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恒清
?
“第一書記”應是脫貧致富的強大引擎
崔恒清
向貧困村選派“第一書記”是扶貧攻堅的重要工作方式。“第一書記”能力如何,直接關系著扶貧攻堅的大局。前日,四川省達州市強化貧困村“第一書記”的選派管理,其中241名貧困村“第一書記”因扶貧不力被召回,并增派18名縣處級以上干部到一線督戰。此舉在當地乃至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
毫無疑問,四川達州的這一做法是值得推崇的。扶貧脫困是“十三五”時期的中心任務之一,能否打贏這一仗,村一級組織非常關鍵。因此,必須讓“第一書記”真正成為脫貧致富的領頭人。
“第一書記”必須是實干家,要牢固樹立“無功即過”思想,絕不能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念頭。村級組織是扶貧攻堅的前沿陣地,“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光有空頭口號及表面文章是不行的,只有招招落到實處,刀刀割到窮根子,消除貧困才有希望。
“第一書記”是村級組織的主心骨、領頭羊,其作用及影響是不言而喻的。“第一書記”作風正不正、工作實不實,直接關系到新農村建設的成敗以及脫貧致富的步伐。作為“第一書記”的干部,不要將出任“第一書記”當作人生跳板,要切實感受到肩上的擔子,要將老百姓的事當作自己的事,要有壓力和危機感,還要有拼命三郎的精神,將扶貧攻堅這塊硬骨頭堅決啃下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習近平總書記有“扶貧必扶智”的重要論斷,所以,“第一書記”要做一個智者。也就是說,“第一書記”必須不斷學習,從紛繁的世界和復雜形勢中把握時代的脈搏,順勢而為,研究制定出適合當地發展的方法及思路。“第一書記”還不能固步自封,要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用新的理念去指導、引領各項工作,從而把握扶貧脫困的主動權。更主要的是,要將這種理念傳遞給村民。因為有了創新思想,才能為脫貧致富積蓄后勁,才能形成強大的自我造血功能,新農村建設之路才會越走越寬廣。
衡量新農村建設的成效,農民的腰包有沒有鼓起來是首要指標,也是考核“第一書記”業績的重要標尺。“第一書記”必須將此作為一切工作的立足點,幫助、帶領村民尋找出切實可行的新途徑與新路子:一是要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讓部分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二是要發展特色農業,使農民在增產增收中獲取利益;三是要依托當地優勢發展二三產業,從這些產業中挖掘更大的發展潛力。
消除貧困的號角已經吹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就在眼前。新形勢下,“第一書記”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真正釋放巨大能量,帶動落后地區走出困境,最終創造出脫貧致富的“中國奇跡”。