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佳瑋
?
以企業文化創新推動國企改革
文/孫佳瑋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企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逐漸建立起相對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企業運行質量取得了較大提升,國有企業發展逐漸和市場機制運行相融合,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當前依然存在著諸如國有資產監管體制不完善、國有資本運行效率不高、國有資產流失等各種亟待解決的問題,國有企業改革之路任重而道遠,需要企業文化的創新推動。
國有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念,其中既有積極優秀的精神,也存在著一些消極落后的思想觀念,諸如官本位思想、大鍋飯思想以及求穩不求新、危機意識淡薄等。這些落后的思想觀念已經嚴重制約著國企發展,阻礙著國企改革。而國企改革不僅要從經濟角度尋找存在的問題,也要從文化角度剖析問題根源,不僅要求制度創新,也要求文化創新。國企改革會對員工的思想觀念產生沖擊,隨著企業制度、運行機制等的改變必然會對員工思想產生相應的影響,而員工思想必須隨之改變,去適應新的管理觀念,形成新的價值觀,為國企改革的順利推行提供思想保障。所以國企改革要求企業文化進行相應的創新與變革,而且企業文化建設也應是國企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通過企業文化建設有效保障和推進國企改革順利實施。
企業文化可以影響到企業內部所有人員的思想,從而影響到國企改革。企業文化創新將推進國企改革。首先,企業文化創新將為國企改革提供思想保障。企業文化的創新將會改變員工的思想觀念,對國企改革產生認同,樹立新的共同理想與目標,形成國企改革的新理念,從而根除舊的思想觀念阻礙,緩解國企改革帶來的摩擦,將員工的思想統一到國企改革上,為實現國企改革目標而共同努力。
其次,企業文化創新是國企改革的動力。企業文化是企業具有的獨特價值觀,而企業文化創新則包括價值觀創新、企業制度創新以及行為準則創新等,通過創新形成新的價值理念,形成更具活力和競爭力的文化,而且,理念形成具有不可逆性,一旦新的理念形成,舊觀念將被完全替代,新的理念會指導企業的經營活動,指導員工行為,進而形成國企改革動力。
再次,企業文化創新能夠推進國企改革進程。國企改革是一場艱巨而持久的戰斗,將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在改革面前,必須有解放思想、不畏艱難、勇于創新、敢于開拓的闖勁。而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的核心組織部分,只有通過企業文化的塑造和潛移默化的影響,企業才能具有這些精神,企業文化創新可以通過塑造企業精神來增強企業員工的斗志,推進國企改革進程。
創新國有企業理念。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有什么樣的理念,就會指導什么樣的行為。國有企業首先要樹立“改革創新”理念,既要頂層設計、高端謀劃,又要基層員工的首創精神,以創新的膽識、創新的思維、創新的方法、創新的舉措,推進國企改革。其次,樹立“以人為本”理念,將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企業價值觀塑造的最終目標,把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作為企業的工作任務,充分尊重職工的主體性、多樣性及主觀能動性,將員工的需求同企業發展有效結合。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企業改革和發展都不僅要考慮當前利益,還要考慮長遠利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尋求競爭優勢,保持可持續發展。
樹立國有企業形象。國有企業在我國經濟體系中的地位很重要,必須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樹立誠信守法的企業形象,國有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必須誠實信用,在市場中與其他企業公平競爭,各項工作都要遵紀守法。樹立承擔責任的企業形象,國有企業屬于全民所有,不僅承擔著經濟責任,還承擔著提供稅收、創造就業崗位等重大的社會責任,通過社會責任的履行,國有企業能夠獲得政策扶持、市場開拓等方面的比較優勢。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品牌是企業文化的標識和載體,人們可以透過品牌看到企業的價值觀和文化。因此,國有企業必須注重品牌文化建設,打造品牌優勢,通過品牌增強企業的形象和競爭力。
營造改革創新文化氛圍。國有企業要建設創新型企業文化,弘揚以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弘揚“先行先試、敢破敢立”的改革精神。充分認識國企改革風險,積極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輿論導向,建立激勵改革創新的制度,寬恕改革“失誤”,鼓勵、保護和重用提拔真正改革者,創造勇于實踐、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優良文化環境,營造上下齊心、人人參與的國企改革濃厚氛圍。
國有企業關系著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人民幸福,深化改革是國有企業發展的持久動力和必然選擇。而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國企改革的動力和思想保障。因此,國有企業必須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和創新,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樹立良好企業形象,促進國有企業改革順利開展。
(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