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陽 朱 雁
?
鍥而不舍的“狀元郎”
□宋陽朱雁

孫崎峰——北京公交集團第三客運分公司第十三車隊特9路外環的一名駕駛員,從2008年從事駕駛員崗位至今,他已經安全行車28萬公里。
孫崎峰曾是一名軍人,軍隊艱苦的訓練和嚴格的紀律作風磨煉了他的意志,養成了他較強的自律性和吃苦耐勞的品質。成為一名公交駕駛員后,他把這些良好習慣和優秀品質帶到工作當中,對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精益求精。去年,孫琦峰所在車隊更換了一批新車,在使用的過程中,駕駛員們都反映新車的后視鏡存在著視角窄小的問題,非常不方便觀察。他靈機一動,想到有的私家車車主為了方便倒車會在后視鏡上裝上小圓鏡,那么“妙招”在公交車上是否也適用呢?“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他立即買來幾套小圓鏡安裝在新車上,經過測試,車輛轉彎通過路口時,駕駛員能夠通過“改良”后的后視鏡獲得更為寬廣的視角。測試成功后,他立刻將“妙招”與其他駕駛員分享,并自費購買了近百套小圓鏡發給大家伙兒,協助他們將鏡子安裝在新車上,大家紛紛夸贊他小竅門解決了大難題!
作為車隊的聯組長,他處處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無論是從整車愛車還是車廂服務,他都要求自己做的比別人出色,為此,他付出了比其他人多出幾倍的辛苦。就拿整車愛車來說,車輛在他的心目中已經超出了“生產工具”的定義,他把它當做親密戰友、親生兄弟。每次上班,他都會早早的來到車隊,打來清水,拿來抹布,把車廂內外擦拭的光亮如新,就算是在寒風呼嘯的冬天,他也始終如一。同事們紛紛勸他,“頭班車幾乎沒有乘客坐,何必這么較真呢?”他說,“在部隊時,槍是我的‘伙計’,現在,車就是我的‘伙計’,我怎么能讓它邋里邋遢的出門呢?”干凈整潔的車廂環境給乘客帶來了清爽的心情,每年,車隊都會接到許多乘客對他的來電表揚。
2015年11月份,第七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公交駕駛員技能大賽在北京舉行。此次大賽設立了理論考核和技能考核兩個大項,其中技能操作考核主要包括駕駛技能、駕駛技巧、模擬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汽車檢驗4個項目。一百多項考核指標,涵蓋了專業知識、駕駛技巧、心理素質等多個方面,這些指標給參賽選手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孫琦峰報名參賽后積極備戰,利用業余時間,他購買了與車輛技術相關的書籍自學,一有空就和老司機、修理工討論車輛駕駛和修理保養方面的問題。為了提高駕駛技術,在車輛進出站時,只要站臺滿足條件,他每次進站時都努力達到“車輛離站臺30公分”的標準。特9路外環共有38個站位,孫崎峰一天運營2圈,相當于每天練習進出站76次,絕技就是在這樣一次次的自我嚴苛要求中練就的。通過集團公司層層選拔,孫崎峰和另外一名駕駛員代表北京公交集團參賽,“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用自己高超的駕駛技術和過硬的心理素質,一路過關斬將,從來自全國25個省市的50名精英選手中脫穎而出,一舉拿下了比賽的第一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狀元郎”。
比賽結束后,他重又回到了自己平凡的崗位,在每一處站臺、每一個拐彎、每一道坡坎上,繼續為心中的夢想努力著。利用休息空檔和下班時間,他向技術隊長和保修工請教有關機械性能變化的知識,向老司機和節油標兵請教節油方法和竅門,對于運營線路中的每一處特殊路段,他仔細觀察信號燈的變化規律,認真記錄路面情況,反復嘗試和探索油門、離合器、剎車、變速的最佳配合度。車隊的同事對他的這種拼勁兒很不可理解,“都已經拿到冠軍了,還這么努力干什么呢?”他憨厚的笑了笑,“我現在只是駕駛技術的狀元,我還想做節能降耗的狀元呢!”
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孫琦峰用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精神,去追逐自己心中一個又一個夢想。他說,“榮譽不代表終點,而是意味著新的開始,人生有很多山峰要攀爬。我要登上下一座山的山頂,去眺望遠方秀美的風景!”
特約欄目主持袁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