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偉漫
摘 要:隨著外包服務業在世界各國地位的增加,服務外包在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熱點的同時,也成為了長株潭“兩型社會”發展的亮點。本文在得出相關啟示的基礎上,提出了長株潭服務外包的發展對策,為長株潭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做出自己的一些奉獻。
關鍵詞:服務外包;產業集群
一、長株潭服務外包產業的現狀
源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業務外包管理思想,自得以在西方大型企業中運用以來,非核心業務外包逐漸為西方大多數企業所運用且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在當今世界五百強的企業里,就有超過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企業把非核心業務交給社會化的第三方公司來運行。外包作為一種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提升企業核心能力的戰略手段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目標和企業重要的商業措施。
外包,國外很多學者都曾對其下過定義,雖然學術界對外包概念的界定不統一,但其本質是相同的。就是在企業內部資源一定的情況下,為了爭取到更大的競爭優勢,僅保留自身最具競爭優勢的核心優勢,對于其他資源則依靠于外部最優秀的專業化媒介,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增強企業自身對環境應變能力的一種管理模式。
二、長株潭試驗區服務外包產業集群的SWOT分析
(一)長株潭試驗區發展服務外包的優勢
1.區位優勢。長株潭試驗區自身交通優勢明顯,其位于中部地區的經濟腹地,并且處于我國的“十”字形一級發展軸線與東西和南北結合部的交匯之處,同時也是長江流域經濟帶和京廣鐵路經濟圈的交匯核心,在鐵路、水運、公路以及空運優勢都十分明顯,是名副其實的復合型交通樞紐。
2.基礎設施優勢。遠在2006年,湖南省第九次黨代會就已經提出,要大力推進長株潭能在交通同網、能源同體、信息同享、生態同建、環境同治(簡稱“新五同”)。在2009年以來,湖南省將按照適度超前及共建共享的原則,在推動“新五同”建設的同時實施“十大標志性工程”,為以后的長株潭經濟一體化提供一個強而有力的現代化基礎平臺。
3.政策法規優勢。長株潭作為中部地區外向型經濟的代表,長株潭試驗區在相關的經濟法規和政策、相關服務等方面都遙遙領先。當前來看,國家和政府目前已經確定要將長沙、株洲、湘潭列入到國家老工業基地改造計劃中,這也是國家在以實際行動支持中部崛起中的長株潭。
(二)長株潭試驗區發展服務外包的劣勢
1.缺乏對于服務外包的優先意識。長期以來,長株潭一直在堅持以工業為主導的相關戰略,雖然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忽略了服務外包業發展的重要性。如此的思維模式使得戰略意識沒有及時地根據當下新時期經濟發展的需要獲得更新和發展,承接服務產業轉移的發展稍顯緩慢。
2.缺乏高層次技術人才和復合型人才。一方面是人才結構不合理,服務外包對于人才的需求量大,同時對于他們的要求也高,市場上的人力資源并不能完全滿足,供求達不到平衡。就軟件產業舉例說明,目前軟件產業對人才的需求是以金字塔形結構呈現的,與之相反的是軟件人才的供給類型卻是橄欖型,也就是位于產業上層的軟件架構師、系統設計師等嚴重缺乏,而處于中間的系統工程師等相對過多,供大于求。
3.產業布局欠合理,不能發揮集聚效用。同一產業的集聚效能夠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從服務外包的角度來看也是受益匪淺。然而目前湖南服務外包發展的布局比較分散,企業不具規模,缺少龍頭企業和領導品牌。
(三)長株潭試驗區發展服務外包的機會
首先是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的到來。有數據表明,全世界范圍內平均每周有10家以上的企業可能去往離岸目的地進行實地考察。世界范圍內的服務外包業加速向印度、愛爾蘭、中國等低成本國家和地區迅速轉移。目前,印度、愛爾蘭已走在服務業外包浪潮的前面。由于我國政治穩定,經濟快速增長,特別是在成本、人力資源、產業發展環境等方面的優勢,眾多跨國公已將中國作為外包轉移的重點承接地。其次為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創造了外在條件。在 “十三五”規劃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仍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長株潭試驗區大力發展服務外包業,既響應了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號召,也成為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的重要對策。
三、長株潭區域性服務外包產業集群保障措施
針對長株潭地區在服務外包產業集群方面的劣勢,有針對性地提出以下四個方面的對策,為長株潭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做出保障。
(一)提高長株潭對于服務外包的戰略意識。 服務外包一方面有利于促進湖南的產業結構升級,促進“兩型社會”建設。雖然能耗只相當于制造業的五分之一,服務外包的貢獻值卻高達加工制造業的二十多倍,大力發展服務外包業,可以使得制造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的進程。另一方面有利于優化對外貿易增長形式,出現更多新的出口增長點。此外,還能有效避免貿易摩擦不斷增加等難題,保持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從而成為新的出口增長動力源。
(二)增強長株潭地區對高層次和復合型人才的吸引力。當今的經濟全球化是是一個以知識創新為主宰的信息社會,是一個創造和需要高層次和復合型人才的時代。掌握多學科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在這個時代更加的得心應手,享受這個時代賦予他的使命和完成身上的任務,人才是第一生產力也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成為主流時代需求的人才,自身的價值更容易實現。長株潭地區的高校眾多,高等人才資源豐富,各方面人才齊全。但留住的人才不足,對人才的吸引力不夠。
(三)增加服務產業布局的合理性,發揮長株潭的規模效應。如何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中國城市發展中一直面臨的問題,而城市規模的大小無疑又是影響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主因之一。長株潭地區的集群效應帶來豐厚收益,但隨著外包服務經濟的發展,產業布局的局限性日益凸顯,愈發地限制規模效應。例如重復建設、基礎設施的老舊跟不上經濟發展的速度等都在要求產業升級,合理規劃長株潭這一核心區域經濟。
(四)擁有自己的品牌,放大品牌效應的廣告作用。能否充分利用自身品牌效應是判斷一個是否樹立企業形象的有效方法。市場上的消費者在一開始接觸一個品牌,會第一時間在腦海中對它有一個評價,并且會決定以后是否會繼續持久地消費。從某種意義分析,品牌效應不止代表它現有的市場,還包括它未來的發展潛力。長株潭外包服務雖然發展快速,但絕大部分都是在承接國外的品牌,很少有自己能夠在國際上立足的代表,位于產業鏈的底部,利潤微薄,不具有競爭力。(作者單位:湘潭大學)
參考文獻:
[1] 張萍,史永銘.長株潭城市群發展報告(2010)[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2] 王俊嶺,趙瑞芬中國醫藥產業集群生態化建設研究——基于低碳經濟的視角[J]經濟與管理,2011(5)
[3] 李廣瓊,余紹黔,長株潭城市群現代服務外包產業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J]商業時代,2011,(10)
[4] 余金鳳,劉林奇,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的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時代經貿,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