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羽
摘 要:本文就貴州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意義和如何促進貴州鄉村旅游的發展創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能夠為貴州經濟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關鍵詞:貴州;鄉村旅游;意義;對策
一、貴州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意義
最近幾年,鄉村旅游發展迅速,作為一個新興產業,鄉村旅游是以鄉村地域及農事相關的風土、風物、風俗、風景組合而成的鄉村風情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觀光、體驗及學習等的旅游活動。獨具特色的民俗民族文化是鄉村旅游的靈魂,鄉村旅游滿足人們享受田園風光、回歸自然、體驗民俗的愿望。在貴州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一)發展鄉村旅游有利于促進農民增收.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當地農民找到了致富門路。各地靠近城市和有旅游資源優勢的農村,都不同程度地搞起了鄉村旅游。隨著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各種資源的流動,廣大農民空閑的房屋、剩余的勞動力、自產蔬菜水果等,都派上了用場,不少農民靠辦“農家樂”蓋起了小洋樓,購買了小汽車,生活水平得到極大的提高。鄉村旅游具有勞動密集型的特點,農村富余勞動力,無論男女老少都比較容易找到適合自己干的事情。凡是鄉村旅游發展較好的農村地區,村民很少有人到外地打工的,在外學習的學生和復員軍人也都愿意回到家鄉工作,并且大量吸納了周邊村寨和外地勞動力,使富余勞動力就業離土不離鄉。西江千戶苗寨、興義萬峰林、平壩天龍屯堡、安順舊州古鎮等地居民,大多從事與鄉村旅游相關的餐飲、交通,向導等工作,既照顧了家庭,又實現了就地就業,經濟收入大大提高。
(二)發展鄉村旅游可以帶動貴州旅游特色產品生產與銷售.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可以促進旅游特色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如:赤水市利用“十丈洞”“四洞溝”“燕子巖”等得天獨厚的資源發展鄉村旅游的同時,使當地的竹扇,竹工藝品成為廣大游客喜愛紛紛購買的旅游商品。而都勻、鳳岡等地,利用當地的茶葉資源,開展鄉村旅游,不僅發展了當地的旅游業,同時使茶葉成為旅游熱銷品。再如雷山縣,在發展鄉村旅游的同時,大力宣傳雷山銀球茶、苗族手工銀器等,使它們成為了游客喜愛的旅游商品;叢江縣發展鄉村旅游大力帶動了當地土特產“叢江香豬”的生產與銷售;還有威寧縣在發展鄉村旅游的同時,帶動了當地特色產品“苦蕎茶”“威寧火腿”的生產與銷售等。所以,發展鄉村旅游能夠帶動當地旅游特色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從而促進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
(三)發展鄉村旅游有利于促進貴州農村產業結構優化.由種糧為主轉向種養殖業全面發展。由于蔬菜、水果、雞、魚、肉、蛋等農副產品以及花卉、中藥材等有了更高的經濟效益,農民朋友看準市場,什么賺錢就種什么,出現直接與市場對接的種植養殖專業戶、專業村,提高了農產品經濟效益, 如“大蒜村”、“銀匠村”“天麻村”等。
由務農為主轉向農商并舉。外出旅游的人越來越多,購買力也在不斷的增強,為滿足游客需求,游客買什么,村民就生產加工什么土特產品和工藝品,如甕安的黃粑、綏陽空心面的生產,促使加工業成為村鎮及縣域產業,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
由傳統農業為主轉向現代農業。為吸引游客觀光游覽和放心消費,貴州各地大力發展觀光農業、生態農業,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描繪出田園風光與山水風光渾相輔相成的美麗景象,如貴陽市白云區“蓬萊仙界”、遵義市“臺灣村”等地就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典型代表。
二、促進貴州鄉村旅游健康發展的對策思路
(一)做到科學規劃,合理布局
目前,貴州鄉村旅游在開發上基本是各自為政,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模式雷同,效益低下,同質化現象很普遍。加強對鄉村旅游發展的合理規劃,應該立足貴州的特色,以市場為導向,使地區的資源環境特色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旅游小城鎮,是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載體和支撐點,如龍里“雙龍古鎮”、清鎮“時光貴州”等都帶動了周邊經濟的繁榮。所以我們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重點發展”的原則,結合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的需要做好規劃。引導農民和開發業主充分發揮區域、區位優勢,因地、因資源發展鄉村旅游。
(二)政策扶持,強化投入
鄉村旅游的發展,光靠農民單打獨斗是不行的,我們要將發展貴州鄉村旅游納入各地黨委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門的重要工作議程,各級政府要把鄉村旅游作為新興產業來扶持,要出臺一系列的獎勵、扶持政策,如項目優先、審批優先、收費減免、以獎代補等政策,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同時,強化貴州鄉村旅游發展與新農村建設、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結合,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生態建設項目、生態農業發展項目,向鄉村旅游發展重點區域傾斜。農村放心店、農村社區衛生網點建設等要重點向鄉村旅游發展相對集中、發展前景好的區域延伸。
(三)挖掘文化,培育品牌,提升競爭力
文化是核心,旅游是載體,以文興旅是現代旅游業發展的重要特征,鄉村旅游亦然。因此,無論是對鄉村旅游景區(點)的規劃建設,旅游產品的開發,還是對鄉村旅游活動的策劃實施,都應在深度挖掘民族風情、民俗文化、民間絕活、民間技藝等反映本土文化上下功夫,如安順儺戲文化、松桃苗族絕技、侗族大歌等,讓游客看得到、吃得到、體驗到,真正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多培育幾個像“肇興侗寨”、“天龍屯堡”、“西江苗寨”、“云舍古寨”等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品牌,不斷提升旅游產品的檔次,提高貴州鄉村旅游的文化品位和社會價值。
(四)充分利用新媒體,創新貴州鄉村旅游營銷手段
貴州周邊省份云南、四川等地鄉村旅游發展迅速,我們面臨來自各方面的競爭。在鄉村旅游人數迅速增加和鄉村旅游需求日益復雜化、高質化的今天,鄉村旅游企業應該盡快運用網絡技術,實施網絡營銷,積極推進鄉村旅游信息化建設,發展鄉村旅游電子商務,完善各類鄉村旅游預訂服務,健全信息調查制度和鄉村旅游預報制度,建立鄉村旅游咨詢服務機構,及時掌握鄉村旅游者的需求動態,提供鄉村旅游市場信息服務,實現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最準確的定位,快捷無誤地運行,提高競爭能力,開拓鄉村旅游市場。實施網絡營銷,鄉村旅游企業可為鄉村旅游者提供便捷的區域化網絡聯系方式和高度透明的區域化、全天候的服務。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投放廣告、網上推銷、網上咨詢、網上市場調查,開展鄉村旅游商務活動,大幅度降低成本,讓利于鄉村旅游者,增強貴州鄉村旅游競爭力,給老百姓帶來更多的實惠。(作者單位:貴州高速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