知》,相繼召開了研討會和現場推進會,有力推動“母嬰關愛室”建設工作由單位內部發展到公共場所。目前,北京市“十三五”時期婦女和兒童發展規劃討論稿已采納了工會關于提高女職工婦科體檢覆蓋面和體檢質量,將公共場所配備相對獨立的哺乳設施納入政府公共服務體系等建議。
二是協調社會資源,發揮工會樞紐型社會組織的優勢。打造開放式、社會化的工作格局是增強工會組織影響力的有效形式。近年來,隨著工會工作品牌效應和社會影響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社會組織主動尋求與市總工會合作,共同開發公益項目,例如,職工子女假期托管項目在社會專業培訓機構的運作下,不僅為家長排憂解難,為孩子們豐富假期生活,更展示了工會組織竭誠服務職工的組織優勢。
三是融入工會工作全局,在融入中彰顯特色、打造品牌。將女職工關愛服務項目與工會工作全局相融合,是爭取人財物保障、形成工作合力的有效途徑。2016年市總工會還將預計投入資金近400萬元用于女職工關愛項目的發展,我們充分利用基層工會職工之家和工會服務站人員、場地、設施、經費的優勢,推動“母嬰關愛室”、女職工心理咨詢室、職工子女假期托管服務和流動大講堂等品牌工作,努力代表好、維護好女職工的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
四是滿足多元化需求,提高精準化服務能力水平。只有堅持以女職工需求為導向,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職工多元化需求。例如,市總工會“金秋助學”補助高中及以上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困難職工家庭每個子女2000元/學年,女職工委員會針對單親困難女職工子女不同學業的不同開銷進行了詳細的分類,按照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高等教育階段,分別給予3000元、300元、2000元、4000元的補助,將關愛項目做得更加務實精準有效。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項目制、普惠制、社會化的運作方式,以服務增進感情、鞏固陣地、凝聚人心,不斷增強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職工排憂解難,使更多的女職工受益、讓更多的女職工滿意,切實當好女職工的“娘家人”。

市總女工部領導慰問困難女工

市總女工部組織的暑期托管班

溫馨的『母嬰關愛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