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 娟
?
打好企業新聞宣傳工作主動仗
文/劉 娟

當今時代,文化對外體現為形象力、影響力、競爭力,對內體現為凝聚力、感召力、親和力,它是人民群眾的精神食糧,更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當前,在油田上下深入改革的關鍵時期,輿論宣傳作為文化的一部分,顯得尤為重要。
企業新聞宣傳工作是外樹形象、內增動力的重要手段,已成為許多企業管理者的共識。鉆井一公司一直把新聞宣傳作為重要工作抓好落實,廣大宣傳工作者以高度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弘揚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努力做好企業改革發展穩定中的宣傳工作。通過報刊、電視和網絡等媒體積極宣傳公司改革發展的可喜業績,用發展的戰略目標激勵員工,用改革成果和經營業績鼓舞員工,用基層生動實踐和鮮活典型實例教育引導員工,激發干部員工投身改革、促進企業發展的工作熱情。但通過深入調查研究,筆者認為還存在一些有待改進的地方,如個別企業管理者只重視生產經營工作,不重視新聞宣傳,也不愿意去總結工作經驗和亮點;個別管理者對新聞工作者的成績不能及時給予認可,削減了通訊員的干勁;個別人員認為新聞宣傳就是企業文化科的事情,有好的新聞線索,自己不動筆也不提供線索,使很多有價值的新聞線索無法及時對外報道;個別人員因崗位需要,臨時調換到宣傳崗位,有的本身并不熱愛,工作積極性也不高;新聞工作者的培訓機制不夠健全,部分人員素質偏低,在一定程度上遲滯了公司對外宣傳工作的開展。
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部分管理者思想上重視不夠,觀念不能與時俱進,重生產輕黨群的意識依然存在;受各種因素限制,培訓機會少,新聞宣傳工作者業務素質提升緩慢;激勵機制不夠完善,無法提高宣傳工作者的積極性;選用宣傳人員時,不能做到用其人、用其時、用其才,綜合考慮不夠。
觀念轉變,提高宣傳工作的領導力。企業的改革發展緊靠企業本身是不行的,它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支持,這就需要充分發揮輿論的先導作用,長期做好對外宣傳,唱響加快發展的主旋律,在社會上留下企業發展的“痕跡”,就能夠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有利于企業的發展進步。同時,能夠把員工群眾的思想統一到企業重大決策和部署上來,把員工群眾的干勁凝聚到加快發展的大局上來,形成企業萬眾一心、迎難而上、加快發展的良好氛圍。
原則把關,提高宣傳工作隊伍的實力。要選對人,杜絕人情因素,真正用那些有能力、有意愿、有毅力的人,而不是用那些通過關系只想要崗位的人,適當的時候,可以廣泛征求意見,調查是否符合崗位要求,要把那些真正酷愛新聞宣傳寫作、有一定文字功底并有意愿將來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員工吸收到宣傳隊伍中,提高整體的素質。宣傳人員一經確定,如不是提干,不要經常換崗,很多人剛熟悉業務,由于工作原因或本人吃不了辛苦,調換崗位,致使宣傳干事一直處于入門階段,對工作開展極為不利。
培訓助力,提高宣傳工作者的素質。一個單位的新聞宣傳工作要想出成績,僅靠一兩個“專職”搞新聞宣傳的人演“獨角戲”是不行的,必須依靠整支新聞宣傳隊伍的力量。因此,要注重提高宣傳隊伍整體素質,要對通訊員進行持續的專業知識培訓,除通過集體辦班、以會代訓、個別輔導等常規培訓外,更應該選送到相關培訓機構進行系統的脫產培訓,提高業務知識。此外,發揮老通訊員的典型示范作用,結合他們的切身感受,講解如何發現新聞、如何采訪、如何寫稿等,更有針對性。必要的時候,可以邀請媒體編輯記者進行指導,對稿件點評,縮短通訊員的入門過程。作為通訊員,更要堅持學習,打牢堅實的理論功底。要善于從文件、領導講話、會議材料、活動反饋、電視網絡等多渠道學習知識,掌握信息,積累經驗,將學習的效果最終體現在個人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上。
重點突出,提高新聞宣傳的整體效果。新聞宣傳最終要為企業中心工作服務,要緊密結合生產實際開展工作,使宣傳這一“務虛”的工作變得更加務實,目的性更強。為此,新聞宣傳要突出重點,貼近實際、貼近基層、貼近生活。公司主管宣傳部門應定期研究策劃一段時期的宣傳重點,圍繞企業的中心工作和階段主題工作,制定新聞宣傳重點,適時組織集中組稿,督促按期完成。對于重要工作、重大事件、重點工程等,可采取與上級新聞媒體、骨干通訊員集中撰寫等方式,深入挖掘重大題材的新聞價值,尤其是挖掘出隱藏在新聞背后的新聞價值,進行深度報道。
機制激勵,提高宣傳工作者的積極性。新聞宣傳工作非常辛苦,點燈爬格大半夜,付出的是腦力勞動,不像工人上鉆臺、打鉗子那么直觀,通訊員更多的是費心、費力、費腦,甚至在走路、吃飯都在思考稿件怎么寫。為此,企業應該建立完善獎勵機制,對在報紙重要版面刊發的重要文章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發揮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的鼓動效應,業績突出的在提干或其他待遇方面給予傾斜,以提高大家的工作熱情。
(作者單位:大慶鉆探鉆井一公司企業文化科)
(責任編輯:筱 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