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蓮英
摘 要:在低碳經濟時代,許多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步伐,而變革原有財務管理模式,已成為許多企業適應新社會發展要求的舉措。鑒于此,本文主要對低碳經濟背景下礦山企業引入綠色財務管理的若干問題進行了探討,以期為同行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低碳背景;礦山企業;綠色財務管理
低碳革命的到來,給傳統經濟發展模式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低碳經濟時代的最大特點是重視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關系,要求發展應以不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為前提。為此,許多企業也開始變革過去的經濟發展模式及管理模式,以更好地適應低碳經濟時代的發展。
一、礦山企業引入綠色財務管理的必要性
(一)適應低碳經濟發展的要求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破壞的日益加劇,國家已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提倡發展低碳經濟。同時,人們對綠色消費、綠色食品等理念的理解更加深入,許多污染嚴重或環保指標不達標的產品被禁止銷售,與之相關的產業也可能破產或瀕臨破產。為此,礦山企業引入綠色財務管理就成為必然。
(二)自身發展的要求
很大程度上而言,經濟發展與財務管理密切相關,科學的財務管理措施對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礦山企業原本的財務管理已不適合當前低碳經濟發展的要求,引入綠色財務管理勢在必行。
二、綠色財務管理的內容
所謂綠色財務管理,是將環境保護、社會效益、有效的資源及社會效益等因素融入財務管理的工作的一種模式[1]。
(一)綠色籌資
企業在投資過程中引入可持續發展戰略,吸引投資者注意,以達到籌集資金目的的一項活動,稱為綠色籌資[2]。在選擇籌資渠道與方式時,企業必須緊密結合外部經濟環境與自身發展情況而確定。常見的籌資方式包括:利用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在開發項目上獲得低息或者政策性貸款;利用國家對煤礦產業的政策,獲得專項性撥款;還能利用綠色股票、綠色債券等方式募得資金。
(二)綠色投資
在低碳經濟時代,企業在成本方面還增加了一項——生態環境保護成本,而企業在此基礎上采取的投資模式,稱為綠色投資[3]。現階段,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投資、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投資,是現階段的兩大綠色投資方向。礦山企業既是高耗費企業,也是高污染類型企業。為此,在投資方面應包括生活污水處理站、礦井水處理站的投資,機械、設備與工藝的投資等,從而可以有效回收礦物資源,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三)綠色營運
在資金的運營中,企業需要保持動態的平衡,確保不出現生態環境問題,則為綠色營運。為了做到動態平衡,既要對現金流入量進行合理的估算,也要對現金流出量進行合理估算,特別是綠色流量。比如,礦山企業必須考慮到樹立環保形象與增加現金流量之間的關系,考慮到綠色宣傳費用、綠色設備購置與運行費用等環保成本,實現從采購到生產,再到銷售的綠色管理理念。
(四)綠色分配
企業借助合理的綠色利潤分配政策,實現宣傳環保知識的目的,形成綠色積累,為礦山企業再發展提供寶貴財富,這就是綠色分配。具體來說,包括4個方面:①綠色股利的發放順序在普通股利前,但又在優先股利后;②早期綠色投資者在分配比例上應比晚期投資者高,吸引更多投資者加入投資隊伍;③綠色債權人可享有按比例分配利潤的權利;④企業可提取綠色公積金與綠色公益金,為后續發展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4]。
三、礦山企業綠色財務管理的瓶頸
盡管大多數企業都對綠色財務管理模式的優勢有了較好的理解,但目前仍缺少一套完善的綠色財務管理思想,故在實施方面也只是單環節進行。造成該現象的原因較多,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缺乏有效的綠色財務制度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良好的制度是企業有效開展各項管理活動的制度前提。若想發展綠色經濟,首先要求有相關的制度及規范,為綠色財務管理的實施提供制度保障。然而,我國在綠色財務管理內容方面,卻缺乏一套有用的規范,仍以傳統規范為主,并未出臺新的綠色財務制度,在很大程度影響了綠色財務管理的實施及進一步發展。
