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劍和
?
學習倦怠需警惕
文章劍和

曉松剛進入高三時信心十足、精神飽滿,但到了高考最后的沖刺階段,卻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懶”了:懶得上課、懶得看書、懶得做題,甚至連以前最喜歡的考試也不愿參加了。
對學習的厭倦讓曉松對什么事都提不起勁來,而且最近一段時間總是睡不好覺,經常發牢騷、發無名火。這種情況讓曉松覺得自己像一潭死水,沒有任何波瀾和起伏,似乎就是在等待枯竭的那一天。
長時間高強度的學習和過度緊張會使個體出現疲乏、焦慮等情況,導致學習能力下降甚至身心衰竭,這種現象被稱為倦怠心理。
學習倦怠雖然不是病,但對人有很大負面作用。輕則讓人失去學習興趣,產生疲勞感;重則會導致人嗜睡或失眠、記憶力下降甚至嘔吐。
造成學習倦怠的誘因通常有以下幾種:學習不能獲得老師、同學或父母的認可;學習任務不具有挑戰性,體驗不到快樂和成功;學習負擔太重;成績沒有進步和起色,甚至是退步;對師生之間的溝通狀況不滿意;與家人的關系不融洽等。
1.善于調整心態。學習倦怠與否關鍵在于是否有正確的態度,只要態度正確,就能化挫敗為樂觀。如肯定自己的進步,找出存在的問題及時彌補,自覺地控制自己,以明確的目標、良好的意志力調節自己。
2.精選典型習題,克服復習倦怠。高三復習期間,各種各樣的考試撲面而來,容易讓人疲憊。因此,應精選有代表性的習題。建議復習中多做中檔題,通過訓練復習提高解題技巧和準確性,優化解題思路和方法。
3.保持適當的壓力。適當的壓力既能充分調動個人的潛能,又是實現目標的動力。
4.注意睡眠與運動。高三學子應每天保證一小時左右的體育鍛煉,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
5.制定科學合理的計劃。合理的復習計劃不僅可以從整體上把握高考復習的全過程,還有助于集中精力,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