(二)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
礦山企業若想順利實現綠色財務管理,還需要有效的監督手段,包括政府、行業及企業自身方面。在實施初期,往往只看見企業在綠色費用方面的投入,但在收益方面并不顯著,此時需要政府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實際上,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政府管理部門的能力并不強。比如,制度方面的欠缺,使得政府無法監督或者處罰對生態環境造成危害的企業,降低了企業的違法成本,大多數企業基本不會主動采用綠色財務管理模式。
另外,我國的礦業協會在這方面的地位及職能也較低,也在很大程度制約了綠色財務管理理念的推廣。至于企業自身,由于剛剛起步,監管方面的職能仍較弱,更很難擔起大任。
(三)礦山企業自身實力不強
企業自身的實力程度也是影響其綠色財務管理活動開展情況的關鍵因素。一般來說,影響企業經濟實力的因素主要包括這幾個:資金、科學技術、人員素質。第一,企業的管理人員文化素質、業務素質及思想意識水平如何,都會對企業綠色財務管理的推行產生直接性影響。在許多礦山企業中,仍有一大部分管理者未樹立正確的生態保護意識,加上缺乏專業培訓,無法對一些生態問題進行準確的預測與估算。第二,我國許多礦山企業在技術方面仍較落后,若想實現綠色財務管理,必須對原有生產工藝、污染監測等工作進行改進,而這必然需要增加大量的成本及資金投入。
四、礦山企業做好綠色財務管理工作的方法
(一)重視綠色文化的培植與普及
任何一個企業在發展中都會形成自身的文化,也是管理者實施各項經濟管理活動的文化指導方針。因此,若想實現綠色財務管理,積極宣傳與培植綠色文化非常重要。第一,要求管理者樹立科學的綠色文化理念,正確認識環境發展與企業發展的關系,才能以此為理論指導,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達到促進經濟發展與保護生態環境的雙重目的。第二,重視對財務人員的綠色文化宣傳,使其對環境保護、環保風險、可持續發展等系列理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在財務預測、財務控制及財務決策等各項財務工作中始終堅持該理念,為早日實現綠色財務管理奠定堅實基礎。第三,重視對其他人員的宣傳,使全體人員共同參與到企業的綠色財務管理活動中。
(二)對原來理財目標進行變革,樹立新的理財目標
在低碳環境下,環境保護成為企業發展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人們也更加傾向于青睞綠色食品。然而,礦山企業長期以來存在較大的一個問題就是缺乏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針對這種情況,礦山企業必須對原來的理財理念與目標進行變革,植入綠色理財理念。新的理財目標應該是在原本理財目標的基礎上,增加社會和生態效益,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發展經濟,實現經濟、社會及生態效益的最大化。
(三)實行綠色會計
在以往的發展中,礦山企業大多以自然資源的開采為主要工作,環境污染較重,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引入綠色財務管理,實行綠色會計非常必要。綠色會計由會計學和環境經濟學組合而成,它強調自然資源是具有有限性、稀缺性特征的,要求我們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而核算對象變成了維護生態平衡、優化生態環境。只有在此前提下,綠色財務管理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實。
五、小結
隨著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礦山企業作為我國的重要生產部門,若想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引入綠色財務管理具有必然性、迫切性。只有真正實行綠色財務管理,才能進一步提高企業各項經濟政策的合理性、科學性,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作者單位:靈寶黃金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封永紅.低碳經濟下綠色財務管理初探[J].商場現代化,2014(09):121-122.
[2] 張嘉毅.基于低碳經濟視角下的企業財務管理研究[J].世界華商經濟年鑒·科技財經,2012(10):71.
[3] 吳麗健.低碳經濟環境下企業綠色財務管理研究[J].現代商業,2012(32):238.
[4] 趙蕊芬.生態文明理念下煤炭企業綠色財務管理探討[J].會計之友,2013(36):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